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1月1日,新历年元旦。
就在今天,经过一个多月筹办的《环球时报》终于解开了面纱,开始了第一次发行。这一世的《环球时报》仍然是四开大小,黑白印刷。不过因为考虑到现在通讯的影响,版面只有四版,就一页纸,不过这个没关系,版面什么的可以加的嘛,但内容不是你想加就能加的。不过和现在市面上其他报纸不同的是,《环球时报》是从左到右的横版,而不是现在通行的从右到左的竖版,而且用的都是简体字,阿拉伯数字也被大量使用,标点符号也不仅仅只有一个“○”,前世的什么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等全都用上。时下《申报》等报纸用的还算是文言文,但《环球时报》用的却是白话文,什么子曰啊、之乎者也啊,完全看不到踪影。
原来白泽是打算把《环球时报》发行到各县,起码是到各市。不过还是通讯以及人员的因素,《环球时报》只是发行到省会城市以及一些比较大的市,并没有全范围的发行,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不过为了拟补《环球时报》发行面不广的劣势,白泽在各省都创建了省级日报,比如《湖北日报》、《浙江日报》……而省级日报将会发行到省内各市,甚至到县,从而把宣传的面扩大。
《环球时报》第一期的第一版,上半版的内容是白泽的元旦贺词。在贺词中,白泽简述了南方自治政府的由来:由希望中国能够崛起、强大的众多海外华人组成,并表明南方自治政府的宗旨: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强大共和国家——当然,这是白泽自己瞎扯的。同时白泽还在贺词中回顾了1890年的成绩,并且表示1891年的工作将更加的艰辛,但南方政府有信心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好。贺词在一系列的祝福词中结束,而落款则是“南方自治政府理事长:白泽”——南方短毛的最高执政者终于显露在众人面前,不过可惜报纸上没印有白泽的照片——不是印不了,而是白泽觉得自己年纪太小,还是不要吓坏了老人家。
而下半版则是南方政府的详细历程,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么一个念头,在这期间做了什么工作,什么时候有谁谁谁加入进来,又有谁谁谁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离开了我们等等之类的内容——当然,这些全是假的,都是白泽自己编的,不然不好解释哪冒出来的这么一伙人,总不能跟别人说:哥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这样做的下场要么被人看做是傻子,要么就被人切片研究,你选一个吧!
第二版则是关于刚刚结束的“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好吧,这是白泽的恶趣味。在这一版中,《环球时报》的记者是详细的报导了整个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报导的还印有照片:战役结束后的战场、被俘虏的清军、牺牲的战士……而当清军被歼灭、俘虏的数据一出来,看报纸的人不少都吓了一跳。
第三版的内容则是南方政府颁布的一些法令、政令。比如厘金的取消、税制的改革等已经在做或是已经实行的政令,也有如新银行的建立及其业务、鼓励民间工商业的法案等政策的介绍,还有将要实行的如强制扫盲令、强制适龄教育令等法令。
本来教育这一块白泽是打算等学校建好了才实施的,都在筹办报纸的过程中白泽突然想起就现在十个有九个半写不出自己名字、遍地是文盲的时代,仅仅靠全日制式教育短时间内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所以白泽就制定这个强制扫盲令。所针对的是不识字的15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的人,不论男女,要求其必须在六个月内识字1500个。当然这个是从上到下进行的,先是市,然后是县,再来是镇,最后是村,为此白泽把那些什么县学、省学之类的拿了出来使用,使得扫盲班有了上课的地方。扫盲班的教导人员是生化人,教的也是简体字。
强制适龄教育令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内容:子女不学者其父母有罪。幼龄教育则会按照前世的模式,一年两个学期,一个学年也是从当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8月31日。所以南方政府的第一个学年会从1891年9月1日开始,现在的学校建设已经转为全力建设教室,以后再弄其他的设施。现在南方的各地各级政府已经开始为第一个学年做准备了。
而第四版就没有前面的那么严肃了,这是一个综合版。上半版刊登的是各地发生的一些大事,而下半版则是一篇连载小说:《射雕英雄传》——好吧,这又是白泽的恶趣味,反正他的抄袭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了,再多一次也不必太奇怪。
白泽这么做就是其实是为了将《环球时报》的销量提起来。考虑到作为一份新生的报纸,在读者中的地位为零,就算它是一份官方报纸能有公家补贴、不必计较盈利,但如果都没人看你的报纸你再多的补贴也是白搭啊,所以白泽就想到了这么一招。想当年,金庸的《明报》也还不是靠金庸在上面连载小说才度过了创办的最初那几年!
“理事长,你就不担心么?”北辰妍轻轻的问着白泽。白泽视察回来后,东方岚和南宫薇又去忙乎她们的工厂去了。
“担心?担心什么啊?”
“《环球时报》的发行情况啊!”北辰妍理所当然的说,“横版、简体字、白话文,这些都与现在流行的不同,我们的报纸能不能达到我们期待的水平,难道你就一点也不担心么?”
白泽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担心,但又不担心。”见北辰妍不明白,白泽解释说:“一开始与《申报》这些老牌报纸是肯定比不了的,所以我才搞出小说连载,希望能提升它的发行量。不过就算《环球时报》的发行量不多,但只要它能保持着发行,那它的影响力就不会消散。时间久了,人们习惯了,那么当我们在教育上也是使用白话文的时候,人们的抵触力就不会那么大。”
没错,白泽创办《环球时报》的一个原因是为了以后的宣传,但这是长久的,而就短期来说,半年后正式启动的新式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以后的教育不再是现在的什么四书五经这些东西,在早期更多的是理工科的内容,以后会慢慢的增加人文、社会等方面的。而对理工科来说,文字的表达最重要的是精准、无歧义、简洁。你要是文言文,之乎者也了半天都没表达清楚什么意思,那搞个毛科学啊!搞个毛研究啊!
所以白泽就让《环球时报》做起了冲锋大将,让人们把枪口对准了《环球时报》,让他们喷上一两个月,那以后就算他们想喷也不会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那么凶猛。
“我们的报纸啊,刚开始是肯定有人骂的,不过你也不用搭理他们,他们想怎么骂就怎么骂。你别担心,让他们喷上两三个月,到时候他们自己就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白泽在提醒着北辰妍,免得她到时候受不了。
的确,《环球时报》刚一发行,人们对与新报纸还是蛮好奇的,但看到横版、白话文、简体字这些与现下格格不入的“新鲜事物”——白话文、简体字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过是没有人在报纸这种有文化的场面上大量使用而已,众人是纷纷大骂:你水平不高我不怪你,但你用如此直白的白话文,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而一些老学究、或是国学大师也是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儒家文化,《环球时报》根本就算不上一份文化人的报纸,有辱斯文。他们不仅骂了,还向政府请愿要求关闭《环球时报》——至于后果嘛,那还用说么?
无论外界的人们怎么评论《环球时报》,《环球时报》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你要骂就随便你骂,但我就不对此发表任何回应,而且我的报纸还是每天都会正常发行。
在人们发泄了大概两个月后,《环球时报》的风头渐渐平息了。而令白泽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两个月的风口浪尖中,《环球时报》的发行量是一步一个台阶,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从左往右的阅读方式、直白的白话文后,《环球时报》开始有了正面的评价。而到了新学年开始后,即使是教育书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结果是连一点的波浪都没有泛起,让白泽拜拜担心了一阵子。
不过,随着《环球时报》的发行,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南方自治政府理事长:白泽”这个落款,人们更想知道这个白泽是何方人士,何德何能可以担任理事长一职,更重要的是,他到底长什么样子。
而且对这些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南方的百姓,清廷在关注着,洋人们也同样在关注着。尤其是英国人,毕竟长江流域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以前他们只要搞掂清廷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可是现在却突然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这么一群短毛,成立了什么“南方自治政府”,英国人是很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政府对于自己与清廷签订的各款条约的态度——对于英国人来说,承认那就两不相帮;如果不承认,那么,嘿嘿……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