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春一听就明白了陈春燕的意思。
陈春燕这边出了二百两银子的礼,牛大花和牛一松两个在酒楼做了半年了,手里肯定有余钱,而余钱应该可以还得起礼。
这样办这个婚事,就很体面了。
村子里还没有谁家嫁女儿得了这么多聘礼的。
如果女方再讲究一点,就会将男方给的聘礼一并陪送给女儿,这么一来一回,牛大花就有了三百两银子的陪嫁。
在村子里算得上头一份了。
再买个几十亩地,佃给别人种,日子很快就能过起来。
董明春就笑着说:“那好,这事儿就交给我去办吧。”
陈春燕转身去了书房。
一百两银子,如果用银票,轻飘飘一张,不好看。
如果用现银,好看是好看了,但是也会被贼看到了,万一被惦记上,可就不太妙了。
陈春燕一时拿不定主意,到底用银票还是现银。
她思考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用现银,打开匣子,雪亮亮的排着几排银锭子,多好看啊。
匣子上再缠一朵红花,就更好看了。
到时候再让巡城的卫兵多去后街那边巡巡就好了,应该问题不大。
她思量已定,就叫了周文严来,给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你去兑成五两一锭的银锭,用这么大的匣子装了,拿回来。这事儿做得有些显眼,你叫两个兵士陪你去吧。”
古人讲究好事成双,一百两银子兑成五两的银锭,刚好二十个,摆出来,又好看又吉利。
周文严见陈春燕一改往日低调的做法,虽然摸不着头脑,却还是照办了。
平日里,陈春燕去兑银子,生怕别人知道了,不仅仅在马车里做了夹层,可以藏金银,就是周文严也按照陈春燕的吩咐,装成了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让人家误以为车上装的是南北货,别打马车的主意。
如今却是要用匣子装了……
既如此,在梁县兑银子也就行了,不用再跑到远地方去掩耳盗铃了。
他的脑子飞快转着,去了城里。
陈春燕让于玲玲去后街看了看。
燕儿爹和燕儿娘中秋节的第二天就回了后街。
于玲玲去看看后街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于玲玲比周文严还先回来。
“太太大概是忘记了,后街的宅子好像一点没有准备似的,都没有布置。”
陈春燕能气死。
燕儿娘和燕儿爹成天啥也不干,就在家里吃吃喝喝,竟然也能连儿子的婚事都不记得!
陈春燕没准备依靠燕儿娘主持中馈,可基本的态度,得有吧,一副大撒手的模样,弄得陈春燕都不想管了。
她还只是个没有出阁的姑娘!
于玲玲看出陈春燕的脸色不好,就笑着说:“太太有您这个女儿,可见是有福气的,有您管着,她不也能放心吗?”
陈春燕的脸色更难看了,呵呵,这种放心,她不想要。
“你再跑一趟,问问我娘,如果新人成亲,是拜我,我就在这边布置新房,如果是拜他们,请他们赶紧收拾起来。”
还指望着她忙里抽闲去城里帮着披红挂绿不成!
哪有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