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条条大路通大唐(三)(1 / 1)

身在异乡老想家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从长安出发,可达朝鲜。

当然陆路要是往东也只能到朝鲜,再往东就掉海里了。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

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韩国、日本。登州就是山东蓬莱,韩国人跟咱们套瓷儿的时候,就说中韩两国隔着浅浅的一道海,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能够听到山东半岛的鸡叫声,也不知道什么鸡,叫那么大声。

然后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的时候只能到印度最南端,到唐朝就可以抵达波斯湾了。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

唐朝前期强大的时候,平均每个皇帝在位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官拜宰相;高丽人官拜大将军,当然高丽人我们认为是自己的民族,不过韩国人认为高丽人是韩国人,那就算韩国人吧!

高丽人高仙芝是安西节度使,相当于兰州军区司令。

最有名的是一个日本人,阿倍仲麻吕。

他19岁来华,唐玄宗非常喜欢他,给他起汉名叫晁衡,在中国官居秘书监监正。

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馆长,从三品,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你想国家档案归他管,这都是国家绝密和机密。

晁衡在中国30多年,娶妻生子,他儿子可能二三十岁才知道父亲是日本人。

原来我爹是日本人,日本在哪儿?你给我讲讲日本吧!晁衡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就向唐玄宗辞行,想回日本,唐玄宗不放,晁卿归国朕不舍得,不让他走。

那年中秋节,皇上在兴庆宫大宴文武,群臣赋诗,轮到晁衡的时候,他作诗云:“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我人在长安,心在奈良,我家乡的那座山,顶上的月亮也升起来了,月亮圆的时候人也团圆。

玄宗见他既然这么想家,那就回去吧。他这才跟着遣唐使的船回国。

晁衡跟李白、王维都是哥们儿,他走的时候李白、王维都给送别,依依不舍。

王维赋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晁衡一出海就遇到风暴,传回消息说晁大人遇难,李白都快哭死过去了,挥泪作《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后来传来消息没死,给刮到越南去了。

那会儿的船是帆船,风一刮,又没指南针,就只好跟着感觉走,登陆之后一看是越南。

晁衡说明身份,安南都护一看,原来你是秘书监晁大人,赶紧给送到长安去了,结果绕一圈又回来了。

晁衡后来终老长安,客死在中国,终身没能回到日本国。因为你再出海,刮到印尼去就完了,好歹越南当时是中国领土,属于安南都护所管,你要是刮印尼去,当时那边不是中国地儿,麻烦了,再让土人吃了你。

晁衡是中日交流的典范,日本有很多这样到中国来做了官的留学生。

韩国曾经是这样

唐朝朝鲜半岛的主要国家叫新罗。隋朝时朝鲜半岛上还是三个国家,高句丽、新罗和百济。

其中高句丽是最大的,今天中国东北都有它的领土,而新罗和百济就是在今天的韩国,半岛的南部。

三国鼎立。

隋朝的时候,炀帝三征高句丽无功而返。唐太宗征高句丽也是无功而返,他赫赫武功,征高句丽的下场和隋炀帝相同。

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那个地方太冷,交通不便。唐高宗时,一开始打高句丽也多次失败,曾派唐朝的名将苏定方带领猛将契苾何力多次征讨,以苏定方之能耐,虽然把高句丽军打败了无数次,但最终都因为天寒路远,功亏一篑。

于是唐高宗改变了外交策略,远交近攻,联络新罗去攻高句丽和百济。

唐高宗的

“娘”兼老婆武则天掌权时,派薛仁贵和李积最后一次往伐,当时李积已经73岁高龄了,挂帅出征,终于把高句丽给灭了。

灭掉高句丽之后,高句丽的王族勋臣就迁入中原,搁在山东,最终融入汉民族。

后来朝鲜历史上又出现一个高丽王朝,那个高丽王朝是当地朝鲜人建立的王朝,跟高句丽完全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打着高丽的旗号而已。

唐朝还跟新罗联手灭了百济,唐罗联军一共是19万,其中唐军15万,新罗军4万,所以主要是唐军灭的百济。

今天韩国人供奉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李舜臣,那是抗日的,确实值得供奉;还有一个叫阶伯,韩国有很多他的画像、铜像,相当于韩国的文天祥,他就是百济的大将。

当唐罗联军19万进攻百济的时候,百济王都投降了,就阶伯率5000勇士抵抗,最后全军覆没,战死沙场。

新罗是在唐王朝的帮助下完成的统一,所以新罗跟唐朝的关系在边界确定后非常友好。

新罗王朝的领土,不是今天全部的朝鲜半岛,当时唐朝和新罗的边界并不在鸭绿江,而是在大同江。

今天的平壤以北,在当时还是中国的土地。中国皇上一过生日,新罗的女王都给皇上绣衣服,还写赞诗,很恭顺。

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的最多,最有名的是崔致远,在扬州当过地方官。

关于留学生问题,好像今天也差不多,你看哪个学校一说招外国留学生,基本都是新罗的。

在韩国高考压力比咱们中国更重,所以那帮人哪儿也考不上,只好跑中国混,混好了混一个北大。

咱们中国的大学也不值钱,像哈佛、牛津、剑桥、麻省理工,这样的学校会因为你是外国人、你有钱就能给你上吗?

北大无所谓,等于是贱卖了,韩国人给钱就来吧!于是出现了现在的状况,新罗的留学生最多,哪儿都有。

新罗立国,参用了唐朝制度,设立国学,教授儒学。要是在古代朝鲜,1910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以前,如果不认识汉字,想做官是没戏的,扒拉土疙瘩去吧!

直到朝鲜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的时候,颁布

“训民正音”,才有了朝鲜文字,所以韩国人特别崇拜世宗大王。但是他颁布

“训民正音”的时候,当时很多大臣反对,说吐蕃、党项、契丹、女真、蒙古之类的夷狄才自创文字,我们文武制度都跟中国一样,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应该另外自创一套文字。

新罗还从唐朝引入茶种、印刷术、制瓷、制铜工艺。今天到韩国旅游,它的特产,就是铜筷子、铜碗、青瓷。

高丽青瓷非常有名,实际上中国的瓷器最早就是青瓷、白瓷,后来才出现了彩瓷、粉彩,韩国可能一直还停留在青瓷这个水平,现在看起来显得很古拙,很古旧,实际上是因为后面的制作技法没学过。

另外,读汉诗、写汉诗也是他们的一大习惯。朝鲜人写诗的水平确实相当高,日本人也能写,但日本人写的没有韩国人纯正;越南人也能写,那基本上就是打油诗了。

1910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很多志士流亡中国,其中有一位叫金泽荣,他在江苏南通居住的时候,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他在晚上睡觉时看到天上飞过大雁,一琢磨就写下了这首诗:“一声南雁搅愁眠,独上高楼月满天。十二何时非故国,三千余里又今年。”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我都在思念着故国。

朝鲜号称三千里江山,又过了一年,还没能光复。

“弟兄白发依依里,父祖青山历历边。待到槿花花发日,鸭江春水理归船。”槿花就是木槿花,韩国的国花,等木槿花开放的时候,从鸭绿江回国,就是说我的国家虽亡,但是光复祖国的志向不息。

另外,在姓氏、服装、节令、风俗等方面,新罗也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仿效,我就仿效

汉朝时日本就和中国有友好往来。后来在日本的本州岛西南部,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叫邪马台国。

这是汉文书籍翻译的,邪马台实际上就是大和,因为大和日语是YAMATO,我们就把它音译成了邪马台。

当时大和的统治者都是女王,半巫、半人、半神的那种,终身不能结婚,靠神神鬼鬼来统治。

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在魏明帝在位的时候,曾遣使到中国,魏明帝非常高兴,册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安东都督府都督。

所以,以后甭管中原的政权怎么更迭,日本都向中国称臣,中国魏晋宋齐梁陈六代,皇帝都册封日本的统治者为倭王、安东都督府都督、安东将军这样的官衔。

到了七世纪初,就是隋朝的时候,日本的圣德太子进行改革。

圣德太子这个人在日本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周公,制礼作乐。他仿效中国的制度进行改革,国名由YAMATO改成了NIPPON(日语音),写成汉字就是日本;并把统治者由大王改成天皇,然后把前面几代的鬼神王都追封为天皇,实际上那会儿都是倭王。

圣德太子办的这件事儿要报告给中国,于是遣使到隋朝,那个使臣叫小野妹子,但是个男的。

这个妹子来华之后,给隋炀帝递上了国书,隋炀帝打开国书一看,写的是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一下子就火了,你原来是臣子,现在敢自称天子,而且你日出处,我日落处,你不咒我吗?

隋炀帝非常不高兴,但面子上还过得去,后来就跟官员说,小邦无礼,以后别让他来了,日本人我看着烦。

又过了几年,圣德太子再次遣使来华,这次隋炀帝打开国书一看火更大了,因为国书上写的是

“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中国皇帝称天子,你称天皇,那你不成我爹了吗?

最新小说: 网游CF:我成了生化幽灵 独宠贵妃 怀了天下第一的崽 亿万神豪:从无限返利开始 大宋小王爷 大秦:仙国帝君 大唐:开局娶长乐,她却逃婚了 大唐:神级选择 锦衣佞臣 梦幻西游:最强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