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亥宇下山赶回京城途中,皇城中已经一片乌云密布。
“欺人太甚!”在皇城的一处宫殿中,皇帝李凌拍案而起,双目怒睁,死死地盯着跪在眼前的官员。
“皇上息怒……”皇帝面前的官员被他这一怒吓得伏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身子像筛糠似的发抖,他正好跪在皇帝面前,直面皇帝的怒火。
“皇上请息怒!”看到皇帝拍案怒起,站在左右的官员也相继跪下,他们明白皇帝此时的心情,他们心中同样也充满了愤怒,恨不得立马发兵攻打天启国!
“息怒!息怒!你们让朕怎么息怒!”李凌此时已经接近暴走边缘,起伏过大的胸膛显示着他完全无法冷静下来。
“你给朕说说!你此次前往天启国,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李凌手指着身前跪着的官员,也不管他被自己吓成什么样子,继续怒吼着。
“回皇上,臣此次并未见到天启国君……”面前的官员是两个月前派往天启国的特使。
“什么?!你说你被天启国驱逐出境,我以为你是在天启国得罪了什么人,你现在说你连天启国皇帝都没见着?!”李凌觉得有些不可置信,灵雍与天启两国实力相当,从未做过这类明着打脸的事情,使者都是受到礼遇的人,何曾像这次这样,居然连皇帝面都没见到就被赶了回来。李凌听到特使的回话,火气更甚。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当时由吕家组织的三百人商队,带着一百辆马车的货物前往天启国贩售,商队中并非只有吕家人,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商户也参与进来,商队的货物不仅包括奇珍异物,也有生活用具,其中有二十辆车,装的都是粮食米面。天启国南境的两座城池遭遇旱灾,今年秋天颗粒无收,朝廷所拨的救济并不多,以至于还是每天有人被饿死,天启境内的粮商由于被这场灾害带来的后果吓怕,家中的囤货也不愿意拿出来贩卖给灾民,就怕如果他们所在的地方受灾,自己就没粮活命。吕家就是瞅着这个机会,带些生活用具和粮食到天启进行贩卖,灾难中的百姓为了吃饱饭,是情愿将家里的值钱货拿出来的。
商队一行穿过了天启和灵雍两国之间的三不管地带——乱星原,灵雍国虎阳关出关后便是乱星原,乱星原是一个大草原,绵延千里,不属于灵雍国领土,也不属于天启国领土,草原上星星落落的定居者一些牧民,他们基本都是大陆上无处藏身或者生活不下去的人前来草原寻找新的安身之所,他们会用草原上猎到的猛兽去跟其他国家进行交换,购买羊群,进行放牧,白天放牧,晚上则蜗居在自家帐篷或者泥土建成的小房子里,乱星原到了晚上就是猛兽出没的时候,各种狼群,虎豹,甚至还会有变异的野狼出现。
商队刚穿越过乱星原,准备进入天启国山原关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批神秘人将他们劫持,货物也消失不见,在混乱中,只有一吕家家丁逃脱,通过重重磨难回家向吕家家主诉说了当时的情况。
据说,劫持商队的贼人并不像山贼,一般山贼是不会太靠近两国国境,但是也没有看到他们身上有任何可以识别的标记,并且,整个劫持过程中,贼人中没有一个人有发出过声音,所以无从知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吕家作为灵雍国首富,说他富可敌国一点也不夸张,手下自然养着一群平时用不着,但关键时刻便会起作用的探子。
据探子多方探查,总算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商队离开乱星原之前,山原关守军突然进行了紧急调动,撤走了各个岗点一半的守卫,大约有千人。其后在商队进城那日的白天,所有边关的百姓被告知,入夜后不得离开房门,违者以叛国罪论处。虽然百姓不能离开房门,但是还是隐约听到了马匹的叫声和感受到了大部队走过时地面的颤动。第二天所有情况都恢复了正常,只是听说守城军俘虏了几百个边境的山贼,正送往国都进行审判。
吕家在收集到这些信息后,已经隐隐察觉出了不对,心想可能要出大事,便将这些情报送往了皇城,皇帝李凌在看到这个情报后也动用了国家的情报人员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一个国家的情报力量往往是不容小觑的,仅几天时间,便查清商队的确是被边关守城军拘留,并且目前已经被关在天启国帝都的天牢中,不许任何人靠近。
吕家家主得知这个情况后,片刻不停地向皇城施压,试想三年前吕家二公子已经在天启国内遇害,虽然送了个公主过来,但是远远没有平息吕家的怒火,吕家只是看在皇帝的面子上,姑且忍下了这口气,没想到这次吕家商队又被劫持!并且还是天启国军队所为,实在不能再忍!吕家上下已经群情激奋,如果皇城没处理好这件事,吕家商队不能安全归来,那么吕家会让整个灵雍国的经济进入瘫痪状态,这是传承千年的吕家第一次在皇权面前撂下狠话。
皇帝李凌知道吕家的威胁后,很是气愤,但是也有些无可奈何,他也能理解吕家的心情。对于他来说,他现在更气愤的不是吕家所给的狠话,而是天启国所做的事情,军队将正规商队扣留这种事情以往是从来没发生过的,灵雍国各官员不由得仔细思量起了天启国的真正目的。天启国这种行为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加之近几年天启国在边境的各种动作,不安分的心已经昭然若揭。
不过在两国情况并未明朗之前,李凌还是派了特使前往天启国了解情况,催促天启国尽快释放商队。
特使申权是灵雍国出了名的能说会道,专司灵雍国对外的谈判,此次派申权前往也是向吕家表明皇城的重视。
申权在接到认命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天启国,他为官已久,自然是明白这次的外交是耽搁不得的,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内乱或者外患,更甚的是内忧外患一起来,这次的出使,他便看作是关系到国运的出使。
“申大人,您看,前方就是天启国边关山原关了。”皇帝派了五百人军队给申权调动,保护他的安全,领队是皇城卫队的副队长李顺,此时李顺就骑在马上,遥望着山原关。
“李将军,劳烦你派个人去山原关传个话,就说我灵雍国特使申权前来拜见!”由于出使情况紧急,本该有的使节仪仗也缩减了大半,申权只能与军队一起,骑马前往,而不能坐马车,将近半月的长途爬涉,他已经被折腾得瘦了一圈,屁股和大腿都已经磨破结痂了。
“末将领命!”李顺在马上行了个军礼,对于他们这种护送使节的军队,是需要一切以使节为主的。
“申大人你要不下来休息一会,这一路也把你累得够呛。”说着派小兵将申权扶下了马。
“好,我歇会儿,你让人快去快回,这事耽搁不得,否则要引起大乱的!”申权有些急迫地催促李顺。
“来人!”李顺听到申权这么说,马上叫了一个人过来。
“到!将军有何吩咐?”一个身材魁梧的小兵立马跑到两人面前。
“你到山原关城外去喊个话,就说我灵雍国特使来访,请他们打开城门迎接!”李顺对小兵吩咐道。
“是!”小兵行了个军礼便骑上马往山原关赶去。
过了一刻钟,小兵便回到了歇脚的地方。
“怎么样?”申权有些迫不及待地问。
“回大人,山原关守将已经将城门打开,请我们进城。”小兵恭谨地回答。
“好!我们立刻启程!”说完便让小兵扶着上了马,带头往前走去。
“兄弟们!天启已经大开城门迎接,我们随申大人入城!”李顺对着部队吼了一嗓子,五百人队伍便跟随在申权后面,浩浩荡荡地朝城门走去。
然而等他们走到城门的时候,并没有大队伍迎接,只有守城将领秦晋带着两个随从站在城门外。
见到申权一行人来到了面前,秦晋便对着申权一抱拳,问道:“前方可是灵雍国特使申权申大人?”
“正是本使!”申权也对着秦晋将回了一礼。
“哈哈,本将山原关守将秦晋,申大人远道而来,我却未能前去迎接,真是失礼。”秦晋对着申权哈哈笑道。“申大人您有所不知,我山原关的大部分人马都被调去镇压山贼去了,实在是抽不开身,还请申大人勿怪啊!”
申权看着秦晋的脸,总觉得他的笑容甚是虚假,有些皮笑肉不笑,并且也不相信偌大的天启边关,会将大部分人马调出去镇压山贼!这是绝无可能的事!只有可能这山原关守将给我的下马威,让我知道天启国对于我们的到访并不欢迎而且非常轻视!
申权想到这些,心里十分气愤,但是表面还是不露声色,含笑着对秦晋说:“不怪不怪,秦将军也是无心,怪我此次出访太过着急,未曾提前通知秦将军。”
听到申权这么说,秦晋反而有些过意不去,其实他早知道申权会在这几日到达山原关,上头传下命令,对于这次灵雍特使的到访不需要仪仗进行迎接,故而虽然秦晋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听从了命令并未提前做准备。他是这两个月才调任山原关的守将,所以并不清楚申权此次前来的目的。山原关后才是整个边关真正的守将,他这个小将军对于朝廷的一些风起云涌并不知晓。
“哈哈,多谢申大人体谅!还请申大人出示您的出使文书,让末将一观。”
申权听罢将怀中的文书递给了秦晋,出使他国必定要携带由本国皇帝亲笔书写并盖上帝印的文书,有了这个文书不仅可以出使他国,并且可以规避一些危险,比如若是碰到强盗山贼,便可将文书取出,一般的强盗山贼不敢与一个国家为敌,因为如果抢劫或杀了特使,迟早会被查到蛛丝马迹并受到围剿,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