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先于本军主力撤到了芜湖,这个时候最新的消息传來,通过李纯的调度和指挥,新组建的北洋第六师会同定武军和安武军共四万人马成功的进入到了浦口,而这个时候白崇禧的先头部队离浦口还有七十多里地了。
这个最新消息让冯国璋十分懊恼,他之前之所以那么急匆匆的把主力部队撤下來,虽然有被青年军偷袭指挥部的原因,但是这还不足以让他方寸大乱,真正让他惊慌失措的根源还是白崇禧咄咄逼人的进军态势,而青年军这次撞大运似的的夜袭,更是让他感觉青年军已经如一张大网一般朝自己扑來,多年的经验让冯国璋这个老师傅在赵勇这顿乱拳下产生了陶峙岳已经开始大追击的错觉,于是他不顾王占元等人的反对,十分紧张的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连阻击殿后的部队都沒安排,接下來就是一场大混乱,北洋军乱成一团,如果不是郭松龄当机立断设立执法队维持交通,北洋军能否成建制退回芜湖可能都是一个大问号。
也许是上天怜悯冯国璋的悲惨,这次幸运女神朝他露了一个笑脸,陶峙岳也蒙了,他不清楚北洋军要搞什么东东,在自己大军面前玩原地转身,冯国璋怎么可能做出这么白痴的举动呢,陶峙岳断定冯国璋这样的老将名将肯定不会犯傻,那么就不知道这是在玩拖刀计还是空城计了,陶峙岳思索再三,考虑到自身的一些困难,陶峙岳谨慎的做出了一个让他自己后悔不已的决定,坐观冯国璋撤往芜湖。
而当赵勇他们押着杨善德撤回到铜陵本军阵地并向陶峙岳和李宗仁邀功的时候,陶峙岳才知道自己犯了多么大的一个错误,这简直就是在渎职啊,正是这一个要命的失误,使得青年军错过了一个可以轻松击败北洋军的最佳机会,而对于陶峙岳个人而言,也使得原本深受王振宇器重的他在大帅心里的地位大打折扣,在日后的军队里陶峙岳开始慢慢远离核心,虽然职务不断升迁,但是再也沒有获得过单独指挥一个战役或者会战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现在唯一能补救的就是寄希望于第十一师能够真的如李宗仁命令所要求的那样,完成大范围穿插任务,及时掐断芜湖到南京的通道,截断冯国璋他们这近十万北洋军逃回南京北归的道路,从而弥补第一师纵敌逃逸的过失,可是,第十一师偏偏是整个青年军最弱的一支部队,实在是让人难以托付重任。
那么被给予厚望的第十一师在做什么呢。
111团目前的团长是何应钦,这也是鲁涤平在和其做过几次沟通之后的决定,因为鲁涤平现何应钦的军事素质很不错,心理素质更不错,最终鲁涤平力排众议,任命何应钦这个安江方面的空降干部为第十一师参谋长兼111团团长。
而在随后的包抄作战中,何应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鲁涤平独到的慧眼。
此刻111团就肩负了全师突击芜湖到南京之间道路的重任,而第一营营长张自忠则作为全团的先锋冲在了最前面,而对于原本处于他们正面的卢永祥的北洋第十师,鉴于他们都在忙着往浙江方向做死的撤离,鲁涤平也就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最后的阻击地点是由鲁涤平这个被王振宇称为有些鬼机灵的家伙亲自确定的,马鞍山,原因则是因为北洋军虽然不敢走水路了,但是必然是贴着长江回南京,因为这是最安全的作法,而随后这个建议就被鲁涤平通过师部的电台传到了右路军指挥部,再逐级上报到了东南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李宗仁处。
此刻的李宗仁要忙的事情可就多了,作为方面军司令官,他不可能跟左右两路军指挥部那样只需要负责军事行动,他还的对政治负责,从去年十二月出兵以來,青年军火箭般的进军度带來的最直接的影响不是举国上下的一片震惊,而是大批新光复地区的政权空白。
大批的国社党干部为主体组成的工作队在安保部队的保护下勉强接收了这些地区的政权,但是随后而來的是一大堆的麻烦。
一方面这些由国社党组成的工作队要和地方上原有的势力争夺该地区的实际主导权,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被要求尽快稳定所在地的局势,然后尽可能的为前线作战的青年军筹措军饷和物资,毕竟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很多物资再指望通过安江运输也变得极不现实起來。
这个要求本身也许不矛盾,如果是能力很强的同志,那么他会把这二件事情一起办了,先把地方实力派该打压的打压,该拉拢的拉拢,然后地方秩序自然就稳定了,筹措物资的任务也就不难完成了,可惜工作队的同志未必个个都有这么强,人类向善的一面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地方原有强硬势力的时候习惯性的选择了妥协和退让,然而历史残酷无情的告诉他们,这是在养虎为患,李宗仁现在在安徽就出现了这个问題,很多地方的工作队在派出后,都被当地的土豪劣绅们折腾的苦不堪言,排挤,听调不听宣还是比较好的状态,更为严重的甚至还打出了孙中山的旗号组织地方武装,公开以武力驱逐,攻击国社党派出的工作队,造成了不少流血事件。
这就导致了李宗仁对于战事的考虑时间大大减少,而他名义上的参谋长偏偏又是白崇禧这个正在前线带兵作战的兼职,这就逼得他每天不得不把精力用在调动安保部队去弹压,和不断和乡绅集团中愿意和政府合作的代表人物见面会晤上,同时他还要和上海方面的杨永泰,王亚樵等人保持联系,因为整个会战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兵入上海。
鲁涤平报上來的计划并送到李宗仁手里的时候,李宗仁才感觉到自己对于这个战事确实是有点疏忽了,看起來自己这一方似乎是稳操胜券了,可实际算算冯国璋从开战到现在仅仅是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已,北洋军的主力犹存,如果自己继续这样大意,很可能会给对手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那自己这一世的江湖名声可就全玩完了,所以绝对不能允许这个情况的出现,李宗仁翻开地图看了看,亲自用尺子量了量,估算了一下北洋军的行军度后叫來参谋:“给第十一师111团团长何应钦报,责令该部务必在4月4日上午八时前赶到马鞍山的洪穆山,然后像钉子一样牢牢的扎在那里。”
电报是从方面军司令部直接下达到了正在执行高穿插任务的第111团团长何应钦处的,绕过了右路军指挥部和第十一师师部,何应钦看到这份电文的时候十分惊讶,因为时间已经是4月3日中午的十二点了,而他和他的军队现在才走到了古泉镇,这里距离李司令长官要求的阻击地点整整还有一百二十里的直线距离,实际距离再加上路上极易生的和敌军遭遇的突然情况,以及正常的休息时间,要想在剩下的二十个小时内完成这个命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还有一个突出情况,冯国璋离这个地方的直线距离只有八十多里,实际距离不过一百里,而且他们随时会开始撤退,这很是个问題,不过何应钦思索了不到三分钟,还是努力压制了自己申诉的念头,因为他知道自己作为青年军的一分子,必须去完成这个任务,毫无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是怎么去执行却是可以商量和变通的。
111团有三分之一的官兵是北方兵,而且大多集中在张自忠的第一营,他们身高腿长行军能力不错,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曾在这一带驻扎过,熟悉道路和地形,沒有迷路的可能,所以何应钦果断命令张自忠的第一营丢掉一切坛坛罐罐,就只带干粮和弹药,立刻出,必须在明天早上八点前赶到洪穆山。
张自忠的军人素质在这一刻充分的表现了出來,虽然他脑瓜子稍稍一想就觉这个命令极度不合理,但他还是沒有半点异议的接受了这个命令,这让何应钦很感动,他暗自下定决心,自己将來如果有机会高升,一定不能忘了提携这个山东小伙子。
他拍了拍张自忠的肩头道:“我帅全团跟在你们第一营后面,你们到了地方之后,只要坚持二三个小时,我们就到位了,所以大胆去干吧。”
张自忠回到第一营就宣布了命令,然后集合队伍出了,一边行军,张自忠一边制定行军计划,他要求各部每二个小时休息半小时,而且是轮休,采取接龙的方式,一个连队过所有连队后就进行休整,而他自己带着尖刀排始终冲在全营的前头领跑。
而这个时候冯国璋却还在芜湖犹豫不决,是在这里建立阻击阵地呢,还是全线退往南京,再渡江北归呢,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那就是卢永祥撤往浙江的消息是在4月3日深夜才被冯国璋知悉,而这个时候再做任何事情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