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在康熙松口的第一日,奏折的朝臣几乎没有。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像八爷担心的一样,朝臣也怕康熙是再一次的试探。这种非常时候,弄不好会断送掉自己的前程。很多人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站在乾清宫的大殿,自然是慎重又慎重。
第二日,康熙乾清宫御案的奏折多了一些。到了第三日,奏的人占了每日朝武百官的一半还多。而在这些奏折,受到推荐最多的人便是四爷了!
这一次,康熙看着这些举荐的奏折并未发火,而是陷入了思考。
对于四爷,他心里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这个儿子不仅仅是他唯二亲自抚养过一段时间的儿子,更是救过他性命的儿子!
想着那一年遇刺,四爷毫不犹豫的挡在他的面前,而三爷却下意识的躲避,这鲜明的对,让他对四爷的行为更为感动和震感。
再后来,这个儿子尽心尽力的办差,任劳任怨却又从不求什么。他甚至知道,为了维护太子的脸面,这个儿子私下里还做了很多退让。
如果说这么多年来四爷都是在演戏,都是为了现在这一刻,康熙自己都不信。他为君几十年,不可能这么久都看不透一个人!
在看看奏折里还有人推荐三爷、八爷,康熙的唇边露出了一丝冷笑!选太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选出一个能在他离世后将大清江山治理好的人!
八爷还好说,能力至少在那里放着!三爷?一个在危机时刻能抛弃自己阿玛不顾的人,还指望他能守住大清江山?这些推荐的人是真在为大清考虑么?
李德全静静地站在一旁垂首,像一座雕塑似的,但眼角的余光却时不时的瞟向御案那些康熙半晌都没动的奏折。
突然,康熙啪一声合了一本奏折,沉思的脸露出了一丝笑容。
“李德全!”
“老奴在!”
“宣四阿哥进宫!”
“喳!”
康熙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靠在龙椅,突然显出几分疲态来。
当四爷接到宫里的宣召时,他的脸并未有多少神情的变化,和往日一样。但心里却不平静。
在康熙让朝臣们奏推举太子的时刻宣他入宫,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选定的太子是他,那这一世他是不是能在登基后少了那些流言蜚语?走在熟悉的宫道里,四爷不由有些感慨。两世为人,他还是逃不脱这紫禁城的束缚!
乾清宫里,康熙正在喝茶等着四爷的到来。当听到脚步声在大殿外响起的时候,他抬头看了一眼,见四爷穿着朝服一步一步稳稳的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皇阿玛!”四爷行礼道。
“平身。”康熙语调平静。
四爷直起身,抬头看了康熙一眼,“不知皇阿玛此时召见儿臣所谓何事?”
“你觉得朕召见你是为何事?”康熙问道。
“为太子之位么?”四爷直接道。
康熙怔了怔,看着四爷一时没说话,他没想到四爷居然如此直白。四爷坦荡的与康熙对视,并没有半点的犹疑。
“老四啊,你这性子还真耿直!”康熙突然笑了起来。
四爷却没笑,而是认真道:“在皇阿玛面前,儿臣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他这话又让康熙愣了一下。他下意识的回想起这些年四爷在他面前的样子。还真的是从未有过任何隐瞒。遇到事情总是第一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怕他是不是会处罚。
“想当太子么?”康熙问道。
“以前不想,现在想。”四爷回答的很简单,六个字。
康熙却被勾起了兴趣,笑道:“哦?为何以前不想,现在想了?说与朕听听?”
“儿臣以前一心想帮着二哥的。”四爷开口道。
他这一声二哥,让康熙心头不由又生出感慨来,点了点头,示意四爷继续。
四爷便又道:“二哥一直是皇阿玛亲自教导的继承人,他也一直在努力的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努力。儿臣看在眼里,也是自愧不如。觉得能做好二哥的左膀右臂很知足了。可没想到二哥会走的如此突然,皇阿玛一夜之间好像也苍老了。儿臣现在想当太子,是想完成二哥未完的心愿,也希望能多替皇阿玛分忧!跟着二哥锻炼这么多年,儿臣大言不惭的说一句,在兄弟们间,儿臣也是最适合的人选!”
这可算是自荐了!康熙听得不由又是一震!
“你还真是坦白!不怕朕说你觊觎皇位么?”康熙沉着脸道。
“儿臣刚说了,面对皇阿玛,儿臣不愿隐瞒。皇阿玛如果觉得儿臣不能胜任太子之位,儿臣也愿意做一个富贵闲人,带着福晋孩子过逍遥日子!”四爷不卑不亢的道。
“富贵闲人?”康熙脸露出不信的神情。
“儿臣福晋并不喜宫拘束的生活!皇阿玛应该知道的。”四爷道。
“啊,那丫头,也是……”康熙摇摇头,笑了笑,没有再说下去。
“皇阿玛,起太子之位,儿臣更担心您的身子。儿臣更希望皇阿玛身子康健,能一直守护着大清江山。”四爷道。
“怎么可能一直守护?”康熙苦笑道:“贵为天子也一样不可能长命百岁。所谓的万万岁,不过是取个好寓意罢了。”
“那儿臣也希望皇阿玛在位的时间越长越好!”四爷道:“儿臣即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还是不及皇阿玛半分,儿臣还需要历练!”
“老四啊,你一向旁人沉稳,即便是太子,这一点也不及你。很多时候是要遇到事情才历练出来的!”康熙道。
“儿臣大概是沉闷吧。”四爷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他这副略带点害羞的模样到是让康熙一下笑了起来,“哈哈哈,对,是沉闷!也亏得那丫头受得了你!”
这次四爷没接话,只是脸的笑容多了几分憨厚。
康熙的这次召见以最后四爷在乾清宫里留下用晚膳而告终。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后宫。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品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