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 > 历史军事 > 极品少帅 > 第3章 少帅派实力大爆炸

第3章 少帅派实力大爆炸(1 / 1)

把苦味酸的配方和制法交给了武研所的几个主要成员之后云铮感觉自己的一点存货已经差不多是被掏空了再要让他明点什么东西那难度可就真的大了。

把火药的事情交给武研所继续研制并且格外交代了一下这个苦味酸的特点要他们一定注意不要一不小心把自己给炸死了。之后云铮便去了巡抚衙门。

巡抚衙门这么久没有他打理其实运转得也没多大问题一般的事务赵文长和一批幕僚其实都能处理。因为巡抚衙门需要解决的大事前段时间云铮已经集中处理了而家族内的事情在云铮的铁腕之下也早已按照他的意志推行了下去。

不服的人自然是有的说实话这批人还不少。只是云铮铁了心要办他们毕竟有些心虚劝了几回劝不住也没别的办法。最后一批胆子大的直接跑去了洛阳找云岚去“告御状”。他们却没有想到云山帅是什么?当年万分危急的时刻他都能面不改色地固守孤城其心志之坚定恐怕云铮都比不上他既然决定让云铮全权处理了除非出现极重大变故否则又岂会因为几个不思进取的族人来告状就阻止云铮?于是这群人很没面子的被自家大帅当众骂了回去。

有了这样一次之后族人们算是明白了大帅父子的决心那是非整顿不可的了立即老实了起来乖乖按照云铮的方针政策办事。一时之间藏獒就变成了金毛脾气改善那叫一个贼快云少帅自己都觉得那些个远房叔叔伯伯哥哥弟弟们忽然之间就转了性硬是有变色龙的风范。

各大矿区整改之后效率提高极其明显眼下云家在云铮的安排下实际上已经大幅度增加了各类军械的制造产量是当初正常状况下的三倍。可就算以这样的生产度云家矿区提供的矿产也足够应付。要知道当初不能扩大生产除了不想引起朝廷的紧张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矿石不够。然而现在这第二点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

---------------------------------------

在巡抚衙门转悠了一圈没什么大事云铮便又回到帅府。这是云逸已经在里头等着云铮了一见云铮回来云逸就走了过来道:“少帅事情办妥了。”

云铮嗯了一声:“他们怎么看?”

云逸有些皱眉:“很多人还是觉得这是少帅要收权估计心里有抵触。”

云铮背着手踱步道:“那就把比例再动一动从鹰扬卫里抽调四成其余诸卫一起抽调六成这样算来我鹰扬卫里抽调的军官是他们各卫的两倍这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云逸点点头又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少帅这总参谋部真的有必要建立吗?”

云铮点点头:“很有必要。”

“可是我觉得总参谋部在后方呆着可能在作战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前线的实际变化若是错过了时机怎么办?”云逸问道。

云铮道:“所以我说总参谋部主要的责任是进行先期战略战术准备。我这么跟你说吧好比我们现在要攻打……辽国中京那么我们的总参谋部就要开始制定计划。这个计划大到我们需要动用多少兵力、调动多少粮草、使用多少军械这些战略上的准备的计算小到每一场可能出现的战斗的运用战术譬如我们大军到达了中京之后如果我军有五万人该怎么打下中京;如果我们只有三万人又该怎么打……所有这一切都是总参谋部需要预先设想准备的。”

云逸大吃一惊:“那工作量也未免太大了这需要多少物资经验丰富的将领倒是能够推算个大概。可那每一场可能遇到的战斗怎么去打那变化也未免太多了这如何能够全部规划得出?”

“自然不需要他们把每一场战斗都估计得完全准确但是他们必须要考虑到有可能出现那一类的作战状态并且为此设计战斗方案。譬如说进攻中京的话他们就必须考虑我们的大军渡过滦河的时候会不会遇见辽军如果会遇见辽军那么他们必须提前写出在渡河前、渡河中、渡河后三种情况下的作战计划万一碰上其中某一种在没有大的差别之下前方指挥官就应该按照总参的计划执行……这个就叫战前参谋规划。”

云逸倒抽一口凉气:“这么……这么严格我瞧总参日后肯定命苦。”

云铮呵呵一笑:“总参的工作自然比较复杂而且对军事素养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总参的军官一定是我北疆最优秀的一批。我希望日后的总参有一些是从雏鹰学院出来、在总参实习的学生有一些是从各军调回的经验丰富的军官还有一些则是在各军优秀的非嫡系军官加入总参提高能力……总而言之总参必须是一个我北疆最优秀的军官团。”

云逸点点头但面色有些沉重他现建立总参这个任务还真是不轻。

云铮也知道总参谋部的建立和让其真正有效运行难度很大但他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

中国历来有谋士但谋士的作用相比云铮心目中的总参差距太大了。在云铮看来只有后世的普鲁士-德国总参谋部那才是真正的总参。

普鲁士总参谋部的雏形出现于17世纪中叶。164o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在组建部队时仿效当时倍受推崇的瑞典军队组建了一个军需总监部这便是最初的总参谋部。当时军需总监部的主要职责是担负工兵勤务、选择行军道路和宿营地、构筑阵地等任务。到弗里德里希大王时代军需总监部又增加了传令、为行军部队指路、以及为将帅们起草报告和文书的任务。在第一次瓜分波兰的作战中和1778年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中军需总监部又接受了后备部队的计划和领导工作成了国王的得力助手。

到19世纪初由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等人领导的“军事改革委员会”在改善总参谋部的职能和确立其地位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军事改革委员会”的成员马森巴赫上校于18o1年和18o2年先后起草了一份军需总监部勤务规定和两份有关条陈阐述了对总参谋部的组织、职能和任务的设想因此被称为组建普鲁士总参谋部的思想先驱。

在条陈中马森巴赫要求在和平时期就组建一个常设的总参谋部作为计划中心。他要求在和平时期应将总参谋部的工作按叁个作战区域即奥地利、俄国和法国划分为叁个工作单位分别拟制各自的作战计划。他还要求平时参谋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旅行训练藉此勘察预想战场的地形;驻外武官提供有关情报和预测;总参谋部与部队之间进行人员交流。最后他要求将来的总参谋长有权直接向最高当局呈送报告并将此视为总参谋长的最重要的权力。

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叁世曾给马森巴赫的建议以支持并着手进行军需总监部的改组工作。沙恩霍斯特提出的设想更接近于现代总参谋部。他建议组建一个“军队总参谋部”下设4个处。分别负责战略战术、军队内部事务、补给、炮兵和弹药事务。1817年普鲁士正式使用“总参谋部”这一称谓。但它的地位和职能还远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总参谋部。

总参谋长冯·米夫林元帅在其任职期间(1821-1829年任总参谋长)注重对总参谋部军官进行系统训练尤其在测绘方面;重视旅行训练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展了沙盘作业;强调战史研究;加强了对邻**队的观察。米夫林的继任者威廉·冯·克劳泽内克将军(1829-1848年任总参谋长)除了继承其前任的工作外还曾在1834-1835年考虑过铁路的作用但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和持续的研究。毛奇的前任卡尔·冯·赖赫尔将军(18481857年任总参谋长)尤其注重对总参谋部军官的培养和选拔。他规定从事总参谋部勤务的军官必须在普通军事学校学习叁年在测绘局工作叁年夏季从事野外测绘勤务冬季从事军事科学工作。

赖赫尔十分注重新技术在军事中的运用。1848年即在他任总参谋长的第一年便将后膛枪引入普军。1855年他起草了一份关于国内外铁路运输能力的报告将铁路纳入展开和作战计划之中。在赖赫尔与战争部长博因的合作下总参谋部的特殊地位逐渐显露出来:总参谋部军官可以在总参谋部内晋升;自1843年总参谋部军官的军服有了有别于其他军兵种的特殊标志。

毛奇任总参谋长期间在其前几任成就的基础上对总参谋部进行了改造并以他个人的凡才能赢得国王的高度信任从而使总参谋部获得军队的指挥大权将普鲁士总参谋部推向其全盛成为当时欧洲乃至世界所效仿的样板。

毛奇指出在历史上有些统帅不需要别人出主意而是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定下决心周围的人只是执行他的意志而已。但这种巨星一百年也难得涌现出一个。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军队指导者需要顾问”“一支军队组建一个司令部是十分重要的”。

毛奇对于提高总参谋部的地位和扩大其职能做了不懈的努力和奋争。当时他已认识到由于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复杂化以及作战人员的急剧增加和作战地域的扩大军队有一个统一的计划、指挥机构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在对丹麦的战争中由于毛奇的参与使战争迅取得胜利。

这一胜利使总参谋长第一次成为新闻人物也引起国王的注意。1866年6月2日国王颁布命令授予毛奇以指挥军队的全权宣布总参谋长与战争部长保持平行的指导关系从而使总参谋部第一次成了全军最高的、具有实权的指挥、协调机构成了国家脑的名副其实的军事顾问。这开创了普鲁士军事史上第一次正式由总参谋长指挥作战行动的先例。在此之前总参谋部这一组织虽然以各种不同名称和组织形式存在6o余年但一直处于辅助位置无权对军队实施指挥这种状况不仅在德国如此在欧洲其他各国亦然只是自对丹麦战争胜利之后普鲁士总参谋部才获得作战计划制定权和战时军队指挥权只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总参谋部这一组织才可以说是具有今天意义上的总参谋部。

毛奇在总参谋部建设和运用以及总参谋部军官的训练上付出的巨大心血使总参谋部在战争中挥了军队大脑的职能。毛奇任总参谋长期间普鲁士进行的叁次战争基本上是在与对手势均力敌、甚至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进行的。普鲁士的胜利主要应归功于指挥归功于有一个由出色的总参谋长领导的出色的总参谋部。

早在1868年2月法国驻柏林的武官就向国内报告说“假如战争爆在普鲁士所具有的一切优势因素之中最重大和最难以否认的就是其总参军官团组织……我们的无法与之相比……在下一次战争中普鲁士的参谋组织将在有利于普鲁士军队的优势因素中成为一个最难对付的因素。”在统一战争中和战争后.普鲁士总参谋部已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各**队纷纷效法的样板其总参谋部的组成、编制、任务等已成为基本模式延续至今。

在任总参谋长期间毛奇根据战争的需要对总参谋部进行了重大改组。他将总参谋部编为3个处分别负责3个战场。第1处负责土耳其、希腊、奥地利、俄国、瑞典、挪威、丹麦、和亚洲。第2处负责普鲁士——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第3处负责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美国。特别重要的是赋予第2处负责组织、训练、动员和展开工作的职能。1858年毛奇建议在总参谋部增设一个军事科学处4年后即1862年军事科学处正式建立。毛奇将全军最优秀的历史学家和测量、统计、地形测绘专家集中到该处使总参谋部、同时也使战争这个一直为贵族所垄断的领域被科学家所占领。此外为适应新技术和新形势的需要增设了一个铁道处1869年正式编为第4处该处在作战中挥了巨大作用。1875年毛奇将野外测绘勤务交由一名直属于总长的“野外测绘主任”统管使总参谋长得以集中全力于军队的动员和展开工作。随着总参谋部地位的提高和职能的增加总参谋都的人员也不断增加。1857年只有64人;翌年毛奇正式接任总参谋长职位之后将人员增加到1o9人;1871年为135人;到1888年总参谋部人员达155人。

随着总参谋部机构的建设毛奇认识到大批训练有素的参谋人员对军队的指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参谋的选择和培养非常重视。他说:“选择参谋不是看其军衔”而是对其能力和品质的绝对信任。有了好的参谋还要善于组织和使用。“如果一个统帅周围有一大群各自为战、互无联系的人那么这种人越多越是聪明越是自以为是事情就越是糟糕。”战后毛奇致力于将总参谋都建设成为一个培养军队精英和研究战争经验的学校。他不但为总参谋部军官讲解战略、战术问题而且还亲自参加总参谋部进行的图上作业和旅行训练。总之毛奇是普鲁士——德国总参谋部权力和职能变革中的关键性人物。在他之后的无论施利芬或小毛奇都因袭着他的成果。

云铮是毛奇的粉丝他对于毛奇这种坚持集中大批专业人才为战争战略战术服务的思想十分赞同并且认为在当前条件下也是可以建立总参的。——虽然要简陋很多但至少可以把架子搭起来。

一个月后杭州城破已经两个月苏州也已经岌岌可危。大魏东南局势一片糜烂万昌皇帝下旨将朱勉等民愤极大的官员撤职查办并开始调动戍卫山东的济南卫南下江苏镇压反贼。同时安徽江西等东南五省兵力都开始向江宁-苏州-杭州这一带集中主力围剿就在不远的将来。

同一天鹰扬卫嫡系中坚将领云冰、陈一波、朱澜沧三人被一纸调令征调回了燕京次日北疆总督府总参谋部正是成立。

当某些奉调前来的军官仍然觉得少帅此举是在削他们军权的时候云铮竟然宣布第一任总参谋长由他自己亲自兼任!

与此同时鹰扬卫副都指挥使云逸及燕云卫老将原第一卫指挥使云城出任副总参谋长。云冰出任国内作战研究处处长、陈一波出任北方作战研究处处长、朱澜沧出任海东作战研究处处长、云浪出任海军作战研究处处长……

鹰扬卫和少帅派大举“占领”总参要职之后一些军方将领才逐渐改变印象——似乎少帅真的打算让这什么总参谋部拿到大?

除总参之外少帅派嫡系、鹰扬卫监令徐邵扬内调燕京出任新建立的总监察部总监察长。原燕云卫第五卫指挥使云坤调任燕云卫副都指原燕云第四卫副指挥使郭征北调任鹰扬卫监令原燕云第七卫指挥使云溪升任真定卫副都指原燕云第八卫指挥使云济升任太原卫副都指原燕云第五卫副指挥使杜新成升任真定卫监令原燕云第六卫副指挥使蒋广生升任太原卫监令……

以上诸人空出的职务由其推荐部属经少帅云铮同意报请大帅正式任命后生效。这一批换上来的新指挥使们显然也是少帅派嫡系……而他们再空出来的职务则由今年或最近几年从雏鹰学院毕业的年轻军官担任。不用多说这些人依然是少帅派……

一时间少帅派实力大涨。现在少帅派在北疆四大卫中鹰扬卫是百分百完全掌握这个不必说。燕云卫十二个卫至少有八个卫是完全掌握的而在真定卫和太原卫中也分别完全掌握了四个卫和两个卫。

可以这么说在如今北疆拥有的四十八个卫里面云铮以亲信嫡系直接控制的卫已经达到二十六个。在北疆正规军二十六万八千八百人里面有十四万五千六百人已经算是少帅派了……此时的云铮可谓坐拥雄兵静观中原变化。

但就在此时辽国却传来了一个让他勃然大怒的消息……

最新小说: 大唐无双皇子 解构诡异全文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超能暴乱 绝对征服系统 皇家娱乐指南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温柔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