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回宫后,向朱允炆禀告了一行的见闻,朱允炆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
选择蜀王来做这件事情,与其说是因为其“贤明”,不如说是蜀王运气好,在朱允炆需要一个人的时候,蜀王正好出现在他面前。而且朱允炆相信蜀王只要不傻,一定会按照自己给他定出的路走下去,但如果他要是冥顽不灵,那也怪不得别人了,幸好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切都还在预料之中。
这些只不过是小事而已,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军事改制。
经过多年的规划部署,大明逐渐形成了卫所军和近卫军并存的局面,在朱允炆看来,近卫军是野战部队,其职责是对外征战和镇压国内大规模的叛乱;而卫所军则属于地方卫戍部队,职责是绥靖地方以及镇压小规模的土匪和叛乱等。
在朱允炆最初的设想中,是打算将卫所裁撤为县,散兵归农,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朱允炆却发现了卫所制还是有其优点的,比如在明初,卫所军的战斗力并不算弱,军官贪腐尚不算严重,最关键的是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如平定朝鲜、开拓东北时,可以直接调集卫所军进行军屯,这大大降低了移民实边的成本,加快了边疆开发的速度,所以最终朱允炆决定卫所制保留,但近卫军也要建立,两者并行。
但是这对原有的五军都督府、兵部的指挥体制造成了挑战,近卫军规模过于庞大,满编的话人数可以达到十五万人,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们都是职业兵,不需要屯田,理论上可以每日训练。朝廷的文臣对近卫军及其反感,一方面是近卫军耗资巨大,这些年增加的商税大部分都用来供养近卫军,而官员的俸禄还没有完全补齐;另一方面则是担心如此精锐的军队,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很容易引起了动乱。
对于武将来说,对近卫军的感觉则很复杂,一方面是近卫军非常精锐,打仗有把握;另一方面则是近卫军太受重视,其中的军长、旅长都是新晋升的年轻军官,都是皇帝精心挑选的,可以想见,他们将来必然是大明军界的新贵,那么其他的军官怎么办呢?那些都司、同知、佥事,甚至公侯伯爵呢?从朱允炆推出军衔制,并逐步提倡在军中以军衔、职位称呼时,大家也逐渐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那就是洪武朝的公侯伯领兵的时代要过去了,替代的是上将、中将、少将领兵。所以那些空有爵位,却没有军衔的二代勋爵,会逐渐淡出大明的朝堂,为了避免家道中落,高级军官们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入武学,然后让他们加入近卫军,这样才能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
对于这些怨言和担心,朱允炆是知道的,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王度在世的时候,两人曾经讨论过这件事情,王度的主张是裁撤部分近卫军,剩余的近卫军编入皇帝亲军,在他看来,这些近卫军是平燕乱、定朝鲜、开拓东北的临时编制,当天下安定的时候,就不需要了,应该散兵归农。
对于朱允炆担心卫所军战斗力下降,将来没有御敌之兵的想法,王度以为朱允炆想的太多了,在他看来,和平年代军队战斗力下降是必然的,是无法改变的,只要保持京军的精锐就可以了,他主张扩大亲军的规模,严格其选拔机制,派朝臣定期点检,这样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件事情,是朱允炆和王度分歧最大的一次,一直到王度死之前,两人也没有达成共识。
所以在回京途中,朱允炆召集现有的几位老将回京,有武定侯郭英、西宁侯宋晟和江阴侯吴高,这些人都是朱允炆的铁杆拥泵,因为他们的儿子都是朱允炆的伴读,如今都是都司级别的军官,都是中将军衔,其中郭英之子郭钥任北平都司、吴高之子吴升任辽东都司、宋晟之子宋瑄任绥远都司,绥远都司其实就是以前的山西行都司,建文二年,根据朱允炆的诏令,山西行都司的驻地从大同转移到绥远,所以这三个人实际上控制了大明北疆的全部兵力,可谓位高权重,简在帝心。
建文元年正月十四,三位老将军抵达京师,朱允炆依次召见了他们,和他们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三位老将军都非常支持,这让朱允炆龙颜大悦。
从十四日开始,朱允炆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参会人员有武定侯郭英、西平侯宋晟、江阴侯吴高、长兴侯耿璇、兵部尚书齐泰、户部尚书郁新,刘璟、解缙、杨荣、杨士奇、王艮等军机处官员列席,负责记录和总结;另外五军都督府同知宣信、朱信以及航海侯张赫之子张荣也列席参加,他们是朱允炆特旨列席的,因为会议中要讨论水师独立成军,改名为海军的事宜......
会议讨论的非常激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互不相让。
对于文官来说,遏制武将势力的膨胀、维持王朝的长治久安是自宋朝以来士大夫们天然的梦想,所以他们极力支持朱允炆提出的监察使制度,但他们反对监察使由武将担任,主张由都察院派员担任,而且还要成为永制;同时他们还主张粮秣、装备的补给以及兵员补充和将领晋升,都交由兵部负责。
对于武将来说,根据山东剿匪大军的官员配备,以及近卫军的军制,设置监察使已经是定局,所以他们只能支持,但极力反对文官担任监察使,主张按照近卫军的编制,由武将担任监察使;同时他们也不敢支持粮秣、装备补给由五军都督府负责的建议,因为当初的大都督府就是因为权力过大才被分拆的,所以他们建议成立单独的部门负责粮秣、装备补给,这样既可以达到分权的目的,又避免文官插手;至于兵员补充和将领晋升,他们坚持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共同负责,这也是原来的做法。
对于海军单独成军,老将们没什么感觉,他们对水战也不懂,而宣信、朱信、张荣等人倒是非常兴奋。
在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刘璟提出了另一种意见,他指出京师滨江临海,江海虽然是天然的屏障,但是如果水师出现问题,就如这次的洛海潮一般,那么京师就危险了,所以建议将水师采取类似近卫军的方式,将精锐舰队改编为皇家近卫舰队,其他内河以及岸防水师,则归属独立出来的海军都督府。
对于近卫军的指挥问题,刘璟主张仿造军机处参谋司的方式,设立总参谋部,直接指挥近卫军,当然皇家近卫舰队也归总参谋部指挥;另外设立总监察部,负责军纪监察、士兵素质教育以及饷银发放,同时为了避免总监察部权力过大,刘璟建议成立总军需部,负责粮秣补给、装备更新等工作;至于争论最厉害的兵员补充和将领晋升问题,刘璟主张按照兵员选拔由兵部负责,即兵部只负责选拔合格的兵员,但兵员的分配、成军由五军都督府负责;军官的晋升由五军都督府和总参谋部提出名单,兵部负责筛选,最终将级军官由皇帝颁布圣旨晋升,低级军官的晋升则可以由兵部决定。
听完刘璟的建议后,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下来。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刘璟的建议其实就是皇帝的建议,所以每个人都在心中盘算,皇帝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如果对自己不利,应该从哪个方向反驳?如何反驳才能让皇帝认为自己是出于公心?而不是出于小团体的小算盘呢?
高坐于帝座上的朱允炆居高临下,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群臣知道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所有的讨论都会以此为基础,这个是自己结合后世的制度和大明的现状思考出来的制度,自己虽然认为比较适合,但还是要经过群臣的讨论,毕竟在座的官员的智力水平和见识都是大明比较高的,如果他们认可了,那么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
经过公开讨论和私下沟通,大家认为皇帝的真实想法是要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同时通过分权弱化任一官员对军队的控制,这一点其实在座的官员都不反对,毕竟皇帝无论如何集中权力,最终还是需要一批官员来负责管理,而自己这些人,就是皇帝的第一人选。
另外军方的代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权力欲望不浓,郭英年近七十,早已看淡富贵荣华;宋晟也六十出头,久历宦海沉浮;吴高,二代勋贵,开国功臣吴良之子,为人细致周密,但军事才能只能说平平。另外三人的儿子都已经成才,家族后继有人,对他们来说,这辈子已经没太大的追求了,所以对于分权的建议,三位老将全部通过,没有异议。
他们三人改变话风后,其他武将自然也没有异议,而文臣们自然更没有异议。
......
经过十天的讨论,在正月二十四这天,朱允炆根据讨论的结果颁布了诏书,正式修改军制,这也是建文七年大改制的开端,这一年是农历癸未年,后世称这一事件为“癸未革新”。
根据诏书,大明的军制修改如下:
一、设立海军都督府,第一任都督为宣信,指挥所有的海军舰队和内河舰队,五军都督府改称陆军都督府,但五军编制不变。
二、将海军分为内河舰队、近海舰队和远洋舰队,内河舰队分为洞庭湖水师、鄱阳湖水师和长江水师;近海舰队负责近海防御,包括近海的岛屿防卫;远洋舰队称为皇家海军舰队,负责远洋海域的作战,朱允炆的想法是在三年内扩张倭国、琉球和南洋一线,确保大明海商在这一区域的行商安全。
三、设立总参谋部,第一任尚书为郭英,职责是为皇帝提供战争咨询,并在战时受皇帝指派指挥作战,在平时负责近卫军和皇家海军的选拔、训练、战斗和退役;同时在各级军队中增设参谋长一职。
四、设立总监察部,第一任尚书为宋晟,职责是向各级军中派遣监察使,监察使除了不能干涉战略部署外,可以干涉一切事务,包括军饷、粮草、装备等等的发放,还负责核查军纪、战果上报以及将领晋升申请等。
五、设立总军需部,第一任尚书为吴高,职责是为各级军队采购各种装备,并装备到军中;同时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如粮草、马匹、马车,甚至还要包括某些关键路段的保养等等。
六、明确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总参谋部、总监察部、总军需部之间的职责划分,兵部主要负责士兵的选拔、将领的晋升以及退役士兵的安置等问题,另外军队调动仍然要以兵部的勘合为主。
七、明确近卫军和皇家海军的选拔、训练和退役制度,按照不同的军阶确定其服役年限,到达年限后,这些兵员将会退役,他们可以选择在卫所中继续任职,也可以申请转为文职,到各州县乡村去任职,明确有缺的话优先录用退役军人。
八、重新确立军机处的地位,军机处为皇帝处理军务的机构,其中陆军都督府、海军都督府、总参谋部、总监察部、总军需部以及兵部的主官入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务,除上述人员外,皇帝还可以指定若干人员入军机处听值,这次朱允炆指定入军机处的是毅国公平安、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历城候盛庸,但这四个人暂时都无法到任。另外军机处的主官实行轮换制,陆军都督府的中都督、三总部和兵部的主官每月轮任一次。
九、将武学分拆,分为皇家陆军军官大学和皇家海军军官大学,分别培养陆军和海军军官,并设立制度,所有的将级军官以近卫军中校以上军官都要到军官大学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晋升军衔。
十、在各都司和海军驻地,在原有武学基础上,设立陆军军官学校和海军军官学校,培养低级军官,如果考试不合格,不予晋升。
十一、扩大皇帝亲军的规模,增加长江水师,卫护京师的安全。
......
圣旨昭告天下后,各个部门主官立刻投入忙碌的工作中,由于朱允炆提出的概念太新,所以各个主官对自己的职责都是逐渐领会的,另外各个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也有不少,这些都需要朱允炆一一裁决和指导,所以这段时间,朱允炆可以说忙的废寝忘食,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人都瘦了一圈,不过心里还算是愉悦的。
只不过快乐的时光往往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