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数字扭曲了,而边上的注释也变得模糊,此时映照在程知远眼中的,正是窃法于天这句话。
朦胧且晦暗,但却带着一种浩瀚深远的意境!
伏羲是中华文明的初代始祖之一,楚帛书记载他为创世之神,更是这片苍茫南世之上第一位“王”。
一画开天的传说,正是讲伏羲始作《连山》,乾卦三画之第一画。
保世滋大,概群藉而罗万有者,悉在此一画开天,人文肇始之。
当然,南方的楚帛书记载的比中原的更加神秘与奇诡,他的神性高于人性,这和南世中原的史书记录有些出入,但影响不大,毕竟上古时代,荒芜蒙昧,伏羲带领众生走出昏暗,立八卦,教渔猎,驯野兽,变革婚姻,更改习俗,发明乐器,创作乐土歌谣,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更有始造文字的传说.....
尤其是文字,使众生能够用言辞记录天地之间发生的一切,而伏羲与仓颉二人造字的传说也被一直流传。
大体的意见是伏羲创造最“元始”的文字,只有三百余,而仓颉则是扩展整理,到他的时候,在这三百余字的基础上,一口气著出“世间文字八万个”。
而“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之中的汉字构造原理,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是程知远未曾想到,他在这段注解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但是他的眼睛眨了眨,那些文字又重新变化回去,之前出现的那些字仿佛如同幻觉,让他又是惊了一下。
《连山易》,作为最古老时代的易,它用数字进行推衍的方法,相比起后来直白的注解,看似原始,但事实上,却最可能是破解了天地间基础的奥秘。
从科技时代来到这里的程知远,对于数字的力量,那真是再了解不过了。
手指在竹简上继续推移,程知远希冀再从其中窥见一些古老时代的记载,但很可惜,后面的数字在费劲心思推衍出来之后,就都是正常的连山卦象了。
伏羲窃仙法于天?
一画开天?
遂古时代,伏羲曾经取得过《河图》与《洛书》,这两本典籍可以说是中原文化的源头之一,河图之河乃指云汉,洛书之洛,指的乃是脉络变化。
《河图》主常数,《洛书》主变数,常变相辅相合,于是《连山》方出?
程知远为自己这个猜测震惊了一下,但同时心中又升起另外一个猜想。
伏羲窃仙法于天,这么看起来,好像是伏羲偷了南华真君的法术,而后传道人间,这才把文明带了起来,但事实上,如果真的是河图洛书之故,那么这所谓的“窃”,其实就是伏羲窥透了天地间本不可见的奥秘至理?
但上古时代的人们都是相信神灵存在的,这种神指的就是抽象概念上的神,伏羲明白了世间很多事象的运行规律,甚至由此推衍出各种修行之道与文明之路,这确实是窃取了上天的“法”,是俱有伟大意义的,不亚于开天辟地。
而伏羲作为人,登临高山窃去法,人登山上,故而称“仙”!
“艮卦对应一,阳为一,伏羲在思考如何前进。”
“师卦为二、无,意思是时机到来就要上,必须主动强硬的动手。”
“震卦对应四,逆天登山,夺上苍之法,故让天骇。”
“大过卦对应三、六,阳之三,三生万物,然而孤阳炽烈失调,是伏羲得手的意思。”
“坤卦是零,也就是无,顺势而下,伏羲运用仙法来教导众生。”
“直至乾卦,是七,从开始到繁荣,无须解释,文明始开。”
程知远认真研读这本《连山易》,此刻在他眼前放置的这些竹片,代表了上古时代乃至于,甚至于可能,是这片天地之间最原初的奥秘!
这一钻研就忘记了时间,直至十七日之后,程知远才听到外面的叩门声,他猛然惊醒,转过头去,身体动弹了一下,肩头却已经落满尘埃。
半月未曾进食,却没有半点不适。
那种气息就像是一座巍然不动的山岳,不动则已,动如雷震,程知远站起身来,感觉自身的情况前所未有的好。
他的眼中出现了一片脉络图。
那是人体的经络,更是各个穴位的显化!
“龙素说过,人之修行,乃握自身,天宫驻神,驭百窍千江,她说我身体内的江河浩大宽广,无比凶猛,这是因为仙人体魄与凡人体魄的不同所导致的差异。”
“当初我懵懵懂懂,如今却也知道了很多。”
从黄厉之原逃出来的时间还不足一年,程知远已经修行到了第五重楼,其中不仅仅有黄帝柏的功劳,也有剑神童子,也有龙素,也有石人们,更有那个倒霉鬼神厉长生的一份苦功。
当然,最大的原因,是程知远的这具身体太好了。
生来为仙,体魄异于常人,世间只有五十二具!
人的身躯就是一座山脉,无数的穴便是这片山脉上的万象,有风有云有雨有树有草有洞穴有阴阳有瀑布有天池.....一片山脉之中同样有支撑它的脉络。
那被称为龙脉。
躯壳的奥秘,精神的奥秘,连山,出云而震!
程知远越是钻研,越是看不到尽头,只觉得《连山易》浩大精深,确实是如祭酒大人所说,不能长时间观看,否则容易被这股浩如烟海的知识摄住,最后耗尽自己的心血去研究,导致精气神明损尽,过早的寂亡。
“焚膏继晷以穷年,皓首穷经为哪般?”
程知远回过头去,看着那些书架,这些古老的典籍安静的呆在这里,它们诉说着过去发生的一切一切,用文字,用刀印,用无声的注视,告诉后来者们。
我们就在这里,历史亦在其中。
天地的奥秘,大世的轮转,万象的莫测,星宿的更迭,山海的起伏,人间的辉煌。
凡汝等所思所想,所得所问,一切于一切,皆可在此,寻到答案。
程知远道:“旁人有先生一人,夫子一位,我这里,有七千位。”
他向那些典籍重重一拜,随后洒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