前线战事的不顺利,再加上破虏军其中的一支小队成功突袭进了朝鲜半岛内,搅得朝鲜国内原本就波涛汹涌的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起来。
国王李棩又惊又怒,最终下定决心,撤换督师郑致和,换上了朝中最坚定的主战派李庆亿作为新任督师。
临阵换帅,而且是督师这种至关重要的角色,意味着李棩对于郑致和的忍耐程度已经到达了极限,而对于郑致和本人而言,这种被撤职的感受则更类似于一种羞辱。
国王李棩和右议政郑致和曾经是一对绝佳拍档,两人的默契十足,凭借着他们之间的配合,李棩一步步地将权力聚拢到了国王身边,而郑致和则从侍臣一步步走到了右议政的位置上。
君臣配合,堪称佳话。
然而,战事的极其不顺,最终还是让李棩的耐心一点一点被消磨掉,而等到破虏军突袭上岸的这种意外情况发生之后,国内气氛的变化,更是让李棩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不安全感。
........
这种不安全感,在李棩刚刚成为国王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当时国王权力旁落,宋时烈等西人党可以通过大辩论的方式,操纵舆论,影响礼制,国王李棩和橡皮图章没有太大的区别。
后来李棩通过自己的权谋,制衡,成功将西人党分裂,将遗落的权力逐渐收拢回了国王的手中。
李棩原本以为这种局势将会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继续发展,西人党之间的三个派别互相攻击,最终党派手中的权力越发分裂,国王手中的实权则越来越强。
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最终是被破虏军的出现给搅和了。
在漂流人事件出现的最初,李棩确实看到了西人党之间更加分裂的局面,这其实对于王室来说是有利的,包括李棩最开始任命郑致和作为督师,其实也是打着将原先想要脱离纷争的郑致和一派拖下水罢了。
从现在战争的局势出发,郑致和一派确实被深深地拖入了战争的泥潭。郑致和本人督战不力,久战无功,而属于郑致和一派的洪宇亮更是直接被“俘虏”了。
只不过,虽然将郑致和拖下水,但李棩不会因为这种原因而对郑致和手下留情。
随着战事的发展,南征军始终没有办法攻入济州腹地,反而是让破虏军成功完成了对半岛的突袭,国内那些一直主张尊明的士人和一些想要浑水摸鱼的地方家族,开始蠢蠢欲动。
即使身处深宫,但是通过一封封来自不同地方的奏折,李棩还是敏感地察觉到了这种势头,尤其是来自忠清道以及全罗道方向上的威胁。
忠清道的威胁来自当地士族的传统政治立场,像宋时烈这种山党领袖多出自于此,而全罗道的不稳定因素则是那些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全州的尊明士人们,随着南征军进展的不顺,这些士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朝鲜各地的街头上,甚至已经开始流传这样的言论——这罕见的大旱,正是上天对于大逆不道的朝鲜的惩罚。
当国内原先已经被逐渐压制的反对声音,因为这次破虏军的战事而重新抬头,威胁王权的时候,李棩心中的恐惧和怒火已经压过了一切,包括他和郑致和之间多年的配合默契。
这组曾经的最佳拍档,其实已经走向了决裂。
........
取代郑致和的是坚定的主战派李庆亿,求战心切,或者说是寻子心切的他,在接到命令之后的当天晚上,便带着府上的家丁,以及李棩派往前线的粮食,南下全州。
根据最新的情报,曾胜率领的那一小支破虏军此时正处在忠清道境内,原本忠清道的官员和士人便与李庆亿以及他背后的汉党不对付,更别说此时还有一支奇袭部队正潜伏于此。
没有过多犹豫,李庆亿便选择了一条相对稳妥的道路,尽管这将会绕一点远路——走庆尚道下全州。
庆尚道是南人党的大本营,而此时南人党已经和山党结成了暂时的利益同盟。虽然曾胜进攻的第一站便是庆尚道,但此时曾胜早已经处在忠清道,正准备威胁汉城,自然没有走回头路的道理。
因此,李庆亿认为借道庆尚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李庆亿和他的家丁们,自然是希望以最快速度赶往全州,接管整个战局,但是押送粮食的军队却无法跟上李庆亿的速度。无奈之下,李庆亿只能是降低自己的速度,以保证运粮队不掉队。
就这样走走停停了三天之后,李庆亿一行还没有走出庆尚道,距离他们的目的地全州更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战场形势紧迫,李庆亿倒不是担心敌军会借着南征军换帅的混乱发动反击,他最担心的反倒是破虏军抵挡不住了。
没错,尽管破虏军已经在南征军的进攻下坚持了一个多月,但是李庆亿还是觉得在双方巨大的兵力差距下,南征军取得进展只是迟早的事情。
李庆亿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早赶到全州,收获剿灭破虏军这个大功劳,同时尽快找到自己的儿子。
然而,就在李庆亿焦急地催促着护粮的士卒以及那些运粮的民夫时,意外发生了。
........
原本应该在忠清道的曾胜以及他的奇袭部队,就这样出现在了李庆亿和护粮队的面前。
李庆亿甚至来不及惊愕,便被训练有素的家丁拉着往回逃命。
身为堂堂新任督师,李庆亿感觉在一支奇袭部队之前不战而逃,是一种耻辱,于是他愤怒地甩开了家丁的手,转身准备指挥防守。
但随即李庆亿又重新转过身来,大声吼道:“快走!!!”
没办法,李庆亿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情报里的“约莫数百人”,而是一支将近一千人的队伍!
而新任督师李庆亿此刻能指挥的只有数百名家丁、士卒,这显然不是早有准备的敌军的对手。
虽然心中有很多个问号,但是李庆亿知道此时不是问为什么的时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生命面前,什么脸面,什么政治立场都不重要了,李庆亿和自己的家丁、士卒、民夫最大的区别,便是他胯下的马,比其他马跑起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