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彦、陈规都抚须笑了起来。
“泼李三”是水师统制李宝的诨名,据说他娘在田头刨土时肚子一痛,跟着就落下了他,家里兄弟排行为三,生的副泼天胆子,五岁就敢下河摸鱼,十岁就敢偷跑黄河扑浪,十二岁时赤手空拳打得村头调戏女娘的痞汉抱头哀嚎,遂被村人起了个诨名叫“泼李三”。
李家村的村北住了位解甲归田的西军老兵,喜欢李三的泼勇,闲时便教他弓射枪法,又说些昔年和夏人打仗之事,李三脑子活泛,颇能举一反三,老兵大笑说他是一宝,遂取名为宝。
这李宝原就是个泼胆性子,学了本事更是好抱不平,没两年就闻名乡里,远近都知李家村有个“泼李三”。那年他不愤县里贪官的苛捐杂税压迫,险些生出是非,家人连夜将他送走,正逢梁山军活动在濮州一带——距李宝家乡不远——杀贪官惩污吏,声势浩大,他索性投了去,被编入水军大头领李俊手下,耳濡目染学得些舟船作战本事,很快就脱颖而出,被提拔为水军头目。
后来梁山兵败被朝廷招安,他隐退回了乡里。在乡下种田的日子没过几年,因税吏殴打致死欠租乡民,他忍无可忍打断税吏两条腿,为不连累家人自投县衙,被判刺配流刑,家人四处筹钱疏通刑名,改判监五年。这牢底还没坐穿,金人南侵渡马黄河,山东路首当其冲,乘氏县(菏泽)县令裹财弃守逃走,上下人心惶惶,县尉慌乱中想起牢里有个勇悍的“泼李三”,立即命牢头放他出来,说“以功抵罪”。
没两日,金兵前锋千骑掠至城下,李宝率领临时纠合的衙丁乡兵和城内青壮计约千人,坚守城头不降,守城兵丁受李宝奋勇鼓舞,想着身后还有妻儿老小,遂人人咬牙死拼,城内百姓也纷纷往城头搬木头运石块,没来及逃走的大户人家也献出桐油助战……金军攻城一日不下,不欲在这小县耗力,遂劫掠城外乡村呼啸南下,乡人多遭其难,李宝父母妻儿均死于金人狼牙棒下,只余两位兄长,厮见时抱头痛哭。
李宝恨道:“胡虏定会再至,此仇誓报!”拉起乡兵保甲队伍,因他“泼李三”之名及守城退敌的威望,很快在身边聚拢了两千余兵丁,日夜持械巡弋城墙,防备金骑再袭而至。
忽一日,派出去的探马回报说,金人国师挑战大宋卫少相,决战地点就在乘氏县百里外的黄河。李宝和十几名乡兵兄弟涌在人群中,亲眼目睹了那浩荡人心的一战……清影含笑逝落黄河,南岸千人悲恸,李宝双目红通,握拳铿然道:“丈夫当如是!”
次年,金军二次南侵,破东京后掳帝北归,李宝不甘心,带着二十多名生死兄弟追蹑过了黄河,觑机偷袭梢尾的散骑,竟被他们陆续射杀了十余金兵并一百户,途中遭遇何灌率领的追袭金骑的前西北马贼骑军,被收编入营,累功升了偏校。
后来翟固大战卫希颜“复生”人前,三声长啸沉肃战场,挑战金国国师,震撼两军,继而射杀三百虏骑,一句“辱我汉家女子者,虽远必诛”,让宋军闻之沸腾……李宝亲历其境,心神震荡,心中唯得一句:如此人物!
其后,卫希颜官拜南廷国师并除枢密使,在洛阳阅兵之时的誓词隐约传入北廷东京军营,半年后南廷的兵制变革波潮也渐渐影响到北廷,先后在李宝心中生了芽。
北廷建武二年初,东京禁军马军营发生了一桩事,这件事促使李宝下了决心,暗底联络信任的兄弟,做好一切筹备,趁骑兵队出城巡防之时,率领二十多名亲信兄弟毅然逃营。
驻守陈留的南军都统制是卫希颜东京旧属蒋宣,听说一队北军投营又惊又喜,细询前后因由,又考较李宝的弓马兵略,大为满意,暂编入营中任队官,统领他带过来的二十五名北廷军士,并立即向枢府禀报此事。
这是南北对立以来首起北军倒戈投营事件,虽然不到三十士兵,对赵构君臣而言却有着不凡的意义,似乎表徵了建炎王朝的正统,赵构大喜下便要重重封赏,卫希颜却道:“投诚当以礼待,然封赏不可过度,否则何以待吾军功勋将士?”遂在李宝原武阶上升二阶,授修武郎,以都尉领一营骑军。
卫希颜建长江水师后,一直在全军选拔擅水战者任将官,李宝原有舟船作战经验,昔年隐退乡里前又得李俊传授,对水师作战胸怀韬略,又有和金军实战的磨砺,便琢磨着写了份,其中提议建海州水师,一则可防北廷舟师南下;二则可从海上图谋金境,进可攻陆,退可守海,追军难寻。
这份建事方略呈递到枢府,李邴、张元幹等人阅之瞠目,斥为异想天开之论,卫希颜却道“奇迹往往来自于妄想”,将其从陆军调入长江水师,从都尉升部统制,后考绩升师统制,率三千水师驻防润州。
“论胆识论兵略,李宝确是泉州帅将的优选,”卫希颜抿了口茶,话意却一转,道,“可惜他另有任事,不能南调。——说说你们的第二人选。”
刘、陈二人目光闪了闪,心想:不能南调,难道是往北……?
刘正彦开口待问,却瞥见陈规微微摇头,他说出口的话便转为:“……若李镇圭不成,江陵统制夏守毅亦可任事。”
夏守毅名夏诚,原是朝廷招安的洞庭水帮头领之一,建炎四年驻防江陵(荆州)。
卫希颜忖眉不语,慢慢啜了口茶,说道:“杨太,如何?”
杨太即杨幺——幺是排行——原是洞庭水帮的“副帮主”,被朝廷“招安”收编为水军后和帮主钟相一起被授为水师军统制,各统五师,分驻江宁府和峡州(宜昌)。
刘、陈二人心头都是一震,暗忖,泉州水师的建制为师,杨太若调迁泉州,岂非降了实职?——难道是因月前酗酒殴打军士,被降武阶后卫相仍余怒未休,索性降职谪迁?
卫希颜搁下茶盏,挑眉道:“他不是有锐气?既然闲得拳头发痒,索性放去海上松活,陪东海那些残寇过过招,省得白瞎了那身筋骨!”
话中透出的冷意让两位知事不由寒了下,心道果然,自是对此无异议。
“还有,泉州水师衙门不要设在州城,置于下辖的同安县(厦门)。”
同安县?刘正彦神情一怔,陈规却目芒微闪,似有所得。
“同时,在澎湖建卫所……”她目光盯着两人,慢慢道,“流求。”
刘正彦心头震诧,迟疑道:“……流求有王,每岁向朝廷纳贡。”若是出兵谋取流求,岂不是会被言官参劾妄挑边衅?
卫希颜冷声一笑,扫了眼神情如常的兵房知事,道:“元则,流求史你可清楚?说来听听。”
“诺。”陈规对枢相的海洋谋略早已知得七八,此刻并不吃惊,脑中略略整理资料后回道:“中原朝廷对流求的首次征土是三国鼎立时期,吴主孙权派将军卫温率水军一万征流求,当时称为‘夷洲’,在岛上驻军长达一年,最终因水土不服,官兵死伤甚众,卫温不得不带数千夷洲土民回归中原;其后临海郡守沈莹按夷洲土民所说著,上载:‘夷洲在临海东南,……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
他语气顿了顿,道:“这句‘越王射的正白’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夷洲就是中原越国的属土;然中州多历战事,几经改朝换代,中原朝廷对这海外孤悬之岛不甚看在眼内,久之岛上土酋便自号为国了……”
这话的意思是流求原就是中原属土,朝廷兴兵是收回,不是“边衅”。
刘正彦心想卫相向来是无利不兴兵,这流求必是有利可图——如瑞宋、华宋,便顺此问:“这岛上可是有矿?”
“产矿倒是其次,”陈规笑道,“据方舆司的情报,这流求岛上多是沃壤——地先用火烧,再引水灌溉,持锸数寸就能垦为田。若是广以植稻,经得十年二十年,或可成为‘苏湖熟’第二,济粮于中陆贫州。”
刘正彦恍然,“即是说,等同一大产粮州!”
“正是。”陈规捋须颔首,表情似是言犹未尽,却闭口含笑不语。
刘正彦出身将门,是已故的西北名将刘法之子,并非不通兵略之辈,思路一通,接口往下道:“除了产粮外,流求的地理位置亦关乎紧要,控扼东海南海之间通道,可建成水师战略据点,往南和瑞宋岛连成一线,往北可往东海剿寇,同时防备倭国和高丽贼匪……”
当年南洋水师曾扫平纵横南海东海的大海寇,但尚有余匪隐匿于茫茫深海的未知岛屿之上,待南洋水师一退又出来游掠小股海商船队,让官兵防不胜防,这些海寇中不乏倭人和高丽人。
卫希颜对他的反应迅速表示满意,却又道:“即使拿回流求,整个海防线仍是不足——过于偏南了。”
她拿起一份禀事折子,“李宝建言,长江水师分一部北驻海州(连云港),分一部驻崇明岛,以构成北境海防线。”
建海州水师有两利:一则可拱卫沿海陆州,防备北廷舟师南下;二则可图金国婆速路(辽东半岛)——当然,这是长远谋略;建崇明水师可盘踞长江入海口,内河可与润州水师互通,外海则直达东海,便于剿海匪防倭寇。
“海州水师可由润州水师移驻,统制李宝;崇明水师从鄂州、江陵水师抽调,统制杨钦。兵力抽调后,长江沿线的布防需要重作调整。兵房旬日内拟出调防方案。”
“诺。”陈规拱手应下。
卫希颜又对刘正彦道:“这两部水师抽调出来后,先派去南洋水师作训一月,熟悉海战模式,再各回驻地,联合剿清东海余寇。”
“诺。”刘正彦应声,忽然想起崇明岛的位置,正对倭国最南端的岛屿,他不由有些心惊,难道卫相的图谋是……
约摸一两刻钟后,二人告退出了枢相公房,便有福宁宫内侍主管康履前来通传,说官家召见。
作者有话要说:晕,发文发了好半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