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见了王春玲和陈公博的次日,王振宇连续五个晚上都在接见南京方面來的要人,其中有同盟会系的胡汉民,光复会系的蔡元培,进步会系的梁启,此外还有国民政府政务院总理熊希龄以及章太炎、陈炯明。
这六个人与其说是接见,不如说是谈判,而且实际上这次接见是胡汉民主动要求的,在孙文被迫病休之后,同盟会系遭到了沉重打击,章太炎领导的光复会系立刻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胡汉民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同盟会系离不开孙文这样一个核心领袖,好在章太炎志大才疏,或者说比较理想,在同盟会系势弱之后居然直接來挑战王振宇,这让王振宇很是不满,紧跟着光复会系遭到了王振宇的打击,但是同盟会系上下却依然盼望孙文复出,而王振宇则和这班官迷不同,他考虑的问題已经升华和越了这个层次了。
农村问題的改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章太炎和光复会系代表的是江浙财阀的利益,一直以來他们都是反对土地改革和农村改革的,而同盟会虽然也反对,但是他们代表的是南洋财阀的利益,相比之下就沒有光复会系反对的那么严重,这也使得王振宇在刺杀事件之后再次决定和同盟会系建立合作关系,至于熊希龄和梁启他们领导的进步党系,实在是缺乏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现在的那点声势也是王振宇照顾得來的,不过沒关系,王振宇要的就是有这么一帮子人在政府系统中替自己摇旗呐喊,此外还有王振宇自己的嫡系,这个派别是在陈绍等人组织下崛起的,人称国社党系。
汪精卫刺杀事件生之后,原本的一党之内矛盾日趋剧烈,王振宇在上次党务会议上就现了这个问題,所以这次接见六人时第一句话就是:“日子总是要过的,兄弟合在一起过分开过都是要过的,既然你们在南京觉得合在一起合不下去了,那就分开过,各组各的党,愿意联合执政就联合,不愿意想单独的执政的就单独执政,执政不了的就下野,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总是好的。”
第二句话则是:“国民政府主席还是要让有名望的人担任,这样在政府的改革中,政务院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有了理论基础,同时则是让国民政府的威望进一步提升,所以我考虑孙文孙先生在病体痊愈之后继续担任这个职务,至于我叔叔,他现在只是代理主席,所以你们不用操心他的问題。”
接下來几天就有的忙了,这六个人可不是王振宇的什么忠诚下属,严格意义上來讲他们只是王振宇的合作伙伴,现在的政局走到了利益再次分配的地步,大家自然是撸起袖子要一争短长了,于是长江饭店这座24层的望江大酒店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繁忙的时刻,所有政治派系的精英纷纷离开南京來到这里,几乎是彻夜不眠的讨论和研究,一个个涉及国民政府改革的方案纷纷涌现出來,,。
这才是王振宇想要的状态,虽然知道历史走向,可是要他自己拿出改变历史走向的方案那就太辛苦了,所以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大家把可以改变历史走向的方案拿出來,自己慢慢挑,看看那个答案是最符合題目的,如此王振宇就能轻松许多了。
最终丢在王振宇案头的方案还确实不少,不过第一个引起王振宇兴趣的方案并不是涉及政府改革的方案,而是梁启方面几个方案中的一个,由参政院参议员梁漱溟和四川省议会议员晏阳初一起构思撰写的《新乡村建设办法》,足足三万字,涉及农村改革的多个方面。
其中对于梁漱溟,王振宇的印象很深,到不是此人在建国后的历程,那完成就是一部《右派是怎样炼成的,》,真正让王振宇记住这个人的是在山东作战之前,正是这位仁兄提出了拒绝接受直鲁联军军官投降的议案,虽然由于王振宇的人为操作,战争的规模仅仅是从徐州延伸到山东的边界就停止了,但是梁漱溟的大名却通过各种新闻报纸轰动一时了。
不过在穿越之前,对于梁漱溟,王振宇是有一定了解的,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題和社会问題,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不过也就这么多了,更多的就要看眼前手头上的这份报告了。
“所谓新农村建设,大致应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乡村教育建设,第二是乡村政治建设,第三是乡村经济建设,而无论是那一个方面,其归根到底都需要人去做,人去执行,所以应该以乡村教育建设为核心和纽带去连接各个方面的建设,效仿英国圈地运动式的农村改革会导致农村阶层对于改革的不理解和不满,而且最终执行的效果很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农村的建设要有步骤有计划,不适合搞一刀切,更不适合搞断裂式的社会革命,,。”
王振宇看到这里十分满意,他翻过一页继续看:
“结合目前的实际以及我们在湘西和广西地区的调研來看,湘西的农村模式对于建设新农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先是行政村的划分,在湘西地区,已经出现了村的准确划分,有法定的地域范围,有明确的行政地图,甚至有了利益分配的归属商业镇,但是这些村依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村,封建的宗法制度在本村内部问題上依然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那我们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就应该是打破这种封建宗法制度,建设真正的行政村,让村里的居民自由选择自由流动,让法律來保护他们的安全,让仗势欺人成本增加,让抱团自保变得毫无必要,那么我们是选定一个试点区域,比如说一个省,先是从教育入手,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道理看起來是行得通的,王振宇却在思考一个问題,为什么历史上他们的这一套沒能成功呢,现在看來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违背了人性,准确的说光顾着画饼了却忘记了兑现了,教育固然有用,但是为什么那么多被教育出來的有德之人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却坏的更彻底呢,归根到底还是物质的诱惑。
如此高尚的新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大把的资金扶持,否则就会变成水中捞月,雾里看花。
“二位议员,我们的新乡村建设的试点放在哪个地区比较好了。”王振宇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晏阳初和梁漱溟高悬的心放下了,能够获得王振宇这种实力派人物的支持,接下來的工作肯定会非常好做。
“我以为,把试点放在江苏或者浙江为宜,因为这里的农村相对富庶,便于进行乡村建设。”晏阳初的答案并沒有让王振宇满意,这两个地方都靠海,真和小日本干仗那成果就全是别人的了,论建设能力人家小日本更厉害,看看二战前的东北就知道了,而且选择这两个地方开始改革,基本上意味着从一开始,在沒有任何底气的情况下就要和江浙财阀在利益的问題上硬碰硬了,王振宇虽然手握军队,但是并不想这么极端。
梁漱溟的答案有点靠谱,江西和湖北,不过依然沒能让王振宇满意,这两个地方搞改革,付出和收益实在是不成正比,到时候用他们做榜样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王振宇看着两个和自己年纪相当的年轻人,微笑道:“其实最合适的地方在广东,你们不觉得吗。”
看着目瞪口呆的两人,王振宇难得哈哈大笑了一阵子:“先是当地的气候,很多经济类植物比如橡胶都适合在那里种植,其次当地人对于生活的追求远其他各省,最后就是目前广东开区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不过这个瓶颈期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政治而不是经济,所以一旦突破,你们搞这个新乡村建设就有充足的资金和物资保障了,富余的劳动力也就有了流动的方向,这样的改革成功的概率才高嘛。”
晏阳初和梁漱溟听到王振宇这话顿时大悟,实在是想不到眼前这个凶名赫赫和自己年纪相当的男人在考虑社会问題方面是如此的透彻,他们感觉自己的理想很有可能在这个人手上实现(王振宇心想,当初韩复渠给你们的感觉也是这样的吧,哦,忘记时空了),你让他们如何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