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首举义旗的白水王二,义军之共首,被大明朝廷严旨克期必剿,三边总督杨鹤,也拼了老命、下了狠手。
全力围攻之下王二被俘,为陕西商洛兵备道刘应遇所杀。
王二死后,起义军并未如大明朝堂所愿,群寇鸟兽散。扯旗造反的人反而是越来越多。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
同为义军首领的王嘉胤,自号“横天一字王”众人纷纷投靠,转眼又是三四万的大军。
此时的起义军,已经变质,原本主体是佃农、雇工的队伍,在残酷的围剿战中,大量的死去。
毕竟一个没受过军事训练普通人,连军阵都不会摆,打仗全凭一腔血勇,群起而攻之。
等真正遇到大明的营兵,和家丁精锐,真的不堪一击。
这种情况,在以边军、驿卒为骨干的团队加入后,局面为之一变,整个队伍有了指挥,好歹也能列个阵型。
这些前大明军人可都是受过训练的兵卒,立马都充当了队伍里的头目。
而通过残酷的血战,优胜劣汰之下,活下来的普通农夫,也都慢慢学会了战争。
记住网址
大明崇祯三年六月,给事中刘懋上言:“秦之流贼,即延庆之兵丁土贼也。边贼倚土寇为乡导,土寇倚边贼为羽翼。
始数不多,至近年荒旱频仍,愚民影附,贼势始大,当事以不练之兵,剿之不克,又议抚之。
其剿也,所斩获皆饥民,而真贼饱扬以去。
其抚也,非不称降聚众,无食仍出劫掠,名降而实非降也。”
一番话道尽了大明剿寇的徒劳无功。
陕西的流寇大军,已经不是刚开始傻乎乎的农民起义军了。
所谓的边贼,有活不下去的边军,也有借机上位的野心人。
依然是传统明军的老一套,头目手下有一批精锐,事实上的家丁,吃饱喝足,装备齐全。
其余的都是炮灰,一旦遇到败局,精锐就迅速撤退,逃之夭夭。把大批的炮灰留给官军砍头领赏。
对官军来说人头都是一个价码,也不会因为这人活着时候能打,就多给你几文钱。
于是乎,都快形成默契了!悲哀不?这才是流寇屡剿不绝的真相,都当生意做了。
把流寇斩尽杀绝的官军有没有?有!他们反而成了另类!可笑不?
陕西农民起义之后不久,就开始小规模地越过黄河,进入山西。
一开始是忽来忽去,后来由于山西巡抚宋统殷为了“防盗”,下令闭粜,禁止把粮食运进陕西。
没吃没喝的陕西农民起义军,只有强行渡河入晋“打粮”。
流寇进入晋地后,队伍继续扩充,声势越发的大了起来,早就活不下去的山西底层百姓不从贼被贼杀,从贼被官军杀,相比较而言百姓,害怕官军更甚于贼。
“始之寇晋者,秦人也;今寇晋者,半晋人矣。
二三月间,从贼者十之一,六七月而(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