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给汪鹏下蒙汗药的古寺小和尚净空吗?
当时甘家庄刚打下来时间不长,古寺的禁足令撤销,净空和三个师兄弟没等高兴两天,就被强制性带到红旗城加入红武学校第五期。
原本很拘谨的四个小和尚,发现这里有上千名同龄人,都是小光头,不分男女。
哈哈,这下子如鱼得水了,没人在意这四个小光头。
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更多的是比他们四人,更加瘦骨嶙峋的辽东生。
这一点很容易分辨,一二三期的师兄师姐们,都是满面红光,体格健壮,走路说话都是虎虎生威。
四期的学长也才刚来一个月,但是也都在竭力模仿着前三期生的一言一行。
四个小和尚,在师父清玄的教育下,简单的佛经,已经能读会写,常用的算术也教过一点,种田制茶也都熟悉。
这在五期生里,可是难得的文化人,学习进度非常快,先后都被选为学习委员。
帮助那些一点不会的同学课后补习,佛家弟子都是与人为善,好脾气。
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的帮助同学,尤其是净空,更是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尊敬。
这也让他在这个集体,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每天都是风风火火的学习,教学,过的特别充实。
对了,现在他不叫净空了,记事时年岁太小,根本不记得家在哪里了,父母的印象都是很模糊。
就记得家门口,有一个挑高高的幌子,上面一个茶字(这也是后来识字了才回忆起来的)。
不是三岁就是四岁时,被乡民送到了古寺,他脖颈上还有个铜制的小小长命锁,上面刻着个秦字。
记事起就一直跟着清玄和尚,亦师亦父。在红武学校入学时,自己改名秦茶。
崇祯元年二月初一入的学,秦茶在学校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寺里穷,没有钱买书,只有一堆堆的佛经。
对十四岁的少年来说,更多的想要了解这个世界而不得,也是无比的憋闷。
一本被香客遗落,嫌路远也没再来取的三国演义,被他们一帮师兄弟都快要翻烂了。
红武学校前期的基本识字算术课学完之后,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去专研。
除了基础文化水平要通过考核,其他的就靠自学,爱好什么学什么,可以博才,也可以专精,不以考试定优劣,只凭能力分高低。
强不强不靠嘴说,是骡子是马要敢于亮相。
比如之前的物理组,在师父指点后,翻阅了相关书籍,查到需要的资料。
从最简单的个人简易滤水装置,到小队应急滤水装置,一步步扩大到整个红旗城饮用水过滤。为此这个组都被授了勋章,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秦茶也没有刻意的去食素,在古寺时,饿急了也偷偷的和师哥套过野兔,下河抓过鱼,在外面吃个肚圆在回寺,也能省下一口粮食,给(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