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当时很感动,马慧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冒这种风险。当他问起这个问题时,马慧却只是依偎在他怀里,轻轻的说:“殿下,柳儿相信您不会拿臣妾和孩儿冒险,既然你有这个自信,臣妾自然就相信你,您就是臣妾的天,您说什么,臣妾都相信。”
听着怀中的妻子的低语,朱允炆反而有些紧张了,不过幸好,没有出什么事情。只不过郁新的到来,如同当头一棒,把他震醒了。当郁新把茹常的话复述了一遍之后,朱允炆才发现自己对朝廷的局势变化不够敏锐。是啊,优待工匠本就会引起其他阶层的妒忌和不满,当此紧要关头,出现反弹几乎是必然的,自己有些失策啊。
朱允炆回宫沐浴更衣,立刻赶往詹事府,但是在路上就接到了詹事府的报信,说六部尚书要见自己。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朱允炆还是被眼前的阵仗吓了一跳,詹事府门前堵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而东宫属臣只有解缙一个人在詹事府。为避免矛盾激化,朱允炆让各部尚书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一起进来,要亲自听他们的陈述。
由于事情匆忙,茹常等人并没有准备好奏折,全部靠口述。待大家说完,朱允炆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他观察了一下,六部尚书里面反应最激烈的是茹常、任亨泰和夏恕,就是兵部、礼部和刑部,其他的工部、户部和吏部似乎是被裹挟来的,言辞并不激烈。但是这只是高级官员,基层官员甚至在詹事府外喊起了口号。
朱允炆一边应付,一边着急,后悔没有早些召见方孝孺等人,现在只有解缙一人,解缙年纪太轻,品级也低,完全没有威慑力,就在茹常、任亨泰、夏恕等人跪在地上请求裁撤工学院时,解缙大喝道:“诸位大人,请起来,如此以臣逼君,难道是为臣之道吗?”
解缙的声音洪亮,气势也十足,可惜却没什么反响,大家的反应是茫然,这人谁啊?哪里冒出来的?认识解缙的人也有,比如都察院右都御史邓文铿,看了一眼解缙道:“六部尚书在和太孙殿下讨论国事,哪轮到你这个从六品的史官修撰来多嘴?”
解缙气的脸色涨红,大声道:“朝堂论事,只论曲直,难道官位高低能代表道理曲直吗?殿下亲自接见诸位大人,听取了诸位大人的意见,且已经答应会考虑,为何诸位大人不依不饶,跪地逼迫殿下,莫非是要造反不成?”
这话说的有些重了,茹常等人连道不敢。礼部尚书任亨泰施礼道:“殿下,此次并非我等无理取闹,实在是关乎礼法,自古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殿下无端抬高工匠的地位,难道是要走蒙元的老路吗?”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向解缙招手道:“大绅,孤作为储君,有权任命四品以下官员,孤今日任命你为翰林学士,参与国政,圣旨稍后就会下达。”
解缙大喜,跪地磕头:“谢殿下隆恩,微臣必殚精竭虑,襄助国事。”
“好了,你平身吧。”
解缙应声而起,站在旁边,但神色间立刻有所不同,以挑战的目光看着邓文铿。邓文铿心中暗恨,但却不敢直接和储君对抗,所以转过头去,不再言语。
朱允炆火线提拔解缙,这一手镇住了所有人,大家都没有想到朱允炆会这么强硬,意识到眼前这个人虽然性格温和,但却是大明储君,可以决定大家的生死,不由得气势一馁。
朱允炆看了看跪在面前的茹常等人,沉默了一下,道:“工学院设立撤销都是大事情,不可能一言而决。工学院这一年多以来对工艺有诸多改进,严尚书,你来说一下具体情况吧。”
“是,殿下。”
工部尚书严震直走了出来,先向朱允炆施了一礼:“殿下,臣要说的属于朝廷机密,请殿下让三品一下官员在院中等候。”
朱允炆抬手道:“准奏,除东宫属官外,三品全部官员全部退出大厅,关上厅门,门口加双岗,任何人不得乱闯,也不得偷听。”
“是。”众人领命退出,大厅立刻变得空旷起来。
朱允炆招了招手,命人搬来了椅子,让每个官员都坐下,众人感谢,落座。
得到朱允炆示意之后,严震直咳嗽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道:“诸位大人,工学院自设立以来,所有的成果下官都是清楚的。”
“首先,是制造了水力机械,其中水力锻造机已经在工部铺开使用,可以加工更轻便、更坚韧的盔甲,这次也装备了出塞的大军,这一点茹尚书应该知道的吧。”
茹常黑着脸,点点头。
“还有,工学院研究出了虎蹲炮,这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可以用于对抗骑兵、步兵、攻城和守城,这一点茹尚书也应该清楚吧。”
严震直一点点的将工学院的成果罗列出来,震惊了现场的所有人,比如水力研磨火药、水力榨油、水力脱壳、水力纺织、新式纺纱机、新式织布机、水泥等,还包括最近的四轮马车等等。
最后严震直补充道:“不仅如此,根据殿下的命令,工学院正在改进炼铁、炼钢的工艺,之前制造的玻璃的技术经过一定的改造可以用在炼钢上,只是炼钢的钢炉要大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工部已经在马鞍山附近找到了铁矿,工学院的工匠已经到那里去做前期的研究。”
“所以,本官认为工学院不能裁撤,下官很钦佩殿下这种集合最优秀的工匠进行研究、技术攻关的办法。大明能够造出更多的铁器、织出更多的布匹、种出更多的粮食,那么大明的子民就可以安居乐业,大明的军队也将所向披靡。诸位大人,都是朝廷重臣,怎么能如书生腐儒一般,人云亦云,没有实际调查过工学院的功绩,就妄下断言?”
说到这里,严震直转身跪倒在地:“殿下,臣不支持撤销工学院,相反,臣还认为应该扩大工学院的规模,这才是我大明之福啊。”
“臣附议。”“臣也附议。”户部尚书郁新、吏部尚书杜泽也表示支持。
朱允炆心中大喜,如果不是严震直说明,自己还没有想过工学院已经做出了这么多东西啊。他赶紧走下来,扶起严震直、郁新和杜泽。
然后坐回去,看着跪在地上的诸位大臣,冷声道:“诸位,严尚书的叙述大家都听到了吧,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啊?”
茹常跪在地上,冷汗直冒,他能感觉到上面的皇太孙、站着的同僚、身后的属下都在盯着自己。他发现自己有些鲁莽了,直接提出裁撤工学院,想迈个大步,却栽了一个大跟头。
茹常思索了一下,伏地道:“殿下,臣贸然提出裁撤工学院,却不知道工学院竟然如此重要,臣鲁莽了,惶恐不安,请殿下责罚。”
朱允炆看着茹常,恨不得杀了他,可是他现在搞不清楚这个人到底是迂腐还是另有所图,所以压了压心中的怒气,道:“茹常,你抬起头来。”
茹常依言抬起头来,发现朱允炆身体前倾,双手扶着桌案,正紧紧的盯着他,双目中透着逼人的寒光,他不由自主的低下头,道:“殿下,臣死罪。”
“哼,茹常,你只因为一件小事,就煽动如此多的官员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聚集在詹事府闹事,现在孤还能听到府外的喧哗声,如今北疆还有战事,这半天要耽搁多少事情?会有多少将士、百姓因为你的肆意妄为而丧生?你可知罪?你到底有何居心?”
茹常吓得魂不附体,他本来很有把握可以全身而退,至少可以落得一个直言进谏的名声,可是没想到被严震直的一番说辞说的哑口无言,如今被皇太孙定了其煽动百官之罪,这个罪名足够抄家灭族了。不过他反应很快,俯首道:“殿下,臣只有拳拳报国之心,工学院确实不该裁撤,但是殿下在长安大街上与工匠同游、宴饮,并给予重赏,臣担心殿下被人蛊惑,所以才犯言直谏。”
“犯言直谏?”朱允炆气极:“茹常,你就是这么直谏的吗?孤可有拒绝你的直谏?你非要将事情搞得这么大?你难道不知道冲撞詹事府是什么罪名?那些年轻官员的前程可能会被你毁为一旦!”
郁新往前一步,躬身施礼道:“殿下,请恕臣直言,既然事情已经明朗,能否让六部尚书出去将属官劝散,不要让他们待在外面,影响不好。”
朱允炆想了想,道:“好吧,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你们立刻出去,将所有官员劝回,孤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如果外面还有一个官员,那你们就不用干了,回家养老吧。”
“是,殿下!”众人领命,鱼贯而出。
朱允炆轻轻叹了口气,看着侍立在旁边的解缙,笑道:“大绅,今天多亏你了,否则孤还不知道如何收场呢?”
解缙笑道:“臣只是略尽绵力而已,即使没有微臣,殿下也可以完全震慑住这些人。”
“呵呵,”朱允炆抹了抹头上的汗,道:“其实孤也有些紧张,没想到一件小事竟然搞得这么大。”
两个人正在聊着,卓敬等人从外面进来了,首先大礼参拜,朱允炆有些不高兴:“你们怎么现在才来?”
卓敬低头道:“殿下,我们来了有一会儿了,只是门被封上了,我们进不来。”
“哦,孤知道了,你们起来吧,找个地方坐下,一会儿六部尚书还会回来。”朱允炆摆摆手,然后闭目养神,刚才虽然一会儿功夫,但是确实有些累。
看到朱允炆的样子,众人不敢问,就低声的问解缙,解缙简单的叙述了一遍,众人点点头。可是方孝孺听了之后,却走到朱允炆面前,双膝跪倒,道:“殿下,臣方孝孺有本奏。”
“怎么了?希直先生?”朱允炆睁开眼睛。
“臣有本奏。”
朱允炆有些无奈,这个方孝孺会不会看时机啊?非要在这个时候凑热闹吗?按下心中的不耐烦,道:“希直先生,你起来,等孤处理完茹常的事情,再处理你的奏折,好吗?”
方孝孺却伏在地上,不起来,固执的道:“殿下,臣的奏折的内容和茹尚书一样,希望殿下不要过于优待工匠,要让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其实臣已经早有谏言,大明的根基是士子和农夫,而不是工匠和商人,殿下这段时间以来对工商过于看重,实非我大明之福啊。”
朱允炆用手拍了拍额头,真切的感受到无奈,自己很尊重方孝孺,他人品正直,非常有才华,而且在后世为了自己搭上了自己的家族,他和齐泰、黄子澄不同,是完全有机会活命的,可他却为了心中的“道”舍弃了这一切。想到这里,朱允炆走下座位,要扶起方孝孺:“希直先生,你起来吧,今天这个时候真的不合适,就当孤求你了,行不行?”可是方孝孺就是不起来。
就在这时,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都回来了,他们已经劝走了所有的官员,虽然有些年轻官员不理解,但在积威之下,却一一领命而去。看到朱允炆在搀扶方孝孺,都楞了一下,但还是跪地见礼。
朱允炆无奈,回到主位上,让所有的人都起来,众人答应后,却还有两个人没有起来,一个是茹常,一个是方孝孺。
朱允炆拍案道:“茹常,你可知罪?”
茹常俯首道:“臣有罪,但是臣以为殿下却对工匠过于厚待,臣恐天下人不服啊。”
朱允炆有心训斥他,但却还有一个方孝孺,不得已道:“孤并没有厚待他们,孤只是赏赐了他们一些钱物,但他们确实有功,难道我大明不应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吗?”
“臣想知道他们有何等功劳能受如此重赏?”
朱允炆这下有些为难了,怎么让茹常明白,进而让天下人都明白四轮马车的优势呢?
这时,王度站了起来,道:“殿下,臣有个建议,四轮马车的优点臣知道一些,所以臣以为可以明日召集工学院、工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人,对四轮马车从民用、军用等各个方面与两轮马车进行全面的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公布于众,以解百官之疑虑。”
朱允炆眼前一亮,道:“这个办法好,王度,孤就命你负责这个事情,工学院、工部、兵部、五军都督府协同,结论要站得住脚,向天下人公开。”
“另外,”朱允炆看了一眼茹常,道:“茹常,无论你的谏言是否正确,但这次你煽动百官冲击詹事府,孤要免去兵部尚书之职,由齐泰接任。四轮马车的实验你可以参与,但除此之外,你要在府中闭门思过,等待朝廷的旨意。茹常,你可心服?”
茹常跪地俯首:“臣心服,臣领旨。”
齐泰也跪下领旨谢恩。
“齐泰,如今北疆战事紧迫,兵员调动频繁,钱粮补给等事你要和郁尚书商量着来,不能独断专行,如果误了北疆战事,孤要你的脑袋。”
“臣领旨。”“臣领旨。”齐泰、郁新连忙领命。
待众人走后,朱允炆留下了方孝孺和王度,劝解了方孝孺一会儿,让他参与一下四轮马车的实验,然后让王度送他回去。
方孝孺坐在四轮马车里,心情非常沮丧......
詹事府发生的一切早就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只是他没有出面,只是一直在关注。等听到处理结果,老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朱允炆晚上去拜见老皇帝时,把所有的事情如实的说了一遍。老皇帝想要将茹常处以极刑,却被朱允炆阻拦。老皇帝后来同意了,只是将其贬为河南布政使,只是老皇帝答应朱允炆请求时的眼神,却让朱允炆有些诧异,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