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位让给了朱厚炜,但朱厚照也没有就藩。因为朱厚炜强烈表示不同意。
据说他跟皇帝两个人关在乾清宫的书房里,整整两个时辰,不知道说了什么,总之出来之后,皇帝似乎也默认了这一点,将朱厚照封了齐王,却绝口不提就藩的事。
这样一来,朝堂上的震动反而难以弥平了。
皇储是国本,原本不可轻动。中明确规定,皇太子哪怕是造反,皇帝也没有权利捉拿他,只能召见,让皇太子自承罪过。至于惩罚,最严重的也不过是圈禁在凤阳老家。
造反都罪不至死,何况朱厚照原本什么错都没有,却被废除的储位?
这等于是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朝臣们自然是不肯答应的。可惜皇帝如今威严日重,相权被打压得很彻底,当他一意孤行的时候,朝臣们却是完全没有办法。
因为皇帝明确的说了,就算大臣撞死在金殿之上,他也不会改变主意。
文人的性格总是同情弱者,朱厚照被剥夺了太子之位,封了个亲王,他自己还没怎么着,大臣们已经替他哭诉起来,各种揣测将来朱厚炜会容不下他等等,总而言之一句话——既然名分已定,还是早日让齐王就国吧。
这样大家也就放心了。否则继续留在京城,怕不又是内乱之源?
一时间朝堂上乱纷纷的,不少人甚至连政务都无心处理了。
对于这些人的瞎操心,朱祐樘尚且有几分担心,因为他的桌上已经被奏章塞满,基本上没有大臣关注别的事情了。偌大个朝廷,若是没人管事,岂不是乱了套了?
可是新任的皇太子殿下朱厚炜却对此嗤之以鼻。他请求朱祐樘将此事交给他处置,然后便雷厉风行的处置了一部分叫得最欢的官员,将这一波声势打压了下去,看得皇帝朱祐樘都暗暗心惊。
“我儿怕是二祖一流的人物!”他忧心忡忡的对皇后道,“只是如今形势不同于开国之时了,若是用重典,恐怕会引起朝堂之乱。”
皇后却道,“依我看,是陛下太仁慈了。你是天子,要养育天下万民,岂可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与朝臣纠缠不休,空然耗费时间心力?大明承平日久,我倒觉得正需要有个强势的帝王,一扫仁宣以来的风气!”
□□和成祖都是马上征战的勇武帝王,功勋无数。但是四方平靖之后,太平年月,皇帝自然也就渐渐失了这股锐气。仁宣以来,皇帝都不怎么强势,以至于让内阁权力凌驾于皇帝。至土木堡之变后,皇室受灾,估计造成了非常深刻的阴影,以至于手段更加平和。
长此以往,恐怕对大明来说,才真是祸非福。如今自家儿子看上去有明君之相,肖似二祖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实际上,皇后娘娘对这位皇太子的偏心并不是白给的,相较于皇帝,她显然更加了解自己的儿子。
的确是如她所说,朱厚炜对如今朝堂上的形势,早就不满已久。别看他身体比朱厚照弱,其实心中雄心壮志一点不少,若是身体条件允许,说不得还想亲自出征呢!
不过受限于身体条件,这是做不到了。朱厚炜在深深遗憾之余,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让自家哥哥朱厚照替他去征战天下。
大明朝对宗室,一向是比对朝臣和外戚还要防备的,宁愿拿出大把的银子养着,养废了最好。但是从□□至今,大明宗室的人口剧增,已经尾大不掉,几乎养不起了。
朱厚炜眼见这个情形,自然不乐意。而且在他看来,只要皇帝足够强势,宗室又能如何?如果皇帝自己太弱了,诚如建文帝一般,□□已经替他扫平障碍,到最后不是一样把江山让给了成祖来坐?
何况他心里很清楚,朱厚照一心就想领兵打仗呢。既然自己得了他的皇位,自然不可不回报一二。
因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又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兄弟二人之间感情颇深,直到朱厚照成婚之前,都几乎形影不离。
而今因为立储一事,兄弟俩渐行渐远,对朱厚炜来说,却是并不乐见。若是自己能独排众议,让哥哥出征,想来他必定不会再介怀之前的事了。
心里虽然有这么一个念头,朱厚炜却一直没有说过。因为这种事吧,说出来即便是父皇和母后,也未必会支持他。
战场上刀剑无眼,哪家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儿子去呢?正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何况朱厚照还是天潢贵胄,何必以身犯险?
所以为了将朱厚照留在京中,他花费了不少心思,绞尽脑汁才说服了皇帝。
只是他虽然考虑周到,这么不上不下的,却是让朱厚照本人的心里不免生出些念头来。毕竟朝臣们说的都是他的事,听得多了,思路也就受了影响。
他留在京中,对朱厚炜来说,其实是有些妨碍的,可偏要把自己留下,莫非当真是怕自己离开之后,便不受节制?
可藩王就国之后,无诏□□都不能出,自己还能做什么呢?
想到这里,朱厚照又不免丧气。
最后还是朱秀灿死缠烂打,最终从朱厚炜那里问出了几分意思,主动跑来告诉了朱厚照,“我听二哥说,他打算让你领兵呢!可惜父皇不会同意,所以如今也不敢说出来。”
“此话当真?”朱厚照喜出望外。
他喜欢武事,自然也学过不少,不管是自己的拳脚刀剑功夫,还是治兵之道,都颇有心得,自信有一队军队交到自己手中,便一定能带好。
诚然这种自信,便如赵括一般,只是纸上谈兵。真正实践的时候,未必能够事事如意。但是如果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就未免太过令人遗憾了。
所以听到朱厚炜居然有这种打算,朱厚照自然欢喜不已。不过他很快迟疑道,“可我是亲王,根本不可能领兵。就算二弟将来登极,怕是也拧不过那一班文武大臣!”
文臣武将历来不怎么对付,平时你掐我我掐你,可是他们也都同时看不起勋贵之家,那还是跟着二祖打江山的名将之后呢,何况是从来不见有何建树的藩王?
文臣不会乐意看到军权旁落,而武将更加不高兴自己手里的人马和功劳都被别人夺去。
此时大明虽然还算太平,但实际上边境上却是一直受到滋扰,大战没有,小战不停。因为天灾的缘故,时不时的,还有普通百姓揭竿而起,所以真要说起来,能打仗的地方不少。
朱秀灿却是不以为然,“二哥那么聪明,自然能想到办法。”
朱厚照想到兄妹三人做坏事,一贯都是朱厚炜当军师,也是将信将疑。他本来就聪明,当了皇帝手握权柄,想来一定会有法子吧?
再说他都把人留在京城里了,若到时候说没法子,只管去找他闹便是!
想到这里,朱厚照立刻振作起来,“不行,我不能就这么空等着。回头就上书父皇,让他拨给我几百人手,先操练起来。”
“何须这么麻烦?”朱秀灿笑着道,“南海子那边正有不少人马,大哥先去操练起来便是。免得到时候到了战场上手生。”
南海子是皇家御苑,专门用来养马,平日里皇子公主偶尔也会过去那边游玩,顺便骑马。那里有一大批宫人,专门负责照顾马屁,大都是太监。
兄妹二人商议已定,立刻就前往南海子。不过到了那里一看,朱厚照立刻失望了,这些宫人照顾马没问题,但真的能训练成兵吗?
虽然质量堪忧,但好在人数足够,而且还可以配马!
朱厚照咬咬牙,决定就这么练。相较于那些骄矜的文臣武将,太监到底是皇家的奴才,听话好用,谨小慎微,至少在对军令的执行上,无须担心。
朱厚炜听说此事之后,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竟然成功的调来了五百健卒,还让人给朱厚照带话,说是让他放心在此操练,将来好扬我大明君威。
朱厚照这才知道,原来弟弟和小妹联合起来,之前让自己操练太监,分明是看笑话呢!
不过这么一闹,兄弟间的隔阂倒是消除了。
朱厚照到底还是等来了机会。
弘治三十年,因为皇父生病,太子监国,时逢西南内乱,太子命齐王为使者,前往招抚。
就这样,齐王带着自己的五百兵士离京,成就了战功赫赫、名垂青史的大将军王。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