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霞县停留了约莫半个月的时间,将率先成熟的番茄收上来后,余下就等着它们慢慢成熟,毕竟这一季度的番茄要到五月末左右才会罢壤。
这半个月,除了收获番茄之外,还要收购各种海货,夫妻俩是忙的脚不沾尘,好在这一趟没有白走,整整折腾了十辆马车,才将所有货物都运送至仰山府。
除了番茄、蛋类、海货外,还有整坛子整坛子的酒和柿子醋,酒是之前叶蓁埋在地窖里的,如今时间成熟,可以拿出来卖了。
为了保证酒水的源源不断,叶蓁打算放弃之前买人家酒进行提纯的方法,自己酿酒。
她一方面种植酿酒用的粮食,一边开始在二百五十亩的那个农庄里,开辟出五十亩左右的地用来做酒庄,准备大规模的生产酒水,而这也就意味着,她还得培养一二十个酒庄的专业人员。
加上之前所提的家具厂,这次也打算一并在这五十亩里开辟出来,这刘家父子已经确定为技术骨干,那么他只需要为他们找一些打下手的学徒和对外的业务和管理人员即可。
粗略估算了一下,叶蓁决定再招进来五十个人,这一次,她打算面向普通大众招收,毕竟,老是动用七夜他们向京城方面调人过来,短时间内是可以的,可是长此以往下去,却有些不现实。
她用的人,都是要签卖身契,并且是死契,所以这告示一贴出,就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当然,也有家里条件实在穷的揭不开锅,男孩子又多,就不得已卖了自己孩子的。
总归他们已经认定,跟着她就一定有前途,因为在他们这里,还真没见过还有谁给卖了死契的人发放月钱和奖金的,这么好的人,谁都不愿意错过,那是挤破头的往农庄那边报名去。
她招收的条件,首先第一个就是要身家清白的男孩子,年龄在十岁到十二岁之间,再大的,没有培养的空间,果断放弃。
除了这个首要条件外,还有身高、相貌等诸多条件,虽然她找的是干活的,但外在条件还是有必要要求一下,毕竟,未来这些人不可能一辈子缩在她的农庄里,总要出去应对客人的,相貌差的,她可不要。
告示一经贴出,不过三天时间,就有超过二百个人前来报名,而她所用的人,哪怕放宽条件,一百个也足够了,更何况,这是二百多个。
好在,他们只是报名,报名的同时也进行了第一轮的删选,接下来,还有第二轮的面试,第三轮的家访调查,第四轮的初步考察试用期,整整四个阶段,她就不信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这是叶蓁组织的第一场面试会,所以她还是相当重视的,为了能够从这两百多号的人里面挑选出最为合适的员工,她甚至还打算亲自上场。
本来大家都以为她会参加最后一场的面试,却没想到,她却选择了第一场。
在她看来,人的第一主观认知还是很敏感的,所以她思前想后,决定亲自面试第一场。
哦,也就是报名之后的第二场的面试了。
古代的面试不比现代那么花样百出,但是该有的问题却是一个不能少的。
比如,见到他们高达十人的面试团时,紧不紧张,家里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啊等等,都是必问的问题。
在面试的过程中,叶蓁多次问到这些孩子都在家做什么,家中条件,排行第几,父母关系,具体住址,甚至还看了他们的手。
对此,王坤有些不太明白,只是挑选个学徒,至于这样吗?
叶蓁当时没有回答他,而是等其中一个孩子离开之后,转头看向王坤。
“对于刚刚那个孩子,你怎么看?”说着,把她详细询问的问题递给他看。
王坤一个大老粗,哪里看得懂叶蓁写的是什么,然而叶蓁却精明的指出。
“你都看不懂我写的是什么,可是刚刚那个,据说大字不识的孩子,却分明看明白我写的内容。”
“还有,他说他家里兄弟六个,他排老四,在家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你有见过这么白净的孩子说自己吃不饱吗?他的脸色,可是比你还要红润有光泽!还有,经常干活的人,手为什么一点粗茧都没有?”
几句话问下来,直接让王坤涨红了一张老脸,“夫人怎么知道他能看懂你写的是什么?”
“我故意写错了他的名字,他本能的上前一步,想要告知,然而,不知想到了什么,却抿了抿嘴,往后退了一步,我虽然没看他的脸是何表情,但是我看到了他的脚,”
话到这里,不忘转头去看一旁的王鸣:“这个细节,你可看到了?”
王鸣这下可长了精细了,刚刚他一直在看,但他却没往这方面想,如今叶蓁这么一说,也禁不住脸一红:“夫人如此敏锐,倒让我们觉得汗颜了,看了半天,竟然什么也没看出来。”
叶蓁深深的扫视一圈:“面试面试,不是让你们看这些人长什么样儿,而是要让你们从细节看出大方面,这才是刚刚开始,后面你们可得给我长长精细了。”
有了叶蓁的提醒,后面这些原本还不将面试当回事的人,也开始变得目光如炬起来,而叶蓁呢,偶尔会放任让他们去问,自己则低头做记录,时不时的提问一句,而每次她一提问,都是至关重要的。
渐渐的,大家就发现,叶蓁的记录非常之详细,基本上只要大家问到的问题,她都会记录下来,至于期间的妙用,叶蓁却只是但笑不语,持续了整整一整天的面试,终于在天黑之前圆满结束了。
然而,叶蓁却顾不上休息,而是让人将当初报名时填写的资料拿出来与她记录的进行对比,结果这一对比,还真的发现不少猫腻。
这让与叶蓁同样处在这场面试场的众人,顿时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当然,这当中也包含两位从宫中出来的教养嬷嬷。
这下,大家终于明白,为什么每送走一个人,叶蓁都要详细的询问他们对这个孩子的意见了。
看了叶蓁的记录,大家方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对比叶蓁的心思缜密,他们当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