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朱允炆一拍脑袋才想起来,自己的妹妹朱玉玲要出嫁了啊,自己都忘记了,还得准备礼物呢,准备什么礼物可得好好想想。
大家都到齐了,朱允炆就坐下来,看着周围的人,不由得感慨,这些人都是他的基本班底了,能把这些人聚到一起来,真不容易,想到这里,笑了笑:“孤最近事情也比较多,今天才过来,发现大家都做的很好,大家都辛苦了。”
“不辛苦,愿为殿下效劳。”众人应道。
“不过,孤今天来是解决问题的,目前武学有什么问题亟待解决?”
黄子澄先发言:“殿下,臣遇到的问题是识字班进展缓慢,有些学员的底子太差,学习起来很慢,还有一个是口音问题,这次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很多地方的方言大家都听不懂,所以武学还专门找了一些当地的秀才过来给大家解释,现在才好一些。”
“底子差也没什么好办法,你们用的教材是什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哦,朱允炆苦笑,这个好像没什么好办法,自己能想到的也是这些。
“这个只能慢慢来,武学刚开始创建比较仓促,大家要努力克服困难,积累经验,将来把武学办的越来越好。”
黄子澄也是苦笑:“殿下,臣明白,会努力克服困难。”
“还有呢?”
齐德站起来说道:“殿下,由于军官识字不多,导致兵法教学也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勋贵子弟好一些,卫所官兵差一些,当然秀才是没问题的,但秀才也不是对兵法都有兴趣。”
“具体一点,什么问题呢?”
“现在的教材主要用的是《武经七书》,这是北宋的军事教材,当今皇上也大量印刷发给各位将军,但是真正花时间学的人并不多,可能也有识字的问题吧。而且能听懂《武经七书》讲课的人也不多。”
朱允炆不由得发出无奈的叹息,发现自己创建武学其实挺失败的,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教材,自己还分身乏术,没法经常在这里待着。
“对了,当时发调令的时候,不是都要求识文断字吗?”
“这个名单是武军都督府制定的,兵部只是协助,来了之后才发现是这个样子。”齐德苦笑道。
“哦,瞿都督、何都督和沐将军,这次招收的学员水平是比较差的吗?”
“不是的,殿下,这些学员都是非常不错的下层军官,末将带兵多年,但军官中识字的人确实不多,大多都会请个师爷来帮忙。”坐在齐德身边的瞿能说道。瞿能身材魁梧,是个彪形大汉,以勇力著称,声音洪亮,面如红枣,一看就是个热心肠的汉子。
“殿下,末将的看法也类似。”何福、沐晟也赞同瞿能的观点。
“哦,孤明白了,那么现在能够教学的教官都有谁?有多少学生能听懂?”
“末将可以。”何福说道。
“末将能看懂,但是讲不出来。”瞿能有点脸红,说道。
“末将没经历过多少战事,所以没法讲。”沐晟也红着脸说。
“好吧,那就辛苦何都督了,那有多少学员能听懂?”
齐德想了一下:“大约300人左右,200个监生没问题,剩下的包括勋贵子弟和卫所官兵只有100人左右。”
“那就先重点培养那300个人吧。那这次武学就算没有白办。”
“对了,参谋室怎么样了?”
王度站起来说道:“回殿下,目前是任何人感兴趣都可以参与进来,臣在旁边观察提点,到目前为止,大约10人左右比较有天分,其中秀才有三个,勋贵子弟有两个,卫所有五个。”
“好的,遇到什么苦难了吗?”
“困难还是老问题,地图不够准确,另外计算也比较麻烦。”
“地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先将就一下吧,以后慢慢会好起来的。”
......
最后问到训练上了,郭钥回答道:“目前队列训练较为正常,步骑对抗才刚刚起步,火器方面进展还比较正常。目前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体能、队列和长枪方阵上。”
朱允炆想了一下,道:“那就基本还可以了,等体能、队列训练的差不多了,可以考虑组成小规模的战斗团体,如五六个人,有长矛兵、朴刀兵、盾牌兵甚至火枪兵混编,具体的编排方式由瞿将军、何将军和沐将军制定,如果遇上意见不合的情况,可以用两队学员进行实际检验。总之,一定要注意,军事问题不能含糊,是要死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行不通的一定要改掉。”
三位将军和大队长躬身领命。
“还有别的问题吗?对了,铁主簿这边怎么样?”
“没什么问题,武学的纪律越来越好了。”铁铉平静的说道。其他人不由得腹诽,有你这个铁面阎王在,谁敢不遵守纪律啊,谁也不想半夜从屋里拎出去,被人一顿胖揍,或者直接被关到小黑屋里,叫什么禁闭,只要进去一次,都乖乖的老实了,中间有人受不了,哭着喊着要出去,但不管怎么央求,铁黑脸根本就不会通融,久而久之,大家就都老实了。
.....
最后,朱允炆做了一个总结,再次表扬了大家,对大家遇到的问题也当场拍了板,然后告诉他们,明天上午,要看一下演练,让大家回去准备一下,众人齐声答应,就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王度没有离开,因为朱允炆给他使过眼色,朱允炆让四个护卫在门口守着,然后两个人在偏厅坐下。
朱允炆沉默了一会儿:“子中,孤可以信任你吗?”
王度拜倒在地:“殿下,承蒙殿下看重,赋予我重权,子中愿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朱允炆沉默了一会儿,扶起了王度,让他坐下,道:“子中,知道孤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吗?”
“殿下,恕微臣直言,殿下在担心燕王,更准确的说,是担心北疆的军队。”王度略微迟疑了一下,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殿下急忙创建武学,说明殿下对武事很关注,进而说明殿下有用兵之处,环顾四方,势力最强的就是北疆的军队,尤其是多次领兵作战的燕王,那就只能是燕王了。”
“不错,孤很忧心燕王,昨天的信件你收到了吗?”
“收到了,微臣也仔细分析了。”
“说来听听。”
“臣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可能是殿下刺激了燕王,所以燕王开始动手了。第二就是皇上的态度,下臣揣测,皇上不想处置燕王,想让殿下自己来对付燕王。”
“为什么?”
“如果皇上想对付燕王,就不会让宋指挥使把燕王的消息转给殿下了。而且以皇上的权威,只要一道圣旨就可以轻易收拾燕王。但是那之后呢?北疆的兵权交给谁?”
朱允炆恍然大悟,是啊,如果北疆兵权归属于外姓,自己是否会更担心呢?这是肯定的。但是属于燕王,那也有问题,因为他造反的阻力会少很多,因为大家都会认为是皇室内战,只要是朱家当皇帝就好了,他们才不管是谁呢。这些难道朱元璋不知道吗?他一定知道,但他还是打算不管,这说明他在养蛊,到时候谁赢了,谁就能坐稳江山。况且那时候,朱元璋已经死了,眼不见心不烦......
王度看着朱允炆脸色越来越苍白,不由得有些担心起来:“殿下,殿下。”
“恩?”朱允炆回过神来:“你继续说,还有什么?”
“燕王既然已经做出这次这个事情,那么他将来是必然要造反的,他也很清楚殿下也明白这一点。”
“那该如何应对?”
“分两步走,谍报、魑魅魍魉的事情交给锦衣卫,另外在军事上要充分布局,避免措手不及。”
“军事上如何布局?”
“殿下,这是最难做的,如果布局的早了,会引起燕王的警觉和强烈的反弹,如果布局的晚了,那么燕王羽翼已丰,损失会很大。”
“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开始布局?该如何布局?”
“准确的说,要在殿下承继大统时才能布局,那时候殿下有大义的名分,才能万无一失。如果布局早了,派过去的人还在燕王统领下,一则可能会投向燕王,二则可能会被燕王借故斩杀,皇上很可能会不了了之。”
“那是不是就有点晚了?”
“确实有点晚,但冒险不值得,殿下手头能用的人有限,如果损失掉就太可惜了。”
朱允炆迟疑了一下,道:“孤想抓住四个点:居庸关、大宁和广宁,另外孤打算奏请皇上在直沽建立卫所。”
王度站起来,在地图前看了一下,喜出望外道:“殿下真是英明天授,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扼守住居庸关,在直沽建立卫所,那么燕王的军队只能局促于北平周围,不敢南下。但是这两个地方的人要绝对可靠,且能征惯战才好。另外,大宁和广宁,有宁王和辽王,派去的人可能也用处不大。”
“这个倒是,如果燕王叛乱,宁王、辽王很可能按兵不动,或者投入叛军。那就不妙了。”朱允炆叹息道。
“是啊,殿下的构思很好,子中会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推演,等有了结论,再呈给殿下。”
“很好,子中,孤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