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平后,不时撩拨燕王之心,并推荐相士袁珙和卜者金忠,前者坚定其心志,后者助其处理秘事。最终朱棣也因为太子病死,而心中起了波澜。但目前为止,也只是在京中安插眼线,制造谣言,除极少数心腹如张玉之外,无人知晓其心存反意。
如今天意不明,朱棣和自己都束手无策,袁珙又提出了个无解难题,自己却无法破局,平生所愿尽化为流水东去,一时间火气攻心,就病倒了。
朱棣在塞外策马奔腾半个多月,心情逐渐平复,觉得自己并无反迹,朱允炆不见得能抓住自己的把柄,如今父皇尚在,自己只能等待时机了,就决定回北平,但刚进王府,世子高炽就跑了过来,施礼道:“父王,道衍大师生病了。”
“什么?多久的事情?”朱棣大惊。
“大约十多天吧,父王去了塞外,大师回去就病倒了,现在好像还不能起床。”
“那你没有代本王去看看吗?”朱棣急道。
朱高炽低下头,小声说道:“儿臣不知道父王的心意,所以不敢去看。”
朱棣勃然大怒,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谨小慎微,可能是看见自己直接去了塞外,道衍回去就病倒了,以为自己和道衍出了什么矛盾,所以不敢去看。想到这里,不由的冷下脸来,骑马就奔庆寿寺而去。
朱棣一行人都是骑兵,加之心急如焚,在路上甚至撞伤了几个行人,不过朱棣没有管,直接让卫士去处理了,待到了庆寿寺,滚鞍下马,就往寺里跑去。
时值黄昏,寺里上香的人已然不多,前殿的观音像前有一女子在上香,旁边的丫鬟在往功德箱里撒钱。朱棣一行人风风火火的赶往后殿,惊动了上香的一行人,那名女子回头看了一眼,瞳孔微缩,站了起来,看着旁边的丫鬟道:“兰香,那可是燕王殿下?”
丫鬟兰香盯着看了一会儿,道:“是的,是燕王和他的卫士,大约三十多人。往后殿去了,可能是......”
女子往燕王的背影看了一眼,摆了摆手,不让丫鬟说下去,道:“兰香,我们回去吧。”
“是,小姐。”
一行人出了庆寿寺门口,左拐右拐,进入了一个巷口有一棵杨树的巷子,进入了第二个院落之中。小姐吩咐道:“兰香、安伯,随我去书房,其他人去忙吧。”
“是,小姐。”
书房里,小姐当中坐下,一扫慵懒之相,正色道:“兰香妹妹,安伯,坐吧,你们对今天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兰香不过十五六岁,姿色秀丽,先给二人倒了杯水,然后自己喝了一杯,才坐下道:“小姐,今天那个人肯定是燕王,只是不知道什么事情让他那么着急?”
“你说呢?安伯?”
安伯年纪五十上下,佝偻着背,手里拿着一个旱烟袋,思虑半响,道:“我听说庆寿寺主持道衍大师最近生病了,道衍是燕王的主录僧,如果燕王在庆寿寺有什么重要的人,那只能是道衍和尚了。”
兰香不服道:“不可能吧,区区一主录僧生病了,燕王就这么急三火四的去看他?朱家人最是无情了。”
“兰香,事实很可能就是如此,安伯觉得这个庆寿寺不简单,道衍和尚本就不寻常,当然也可能有其他的原因。”
两个人争论了一会儿,不由得看向小姐。小姐却只是无意识的用手指敲击着桌面,看着二人道:“最近在北平市井经常能听到一些类似谶言的东西,你们记得吗?”
“记得啊,光兰香知道的就有十多个呢?什么‘燕王燕王,燕京称王,天降大雪,白日称皇’、‘允炆允炆,死于火纹。’等等。”
“安伯,你说呢?”
“小姐,属下觉得这些恐怕是燕王府派人放出来的,只不过他们很隐蔽,出了北平,比如山东,几乎听不到这些消息。”
小姐揉了揉脑门,道:“是啊,这个耐人寻味,虽然这些谶言平时没什么用,可要到了风起云涌,龙出海,虎出山的时候,就会有大用。我觉得燕王是有反心的,我们最近要琢磨一些谶言,散播出去,让这把火更旺一些,不过要小心,不要让人抓住马脚。”
安伯笑了笑道:“小姐放心,这个老汉最擅长了,不会有任何问题。”
小姐笑道:“辛苦安伯了,现在言归正传,你们怎么看庆寿寺,怎么看道衍和尚?”
“那个道衍和尚一眼看去就不像什么好人,不知道怎么当上和尚的。”兰香噘着嘴道。
安伯把烟袋杆放在桌子上,搓了搓手道:“兰香,不要小看这个道衍和尚,他可不是一般人啊,佛学不说了,他还精通儒学,和宋濂等人交好,通晓文义、擅长诗文,被称为‘北郭十友’之一;精通易经,曾拜老道士席应真为师;席应真看上的人,岂能是一般人?”
“席应真,你是说和彭祖师有过交集的席应真?”小姐道。
“是啊,当年席应真也有心反元,和彭祖师打过几次交道,终归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他不认可我们白莲教教义,认为驱赶愚民愚妇反元,君子不为,且预言白莲教无法成事。”
“他怎么能这么说?我白莲教起义,打下了偌大江山,将元兵消灭大半,只不过被朱元璋、张士诚偷袭,才最终失败。席应真这牛鼻子真是胡说八道。”兰香不服的道。
安伯叹息一声,道:“是啊,眼看就要成功了,最终功亏一篑,如今我教的情况,甚至不如蒙元时期,朱元璋明令禁止,导致我们发展教众非常困难。”
小姐刘清音也叹息道:“不过白莲祖师护佑,我教总会有再起的一天。”
安伯想了想道:“小姐,我觉得这个庆寿寺很可疑,要不然燕王不可能这么着急,我觉得我们应该增派人手监视庆寿寺和道衍和尚,搞不好会有发现。”
“会发现什么呢?”
安伯兴奋的眼睛放光道:“小姐,我们也观察到这个道衍和尚经常去燕王府,但并没有想到有什么异常,如今燕王如此急匆匆的去庆寿寺,属下有了一个想法,这个道衍和尚搞不好是燕王的智囊,那我们可就捡到宝了啊。”
刘清音也是眼睛一亮,道:“对啊,有这种可能,这样,安伯,你安排人去监视道衍,一定要精明强干、身手好的,注意不能让道衍发现,也许我们会有意外之喜。”
“好的,小姐,属下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