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金丹术
道家文化中,其一大精华就是修真金丹内功术,它的初级功夫就是现代称之为内功的各种功法。
撰著者青龙山人、熊厚金先生世源道家学派,家学渊深,幼承家学,师承太上和南宗法脉,幸得家传、师传,深得个中三昧,性如闲云野鹤,心志淡泊,意在山水之间。
清因消业法一切正修者,在师训“悔过迁善,止欲生悔”的前提下,都应真实不虚地牢记一句名言:“菩萨畏因,世人畏果。”清理本因,不造新因,这是修真者终生修证的根本。将清因消业作为修行的必修课、主修课,在清因这个修行的根本上下真功夫、实功夫,通过清因消业,化解历世本因沉淀堆积的陈垢,从根本上去除疾病以及改变命运。清因消业是万世修真的至宝,是开悟人生的明灯。正修者要真正明白“病由因起,运由业成,本因结果,祸福心生”的道理。这是实现真实正修的前提。每个人对这个道理一定要弄得明明白白,无疑无惑,诚信无疑,才是真正的明理的过程。这个道理不弄明白,诚信不真,或者漫不经心。就会一辈子都难脱苦海,迟早都会疾病缠困,厄运罩身,又坠沉沦。清理化解本因和治疗疾病之身或者调整外环境结合方为正治。可以说任何人体的病变和人生厄运的场性,都有玄源信息的隐性作用力,它们都处于太极弦的阴侧,显化于人的体内和生命外环境的进程中,只是这些恶因业缘的能量大小不同,危害深浅不一,表现方式各异而已。明白了玄道正理,才能正确地依法修行,惜法修证。清因消业也是万法不离其宗,其宗在心,道心、天心、真心。真心修法法能应,沙河罪业可化尘。罪因的消弥方法众多,总体而言,有“师助化解法、悔过迁善法、顶礼颂经法、功德置换法”等四大法宝。但是运用这四大法宝,必须遵守用法的前提才能生效。这个前提是修心炼己,诚守五戒,斋戒荤腥。这三点是修持化因诸法生效的根本前提,没有这些前提,单用其法则因内道场尘浊杂乱,难以获得最良好的功效,例如未斋戒者运用顶礼颂经法,因为食用荤腥体内气场乱而浊,并且处于间接杀生造因状态中,则很难与经文或者咒文的本师相应,不易启动经和咒内含的场性,这些生理的和心理的道性前提,修证者不可不知。这四大法宝的运用,根本而言是相互依存的整体方法,既要整体掌握,也要单修运用和综合使用。不可偏执偏废,才能最大效果地发挥这些法宝的真正功用。全面地剖析自己的心,分析自己的病,了解自己的运,在不同阶段不同修证层次,分别轻重缓急,合理地综合地运用这四大法宝,才能事半功倍地充分发挥法的作用,清除人生路和修真路上的诸多业障。每个人都要重视一点灵光在历史上“脱骨如山,造因如海”的严酷事实,正确对待和充分化解它们,持之以恒地消弥它们。只要正确运用持久行持,最终我们都能达到灵光清静,心灵清静,身体清静,环境清净。近年来我关注到少数年龄较大或者中年的同修,他们虽然日日苦修,天天勤证。但是却未能顺利地走完人生之旅和修真之途,却被恶因病魔阻断道缘,剥夺寿算,丢失性命。玄门正宗道家最基本的修证层次,是尽享天年,无疾而终。作为修真者未能实现“无疾而终”这一最基本、最起码的目标,实在是令人十分惋惜。这些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清因消业法》重视不够,认识不真,实践不力。我希望那些有病在身的同修,或者有潜在患病可能性的同修,一定要真正高度重视《清因消业法》的全面实践,在积极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同时,全面地合理地运用清因消业四大法宝,整体地把握住疾病的本因和内因以及外因,争取在本因上化解,内因和外因上调治,从而彻底地根除疾病,实现道家修身养生的基本目标:安享天年,无疾保龄。进而实践和成就金丹大道,不虚此生,不辱玄门。师助化解法道、经、师是修真者至尊的三宝,无师宝不足以修真问鼎金丹大道,没有隐显师尊的接引加持呵护不可能成道。师助化解,是修真者清因消业最根本、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我们以前曾经广泛深入地论及过这个命题,大家可以参阅这方面的论述。总而言之:尊师重道,师助成道。慈师呵护,恶因易消。这是修真的一条真理,应当认真参悟和实践,结合于众多的《师助化解法》中灵活应用。悔过迁善法是修真的基础大法,也是终生修证之法。关键是真修、实修、勤修!修真者应当经常实践此法,保持长清常静的心态环境。经常阅读《太上感应篇》对照百病百药,治心疗心,不要自我松懈,弃而不用,始终要把握住修心这个根本,进行全面的实践。顶礼颂经法顶礼颂经法,是修真界的重要法宝和功课之一,古代修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师父们常要求弟子以经为功课,虔心颂念一段时间,陶冶心性,磨砥意志,清因消业。颂经之法只要修持心正并且修持得法,经过明师指点都能形成较强的能量场,这个强大的能量场,是师父的场与经文或咒文的场,以及颂念者本人心愿的正向生物场共同组成的复合强场,能穿透身内身外以及他人的生物场,释放慈悲信息,消灾解难,助己助人助万物。所以前人常说:没有功德化解前恶因,只好持斋颂咒经。在修真的一个较长阶段中坚持使用这一方法,清因消业,化解恶孽愆尤。
顶礼颂经法,姿式上分为跪颂、盘坐颂、随形颂等不同方法。跪颂法比较严肃而正规,一般用于修习顶礼颂经法的早期和遇有重大事情时使用,业力沉重者,初修者可选用此法,此法有利于表达虔敬之心,与师尊的场性易于联接,有利于信息的交流,获得加持与呵护。盘坐颂,可广泛用于各个阶段,使用比较广泛。随形颂,这种方法不拘形体的姿态和动静,以心诚意定为法的关键,行、止、坐、卧、动、静之时皆可念颂,正心诚意颂经王,不拘形骸气正畅。修持过颂经法的人很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进入某种特定的地点和环境中时,心中常常很自然地涌起某一经文,在心中自然地颂念,此时也许正在脚不停步地行进中,但是能量却很强劲。驻足一观,原来一户人家中正在宰杀生物,由于心中慈悲,自然感知这一信息而心发经音以助生灵解脱。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很典型的随形颂。所以颂经法中的姿式,虽然各有定规,但是也要灵活掌握,关键是心灵感应,姿式只是辅助念的一种形式,不应本末倒置,单纯追求外在形式而将心正意诚这个根本弃之脑后。有口无心地颂念,只是徒具空壳,无法打开经或咒的场性释放能量,是修持顶礼颂经法的大忌,一定要避免这种现象,浪费时间,亵渎真经。顶礼颂经法,与师印心极为重要。正规修习颂经法的开颂之前,一定要先推心香与经和咒的本师用心去感应,观师默像。借助经和咒本师的无量功德能量场进行颂念。开颂前要礼貌周全虔诚地向本师求助,以心印心观想自己即本师,本师即自己。身中污浊严重者(最忌荤腥气)只宜观师在眼前上方。自己处身于师尊的场光之中。请师观想后,应当默思颂经或颂咒的目的,要启动内在心身场的愿力。例如:愿我颂某师某经所产生的无量功德场,回向给我体内所有疾病的本因众生,愿它们获得此经或咒的无量功德后全部化解怨愆,获得解脱和超渡。完成所介绍的这二个程序后,再正心诚意地开始颂经或者念咒,这样才能最大效果地发挥顶礼颂经的功用。这个求师、设愿、诚颂三步都是必不可少、环环相扣的过程,要整体性地把握住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方法。颂经分为心中默颂法和心口合一开声颂两种,两种颂法各有作用,因时因地因事灵活使用最好。初修时宜心口合一而颂,出声较好。目前很多经文运用唱颂法,这种唱颂法只能应用于帮助记忆经文的炼习过程中,正式颂经时不可采用唱颂法,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心、意、口合一至诚而颂,才能真正启动经文的内含场性,才能与师相印进入无量功德场同频共振,才能将自己的愿力真心透发出来,与师场、经场和谐一致,发挥功效和作用。颂经超渡方法的本身,存在着被动超渡化解罪因和主动超渡积功累德二个范畴。自身显现的疾病和潜在疾病的本因,命运中的不良遭遇和潜在尚未出现的厄运的本因,这些是属于被动超渡的对象。这个被动是自己的一点灵光在历史上和现世所造业成因的,它们会逼着你去承受或者化解,躲也躲不掉藏也藏不住。所以属于一种被动式的超渡,必须要重点全面地解决好。一个人在修炼的相当长的阶段中,是边承受边化解这些本因所产生的内外作用力。由于我们在渐修过程中主要是依赖师父们的呵护,本身没有积累较大的阳德阴德玄德等功德去进行置换化解,所以相当一阶段都是被动的状态。当然,被动中也有主动,明白了道理后就能变被动为主动。这个被动中的主动法,除了师助化解法、悔过迁善法,功德置换法,众善奉行外,顶礼颂经法就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法宝之一。颂经法中的设愿,是具有可调整性的,例如,因为母亲有病,百药无效,亲恩难报,自己又暂无功力替母清除病因,如是设愿颂经为母亲解脱病魔,决定从某月某日天始,虔心颂念观音菩萨的《大悲咒》二十四天或三十六天,或四十九天。每天念颂XX遍。愿我这XX天所颂念《大悲咒》的功德,回向给母亲体内历史上造因而客居的众生,愿这些众生获此功德脱离苦海超生得渡。如此持续正心诚意地行持,最多49天。一般非不可逆转的本因肯定能够化解,疾病也许就不药而愈了(当然也不要放弃正确的医疗)。设愿后一定要言而有信地坚持颂念,必定会生出无穷效力,使疾病不药而愈,或者困境解脱。再例如对自己身中的疾病根治的设愿;对生存环境恶劣求得化解脱困的设愿;对其他善男信女帮助性的设愿等等,都可以比较正规地通过修持顶礼颂经法助己助人助众生。有时也可随缘遇境颂经相助,当慈悲发自真心,有时一句心颂能抵万句经。通常情况下,有缘经过人间真正的驻世明师点用此法后,应用者效果最佳也最快,未经师指而自用也有巨大效果,只是时间会较长一些,要注意持之以恒。使用顶礼颂经法者本身的修炼层次,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力,强者时间短,弱者时间长。正法持修者强,旁门盲修者弱。心性品德佳者强,反之则弱。这些因素实践中在都必须注意区分和鉴别,不要在法上找原因,多在心中寻因,就能觅着正途和方向。消因消业佛道经咒文章介绍佛道祖师们悲怜后世之人不明自然大道真理,亿劫漂沉。为了接引后学教化众生,曾留下众多清因消业的经咒文章,以备后世进修者脱离苦海,早出沉沦。佛家的经典,流传的较多,世俗之人也皆修习。道家的经典同样浩如烟海,但近世流传于社会中的不多,大都在道门中人内遵修。我根据能量场和信息量的不同,以及接缘随缘修证的差异,向大家推荐佛家道家四部经咒,供大家研修。佛家:《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大悲咒》。道家:《北斗真经》;《三元妙经》。经文内容我们将录成简体,有些生辟字标注拼音,推荐给大家学习研修。功德置换法修真者是辩证法的实践者,修真要时刻注意把握矛盾的转化,在全面运用实践几种清因消业方法的同时,要积行累功,修持功德,为社会为民族众善奉行,诸恶不作。用大量的功德善行对恶因业缘进行置换。以奉献于众生的大量功行德行转化恶因与善因之间的矛盾,抵消和化解恶因业缘的作用力。我们曾经讨论过功德分为三种,这就是显德、阴德和玄德。这三种功德要全面施为,不因善小而不为。显德之为,要真心善愿而作,以众生心菩萨愿而施行,避免和清除以一己之私心,利己之欲念而为。显德虽然易为,但是心不正,愿渗欲,则行德而无功。显德虽然具有“显”性的特征,但是以无私欲无妄念之心为之,不难转化为阴功。玄德之为,不甚容易。它与内修层次,功力高低,神性佛化水平直接相关。虽然较难,但是修真者必须明白和掌握玄德积修的理论和方法,在勤修苦炼的过程中,道志佛愿育心性,静待缘法成熟。水到渠成时,积修在玄天。阴德的积修,我们曾在理论上讨论过,阴德的修持除了我们讨论过的内容外。还应当了解阴德不仅可以施之于社会显态环境,还可以施用于隐态环境之中,作用于太极弦的阴侧。小时候有位师父,大年三十的半夜子时,带着我到野外十字路口旁,焚烧一大堆黄纸。他说:“世人过节皆安逸,我辈借机渡亡灵……”烧完纸在寒风中小坐了片刻,然后他指着四周的村落,讲了一些新的一年里那些村里将要发生的新鲜事,甚至哪家会添几头猪娃也如数家珍。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年后每逢清明、七月半,年三十等等相关的日子,自己也悄悄买少则几斤多则几十斤的黄纸。依照师传之法,将纸裁成巴掌大小,然后对着纸,将纸的隐性场整个托起,令性体送往祖师案前,求师慈悲加注救苦超渡的能量。然后将整个纸的场性收回,重新注入纸中。再对着纸静坐,先祝愿此举的福祉,再颂相关的经咒七次。有时在无为下加注一些信息,其能量则更加增强。届时觅地(寻觅合适的场地——编者注)慢慢烧,边烧边在心中反复念颂“南无地藏王菩萨”。时见场面肃穆而又浩大,阴冷中不失祥和……。我曾带着一些弟子施行此举,都有不同感受感应。许多人尝到助众如助己的甘甜后,将这个习惯坚持了下来,给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安祥和愉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清明祭祖的习俗,那只是对家族祖先的缅怀和悼念,我们暂且不论其真实的作用力大小,但是这对世人而言是必须的为人子孙的道德。但是对修真者而言,我们志在众生,要慈雨普降,阴功广施,不能仅仅局限于私家小地。当我们的功德不厚积累不多之时,特别是身体为阴业所困之时,为什么不发心用此法积累阴功,让此功德同时回向给体内的众生,使它们也获得解脱,不再困扰我们的身心呢?化解疾病的本因,必须要有相应的功德置换才能化解消弥,当我们修为层次不高,能力暂被局限之时,显德和阴德以及玄德都没有大量积累起来之时,就应当启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对体内客居和身外作用于环境的恶因业缘化因求解,将所积功德回向给它们从而求得双方的解脱,获得心身的清静。修真的基本要求一、志宏愿坚修真和内功修炼都是自我生命的重塑和再造,这种重塑与再造是一种隐显同修,隐显机体机能,向先天返归的立体性、整体性彻底改变。因而它与一般的体育锻炼不同,它存在着自身客观规律的一些特殊要求。这些要求之一就是实修者都必须树雄心立大志。志小修炼成效小,见验速度慢。仅以强身健体治病疗疾为目的者,常常并不能最终如愿,病去疾常至,停炼又全非。而立大志者实修,以众生为念,救度众生为志者。疾病常不疗自失,无意于疾疾自无。炼内功者、修真者。人人均应树立起超凡入圣的远大志向,以前辈贤哲们的宏大志愿为己志,高瞻远瞩,不甘于小成。前贤不畏后贤,他们都愿意帮助接引后来者居上者,后来者应有脱俗居上之志。要想确立正确的宏大志向,使志向高尚远大合符自然大道本质的要求,首先要了解修真的妙谛,了解和掌握修真的基本理论,了解其方法,了解其层次,穷究其理,通晓修持法门。对这些了解得越多越透彻,才能真正树立科学正确的大志向。否则,修炼就如盲人骑瞎马,修炼很容易半途而废,修炼过程中也无法逐步提高,不易发现和掌握修炼中的妙境,也不易得到隐显空间环境中师父们的加持接引和帮助。志向大小、高低的确立,是依据各人思想对修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而确立的。所以也应依据思想认识的提高,不断修正提高志向,使志向符合自然大道的客观本质,立志后还应不断坚志、恒志。修真界曾有不少人二易其志、三立其志,才符合师尊的要求,师尊才愿意传授的事例。志向不符合自然大道的要求,则很难获得隐显师传真传,这是必然的客观。超凡入圣远大志向的确立,还必须遵循下述几点要求,才能确保志向的远大和可行性。1)正确对待世俗。前人认为,世界乃是一个积情的大场所,世间人皆被七情所困。七情六欲都是造生孽因的根源,凡人自食其苦果而不自知。是故情浓于妻子,则毕世牛马;情炽乎利名利,则终身为缰锁羁困。古者达人高士,都视世俗如仇。今日炼功者,大都混迹世俗,处身于社会之中,七情六欲之干扰尤为剧烈,其身心无时无刻不被后天的物欲所熏陶,受到浸蚀和污染。如何正确对待世俗,居俗而不染俗,在尘而脱尘,如何象莲藕那样生于污泥之中而本身却洁白如玉,洁身自好就显得尤为重要。先师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这里的“大”,就是指大志向、大抱负、大气魄、大定力。隐于朝市之中修炼是对修真者的一种严峻考验。正确对待世俗就是一项严肃的课题。没有超凡入圣的远大志向,坚定不移的修真毅力,就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就无法抗拒世俗情欲的干扰,就很可能随波逐流,被世俗浊流所淹没,将苦苦修为毁于一旦。修真者要达到和保持心清静、意清静、身清静,进入真正的先天状态,就必须正确对待世俗,刻穿世俗,不断地涤去人心、欲心、识心、凡心、使心如止水,心如明镜,经常拂拭,勿使沾上尘埃。通过主观的努力逐步达到无镜亦无台,何处惹尘埃的上层境界。修真者要学习莲藕荷花的风骨,莲藕晶莹洁白如玉,深植污泥之中而不染,荷花出自于污泥中,但一支独秀,清香彻人心脾,洁白无瑕,毫无娇柔造作之痕迹。它们虽处于污泥之中,但不被污泥所污染,反而从污泥中提取营养,为己所用。莲藕荷花的这些特性,诚为修真者的楷模。许多功法中取莲花用为功法,其意义是很深长的。观音坐莲台,实质上是功法,是修真的思想方法,莲台象征着冰清圣洁,象征千古以来超凡脱俗的道德精华部分。修真者要出世俗之污泥而不染,朴实无华,要尽量使自己的身心保持清静状态,尽量逐步完全地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保持一生一世终生不辍。在每天二十四小时之中,始终象莲花那样,生于污泥之中,却长出洁白如玉之藕。藕虽有节,心空而不染污泥。修真者既要象藕之有节,具有骨气节气,坚毅果敢,百折不挠。又要象藕之心空,藕因心空而处污泥不染,人之修真,只有心空才能不染尘俗浊流。修真人始终要注意学习和保持荷藕的风范,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有污泥浊水影响,随时随地都有一些矛盾和困难牵制。但是自己不要为外界所动,不为世俗的表象所引诱,也不为世俗的邪恶压力所动摇。尽量地在自身的环境中,站稳自己的脚跟,明白自己的事业。有节操但心空不染俗尘,不为环境所左右,不为他人所干扰,不为酒色财气、名利是非所眩惑动摇,正直无邪,无私无欲,一心修持,才能脚踏实地地达到大志向所定之目标,象莲藕那样开出冰清玉洁的花朵,直上莲台得全真。2)寻访明师:俗语云:“良鸟择木而栖,择之不精,必下乔入谷。”修真之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修持以道德双修、性命双修为正途。“性靠悟,命靠传”。入门修持必须明师指导,才能节节应手,步步顺利,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修持程序。明师,是指明白、通晓修炼步骤、过程、方法、诀窍的老师,并且其自身经过切身实践体验能够解惑、释疑者。道家学说,三千六百门,内容庞大复杂,千门百派,各有所长,各有其短,并非唯此一家独好,唯我独尊。自我标榜者,并不足取。初入门问道者,应当勇于探道,就正高贤,参稽载籍,执中而不失其权,才能访得明师。穷理、尽性、了命,如无明师教诲指导,任你百般聪明,也难窥透其中玄奥,一纸之隔如隔千山。无明师指导则理难尽义,性难明真,命难漏尽。修业很难达到上乘境界。师寻徒易,徒寻师难,有心向道,蓄德为先。寻师是难,但世间并非无师,空间之师则更多。树立大志和重德、修德是寻到明师的关键所在。前人云:“修德持恒明心时,恩师自寻至静室。”这句话诚恳地说明了师寻徒的先决条件,隐显师尊无处不在,时空屏蔽也不能将其阻隔,关键是寻师者自身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基本要求。蓄德为先,明心待时是中肯之言。实修者必须有德、有志、有探道之勇气,才能水到渠成,机缘际会,寻到明师接引。
关于真师、假师前人有诀云:真师者,观其形,道貌岸然,形瘦神灼,足捷身轻,双眸炯秀,内蕴光明,巍峨顶骨,鹤发童颜,举止潇洒,言语清新,叩问玄旨,对答纷纷,非本直论,即据丹经,声声三品,神与气精,如斯内外,所遇乃真。假师者,面黑神昏,头无鹤顶,眼带蛇纹,厥口如蜜,语涉旁门,烹黄煮白,御女采阴,或施小法,摄物招魂,与谈玄奥,莫测高深,倘失其察,玷污清名,有心证道,慎勿相亲。师,在修真界有师父、师傅之别。师父,乃终身伺奉供养,受其传递自然大道法脉同根同枝共修同证,释疑解惑直趋佳境。师傅,乃是受其传法传功之恩泽,并无特殊要求者。这点隐显同理,应当明了和注意区分。选择显态之师者,上诀可以作为参考行之。由于世间之师,各人修为层次不同,理功法水平参差不齐,择师者不应盲目轻率地选择终生伺奉之师父。而已经选定师尊者,则应尊师重道,改择他师应当取得其同意或介绍引荐。轻率择师,频频转投,造成叛逆之“因”,其后“果”常人难明其理,对修业不利是可想而知的。修真人寻师,一方面要寻访明师,一方面要注重万事万物皆可为师,万物皆有道,德无常师,特别是炼性功,如不掌握万事万物皆可为师的奥妙,则性体的能量难凝聚,难以取得显态世界和隐态空间的帮助,难以收集,采集信息能量,难以发现师父,错过良好机会。明师的指导,是修真者顺利完成修业重要的前提,是实现修真大志向的保证。修真者均应以修德为先,寻找和发现明师,才能修习有成。3)交良友寻伴侣:修真者必须交结同心修习之良友为道侣,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重道德修德修真者,不是孤立的,必有同志者。修真之道友在修炼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敲爻歌》云:“寻烈士,觅贤才,同安炉鼎化凡胎。”。可见与良友伴侣互帮互促,同修共证是非常重要的修证过程。修真者的穷理、尽性,了命过程中,道友同心则能奇文共尝析,疑义同参详。互相切磋、观摩、交流心得体会,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体贴关怀,共勉同进。修真是性命图存的大事,一步差池,失之千里,性命再造,非同儿戏,所以择友要求极为谨慎。所交友伴必须是能以性命相托生死相依者,必须是互相真情信赖能推心置腹者。丝毫不能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心怀嫉妒,仁善不足。上阳子云:“求财求侣炼金丹,财不难兮侣却难,得财得侣多外护,做仙何必到深山。”钟离祖曰:“尘中难得修真侣,财不难兮侣却难。”寻侣有一定的难度,难在慧识未开前,难识庐山真面貌。但大志实修者必有侣伴,只是时待机缘而已。龙眉子云:辅弼同声不可无,三人一志互相扶,魁罡坐镇当先主,筹鼎铺模责次徒,审定鼎弦龙虎跃,精调火候武文俱,中间首尾须明取,全仗筹徒仔细呼。如何择友而交,慧识未开前,全靠察其言,观其形。言为心声,大言不惭,谈吐无忌者;衣饰艳丽,注重修饰者;既傲且狂目无余子者;问及切要,不懂装懂,左支右吾者;扪舌不谈,故作深藏不露、意显神秘者,均为包藏祸心之辈不可交也。古曰:大智若愚,性情中人必然相貌浑凝,诚信溢于言表,虽不肯轻谈玄奥,但胸中道气正气流露于面颜,印堂与鼻端,红黄而润泽,举止稳重,言谈谨慎,态度谦虚,行为检点,学而不倦:此乃可交之人也。4)参研典籍修真的理、法、功、术内容极为丰富,古往今来修真之典籍汗牛充栋,船载车拉亦难尽也,可谓洋洋大观。穷毕生之精力亦难遍参普研,但亦不可不学。穷理才能尽性,尽性才能了命。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不可不明。穷研大道之理,不断丰富识神的阅历,才能心胸开阔,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修持有的放矢。理越穷致,主观意识和下意识之间,识神与性体之间才能更和谐、同步、统一。穷理并非穷法、穷术,也不是杂学杂家,不论好坏兼收并蓄,实际上书也是信息的载体,有许多非道非理之书是不可读,读而有害的,它们能造成人体内环境中信息的紊乱,影响身心清静。穷理关键是穷“道理”,穷阴阳之理,穷人生来去之理,穷宇宙自然变易之理。穷理也并非广闻博记,翻遍群书。所谓“穷”者尽也,完结也,也就是无。“一无所有才至真,寻得一止即为正。”识神主动与性体协调,有利于性体的生成、成长和出壳做功。特别是性体培育成功后,慧而后学,以增智识,智和慧同步增加慧识和智识最合法度。许多性体成就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后天意识不干扰潜意识时,对一本书好坏的选择是非常准确的,愿读不愿读,选择哪些章节都有先见之明。进入这一层次后,只要识神不干扰,就不会读错书,错读书。此中奥妙,非修炼有素者,亦难体味。学而不倦的重点,必须是放在道理的研究上,其次才是法、功、术,切不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则功夫永难达到上乘境界。登高而立才会“一览众山小”。修炼如同登山,选择直线捷径直趋高峰之巅,既省力又省时。这条捷径就是穷理之法。舍此法而修,就象爬遍众小山始登主峰,耗时费力,甚至迷途难返。学而不倦的方法,应该是通晓古今,古者,要学习古代丹诀之精要,前辈修炼之心得,摘其精华,搜集整理要诀。温故而知新。全面和深刻地了解前辈们的经历和理论阐述,将使自己的眼界和心胸更开阔,修真之信念更坚决,辨假识伪的能力相应提高而不误入迷途。古之丹籍,由于历史原因,有粗有精,有浅有深,有显有隐,学习研究时关键在辨其异,统其同,摘其要,明其义,才能举一反三,明白心法诀窍所在。丹籍不可死啃,善书还当博览。还应学习古代名著,例如中国古典三圣经的《易经》、《黄帝内经》、《山海经》。学习传统中医理论、学习古今有关方面的传说、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神仙传》等,这些小说中包含了很多修习的奥秘。近代小说中,值得一读的有《蜀山剑侠传》、《绿野仙踪》等等,这些小说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描述了许多修炼方面的参考知识,有利于我辈吸收古代传统功理。披阅神话小说的窍门,是要透过太极弦站在三维以上空间去理解,才能获得较佳效应。通古晓今,承前才能启后,对前辈们的修炼经验和心得,修真者都应尽可能地继承,学而不倦,整理挖掘史料,多拜访师傅问道,不断丰富和完善识神之库藏。通古的同时还应明晓社会当今的各前沿学科的知识,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领域中均应涉猎和研究。这样才能古为今用,他为我用,俗为修真用,入世为出世所用。识神对玄理越透,性体才越活跃,智慧就能充分开发,智与慧之间也是辨证的,先慧而后智最佳,较易发现和发挥功能。二、悔过迁善:对于悔过迁善,许多炼内功者以为这只是道家、佛家的一种说教,还没有悟到这是一门功法,而且是一门学问极深的高级功法。许多人在炼功时将其忽略,因而功力难以提高。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人心之尘垢虽有先天之因,但大都系后天所染。身心之垢,是进入先天之障,其陈旧之污垢,不以悔过迁善法涤去,则难以明心见性。不使用此大法,则难以进入真正清静的境界。古代用符号治病疗疾,都有一个共同的仪规,这就是教病人叩头思过,然后才开始施用符号进行治疗。这看起来不过是一种简单的治病程序,劝人向善。其实这种解释,并没有点到实质上。“思过”实质上是令患者通过这一方法抹去心灵上的污垢,使其元性发现,俗称“良心发现”。只有良心发现,才能调动其本身的元体隐态信号系统和调整显态生理功能系统处于开放状态,才能使某些特殊全息性病因谅解饶恕,才能与符号真言的信息发生同步共振效应,从而产生治疗效果。修真者,首在修心、治心,这是入门、进步、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炼功者大都是起步较晚的,在世俗中混迹多年,七情六欲之干扰,名利之诱惑,难免作出一些或大或小的错事蠢事,这些都是自身的一些罪恶,它们都是心性的沉重负荷。你要从此脱离欲海情波,割断名缰利锁,仅从现在做起是不够的。如果将罪恶藏于心灵深处,祛之不勇敢、不彻底,认为往事不堪回首,且不回首而姑息养奸,那么它们必将成为正修之累,你自己为自己在修炼的前进路上伏下了严重的危机。蓄隐毒,怀狡愤,如胸中藏利刃,在修真的紧要关头,往往无法遏制其猖狂奔泄之势,而毁于一旦,不是废功则是成魔。
正心先悔过,刮垢务磨光,业消心无累,清净道无障。心灵的陈旧污垢,只有通过悔过法才能清除,才能卸去其沉重的负荷,轻装上坐修炼。悔过法如同刮垢,一定要深而广,干净和彻底。而且即使全部都深翻除尽了,也要经常反复地再进行,勿使其重又染上尘垢。仅从现在开始做起,注重修德的炼功方法是不易进入神修境界的,无法明心见性。心存陈垢,何以明心,何以见性。陈垢只能由刮涤而洁,雾敛云消才会天高海阔。山人的学生中,有的炼功多年,难入静定之境。授以悔过迁善法,仅数日便渐入佳境,性体动矣。所以悔过迁善法,是一大法,是一既简单又高深的功法。立志修真者应当牢牢把握,每天将此法贯注于功法修炼之中和日常生活之中。“吾日三省吾身”,随时随地正心除尘尘自无。迁善者,立志向善之意也。只有悔才能愧,既有惭愧之心,才会励志向善,才会在今后的言行之中警惕,而诸恶莫作,诸善为之。善者,前已叙之,自究可矣。修真者大志向的确立,行为品行的端正,向善行善之心的确立,无一不基于悔过和改过,若无此法,则是假学道士一个。每个立志修真者,均**于解剖自己,从前的,前世的虽然均已成为过去。但依此法都可追悔改过,只有此法才是“明心”的利器。吾有诗云:
慧剑常除心灵垢,意帚勤扫灵台尘,悟道修真先悔过,明心见性验日程。修真的基本要求颇多,山人仅就重要的,目前尚未见人阐述的,而且与明心见性休戚相关的先论述两点,供大家研究验证。其它的要求可参阅常见丹籍和内功书籍,自行体悟验证,必会有独到见解和客观微妙的收获。只要你在研究中把握住无形和有形隐显两种物质的太极图理论,则一切研究就掌握了窍要。自悟所得者真,圣人行不言之教,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