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 > 历史军事 > 明末求生记 > 第二章 进入正循环的财政

第二章 进入正循环的财政(1 / 1)

<>第二章进入正循环的财政

最终方以智终究不能拒绝姚启圣。

因为他只有被选择权,而没有选择权。他只要敢拒绝,也许当时不会被怎么样。但是定然会被姚启圣打入另册。

虽然张轩非常积极的召见大臣,但是真正说起来,张轩积极接见的大臣,大多是高层,比如内阁成员,枢密院几位,与都察院几个人。就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圈子。

方以智虽然在张轩心中挂了名的。但是想见到张轩,却也不是很容易的。

所以依附姚启圣并非一个很坏的选择。

在张轩这里,内阁大臣是有特殊通道的。

姚启圣带着方以智来到乾清宫的时候,就看见乾清宫外面的长廊之上,有不少人做在长廊边上,一个庄重肃穆,犹如泥塑一般。

年底也是张轩大规模召见地方官员的时候,在外面的都是外面的府县官。他们之所以这个样子。一来,他们很可能只有这一次,进入皇宫大内。二来,等一会儿,他们在张轩的面前的时间,甚至可以用分钟来计算。毕竟在年底这一段时间,大夏六七百个县官,百余知府,几个方面大员,时间很紧的。

他们正满心紧张的打腹稿,如何在最短时间之内,引起张轩最大的注意。好让自己平步青云。哪里有时间想别的。

姚启圣这一来,李辅国立即过来他们两个人过去。

张轩也将其他人打发了。

先见姚启圣。

“这么说?今年预决算是做不出来了。”张轩语气淡淡的,却让感觉一道压抑的感觉,似乎是密云不雨一般,虽然没有什么什么表示,但仅仅这样,就让姚启圣感到极大的压力。

这一两年的时间,张轩也熟悉了皇帝这个新职业。虽然因为不再征战在外,虽然日日在勤政,但是这样不得不说,当皇帝的运动量,与征战在外的运动量差太多了。所以时间一长,张轩的身子难免有一些发福。

而今张轩年过三十岁。也留了须。

短须虽然虽然不长,却让张轩看上了多少有威严多了。当年,偏偏少年郎,也变成了庸俗多了。

姚启圣连忙说道:“非是臣不尽力,实在是鞭长莫及,陛下入主南京不过数载,虽然有理清天下之心,但是天下多为前明旧臣,耳闻目睹,多为前明残民旧政。陛下而今欲改之,非一载可成。”

“京师臣已经理顺清楚了,都察院,枢密院,内阁各部,乃至宫中开支,臣敢说每一笔都

恰到好处,但是唯独是各省却难以同步,南直隶,浙江,江西,这些地方距离京师比较近,还能核算清楚,但是其他省份,他们报上了的数据,能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臣实在是不清楚。”

“臣只能秉直以报陛下。”

“陛下可问方大人。可知地方情况。”

张轩将目光落在方以智身上,方以智立即说道:“臣之前在丈量土地,各地官吏,实在让臣记忆犹新。”

随即方以智将他丈量土地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就一一说了出来。

有时间不能讨论某些官僚的下限。

明知道丈量天下土地,是张轩主持的国政,这些人还敢做手脚。

方以智所说的有些事情,张轩是知道的,毕竟丈量土地是张轩最看重的政策,故而很多事情,都直通大内。

不过,张轩对此并不是太关心了。

不是张轩变得冷漠了。

而是他见太多了,这天下之大,从来不缺少惨事。张轩如果每每听见一件,都痛哭流涕。张轩就不用做其他的事情了。

“你准备怎么做?”张轩淡淡的问姚启圣道。

姚启圣心中轻轻松了一口气,就知道已经过关了。说道:“臣准备今年预决算表,只做中央,明年再做地方的,请陛下给我一年时间,臣愿意巡视各府,将这一件事情做下去。”

张轩说道:“好。这一件事,你去与张首辅说。各地方官员有不肖的,张首辅自然会为你清理了,这是重中之重,万万不可怠慢。”

姚启圣心中一动,他知道张轩的话里,有敲打的意思。

张质与他的纷争,虽然局限在小圈子。但是张轩哪里能不知道啊,下面的人关系太好了,张轩担心,下面的关系太不好了,张轩又担心国政了。

姚启圣立即表态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想首辅大人请示。”

张质说道:“这事情先放一放,今年财政尚且宽裕。姚卿做得好。”

姚启圣说道:“此事乃方大人之功。臣不敢居功。”

昭武二年的秋税,对大夏来说。是一剂强心针。给夏军财政很大补充。

江南,浙江一带。本就是中国传统财政重点区域。大规模清丈之后,税收就有了很大的气色,不过,江南的税负本来就不轻,再增加也增加不到哪里去了。不过顺顺利利的收上来赋税,就比昭武元年全国的赋税。

可见其中增幅之大。

更让张轩高兴的是,这样的收税,百姓增加的负担并不是太重的。

再加上其他各省,有些地方已经清丈好了,有些地方还没有清丈。但是张轩预计今年税收能超过两千万两。即便是差一些,也差不多。

这还仅仅是田税。

除却田税之外,张轩还有很多其他收入,如海关关税,长江个港口的过税,已经南京,苏州那些大城市中商户的坐税。特别是那些数千张织机,近乎工厂的作坊。

张轩一有空就研究怎么从上面收到税,既不能打击积极性,有利于产能扩张,又要让政府在这样的产业之中分一杯羹,因为只有利益才是政府扶持资本发展的源动力。

否则,张轩在世的时候,还能鼓励,等他一命呜呼了。局势也维持不下去。

当然了,除却这些,最重要的两项还是国债与铸币收入。

国债收入就不用说了,而铸币收入更是接近田税的大项了。在张轩的规划之下,西方输入的银元直接在港口换成制式银元之后,才能采买中国物品,要知道流入中国的银元,大多是张轩所模仿银币的母本,也就是西班牙银元,但是偏偏张轩要将西班牙银元以银两记重,而大夏银币,却要一枚抵一两银子,要知道张轩银币虽然也是一两重,但实际上只有七钱银子。等于凭空多收两成关税。

西方人也无可奈何。只能当做成本。

当然这仅仅铸币局银子来源之一。毕竟大夏国内储备的银两决计不在少数。在张轩禁止流动银两,只准流通银币的政令下。每天有大量银子在各地兑换成银币。

张轩从中看到滚滚的财源,也是张轩财政收入之中的另外一条腿。

当然了,即便如此,也支撑不起战争的庞大开销,只能说,大夏财政恢复超过张轩的预期。甚至张轩与内阁商议觉得,如果没有天灾的话,昭武三年,昭武四年,这几年的财政收入,应该能保持一个相当高的增长率。

这也是碧蹄馆之战后,郑成功与阿济格相安无事的重要原因。

因为打仗,就是打钱,只有有钱才能打下去,没有钱是什么办法都没有的。之前的朝鲜战事,已经将南京府库都烧完了,特别是跨海征伐,物资消耗不少,但是价格上翻了好几倍。

或许夏军本是也不是太熟悉这种运作方式,总之海运的成本极高。

但同时因为财政前景良好,张轩胆子就大了起来,想给清廷找些麻烦,这也是朝鲜主将突然吃香。以至于郑成功不得不先回来一趟的原因。

<>

最新小说: 进击的刘备 水浒之梁山太子 坏坏监护人霸爱小宠妻 血腥的盛唐 大秦:开局忽悠嬴政弃官从商 大唐:开局抢了李二的皇位! 大宋无上帝皇 重回列兵许三多 三国之再续雄汉 末世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