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汉军大营在鸡鸣时分开始披甲持戈,埋锅造饭,等到了日出之后差不多快一个时辰了才收拾完整。
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各支军队的精锐程度了,首先收拾完毕准备列阵的便是征南军,此时的征南军不管是将领还是兵士的头盔上都插着一簇鹖鸟的尾羽。
和汉军主力不同的是,征南军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头盔上插着的鹖鸟的尾羽都被染了白色,整个就一历史上的江东军,只不过名字换了,而汉军主力头顶上的羽簇就是红色的了。
对于这点,不管是皇甫嵩还是普通的汉军士卒都没有说什么,人家征南军的主将孙坚都有了开府的权利了,这种象征自己军队的羽簇也没人说什么,更何况整支征南军都是孙坚自己招募的,可没有朝廷什么事。
等到征南军都出了大营列阵完毕了,汉军主力才刚刚在大营里整顿好兵马,当然骑都尉曹操和中郎将公孙瓒的兵马已经在营中列阵完毕。
不过,两人现在隶属于汉军,因此只能等汉军列阵完毕之后,才能跟着大军徐徐出大营与征南军汇合共同列阵。
这个时候,征南军之前所立的功勋的影响就起到作用了,本来按照规定,只能是汉军主力列阵于中部,然后其余各路兵马依照官职一律从大到小往两边排列,身份最小的在最边上。
这和对阵不一样,这一次只是为了方便让皇甫嵩和朱儁以及孙坚看清楚对面的阵势,如果是对阵的话,像是刘备那样的队伍只能放在末位了,也就是最后一个冲阵的。
除了因为刘备的兵力过少(满打满算只有五百余人),本来按照历史的轨迹是卢植应到在此处给刘备补充一些人马的,可是卢植早早的就被灵帝下令押回了洛阳,自然就没办法再帮助自己的这位弟子了。
至于刘备的师兄公孙瓒,此时不过只是官至中郎将,手下也不过只有三千骑兵,这骑兵不管对于那名将军来说都是宝贝疙瘩,更何况这支骑兵可是跟随公孙瓒一路南征北战过来的,这种生死交情,可不会因为刘备是自己的师弟就能割舍的。
话归正传,此时汉军已经在巨鹿城下列阵完毕了,中军这里皇甫嵩居首位,下首两侧便是各自骑着战马的朱儁和孙坚,然后朱儁身边便是袁绍、袁术、刘表和韩馥依次排开。
孙坚这边,则是曹操、公孙瓒、陶谦和刘备依次排开。这样一来两边正好分成了世家和地方豪族两列阵势,而皇甫嵩背后则立着汉军主力的大纛,只要大纛不倒,汉军将士就决不能后退一步,不然将立刻被就地处死,家人也会跟着倒霉,因为在汉代逃兵就像是叛国一样。
不过,这是一军主帅才能享受的待遇,而孙坚虽然贵为征南将军和乌程侯,但是却不是军中主帅,因此是不能用大纛的。
孙坚虽然不能用大纛,但是却可以用属于自己的战旗,这一点上只有刘备是不具备的,因为刘备是平民身份,就算有了战旗,上面除了写一个刘之外,就不能写别的了,因为他没有官职在身。
就比如孙坚的战旗,上面就刻着一个大大的
“孙”字,
“孙”字旁边刻着一排小字,上面写着征南将军以及乌程侯。这样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孙坚的战旗,当然孙坚也做了一些修饰,用来区别自己跟别人的战旗区别,战旗的大部分都是白色,然后
“孙”字用黑色字体刻在上面,包括旁边的官职介绍都是黑色的字体,战旗的尾部则是黑色的。
这种战旗只是第一眼就让李俊内心里吐槽不已,这尼玛怎么看都像是家里办白事用的(就是办丧葬的时候,死者家人必须身穿黑色衣服,头戴白巾,连胸前佩戴的花也只能是白色的),怎么看都不吉利,可偏偏历史上江东军的盔甲装饰不是白色就是黑色。
而征南军也是如此,头顶上戴着白色的羽簇,将领盔甲后面的战袍也都是白色的,幸好现在的公孙瓒还没有流行自己的白马骑兵,不然两军站到一起,还真的很难区分出来。
李俊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等日后有了封地,一定要把自家的战旗和盔甲的装饰全部换成别的颜色,最起码不能是黑白两种色彩,这样也太膈应人了。
不过,此时的李俊就不能像在大帐内这么随便了,这里可是正儿八经的军阵,别说李俊是孙家麾下的首席谋士了,就是皇甫嵩的亲儿子到了这里,也只能列在自家军阵的前方,而不能在皇甫嵩的旁边,那里只能是朱儁和孙坚所在的位子。
正因为这样,哪怕是身为护卫的许褚,也只能暂时留在自家军阵里,不过李俊可是跟许褚下了死命令了,不管身在哪里,都要一直望着孙坚,以防有人对自家主公不利。
而李俊自己则与郭嘉、荀彧三人骑着战马凑在一起对着巨鹿城指指点点。
此时的刘备只能在自家军队的前方,还是因为他的平民身份,他是没有资格站到陶谦的身边的,只能回到自己的部属前面,像是某个将军的部下一样。
这让一向有些心高气傲的刘备有些不高兴,不过也没办法,谁让自家的老师被灵帝给罢免了呢?
而当时新任的主帅董卓也因为自己的身份不待见自己,这下就弄的很麻烦。
本来自己往陶谦身边一战,还是挺涨身份的,就在刘备自己沾沾自喜的时候,旁边的陶谦先是看了一眼刘备身上杂七杂八的盔甲(这里说一下哈,小胖所说的盔甲,就是单单指的是头盔和甲胄,不是后世头盔和甲胄能连接在一起的重甲,这个时候还没有那种盔甲),眼里不屑之色和嫌弃之色更甚。
因此,陶谦先是找到旁边的公孙瓒耳语了几句,然后公孙瓒的脸先是一红,紧接着看到了陶谦身边的刘备,立马黑了下来。
此时的刘备还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已经犯了军纪了,也就是陶谦脾气好才没有公开指责刘备,要是换成了袁术这种性格的,啥也不说早就一马鞭照着脸就抽过去了。
在古代军阵的站位是很有讲究的,一支军队的主将和将佐是不能并排着在一趟线上的,因为那代表着以下犯上,很容易就被上官就地处决的,哪怕战时也一样。
纵然是李俊,也不敢跟孙坚在这种时候闹腾,开玩笑,这种两军对阵的时候,一个马虎就有可能造成士气的衰退,更别说己方还是攻城的一方了,士气就更重要了。
也许是考虑到自家军队的士气,也许陶谦真的是老好人脾气,也许陶谦还真的
“看中了”刘备,总之陶谦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大声喧哗,而是偷偷的将刘备的行为告知了刘备名义上的主将公孙瓒。
此时公孙瓒看着刘备的眼神就不对了,咋滴?自己现在还没死在战场上呢,你丫的就开始出来蹦达了是不?
而且看你这样儿,貌似心里挺爽的吧,可尼玛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懂吗?
这刘备现在算是诠释了猪队友的真正含义了,你看看,这丫的不仅没看到公孙瓒一脸的阴沉之色,还把目光看向了中军,甚至各种打量啊!
等等,打量?公孙瓒这才想起来,这刘备把眼光瞄向中军,以在场的将领大多都是沙场宿将的素质,能不发现打量着自己的刘备吗?
等看到刘备这身上胡乱套上的铁片......对,就是铁片,连李俊跟荀彧和郭嘉都停止了对于巨鹿城墙的讨论,而顺着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刘备的身上,然后李俊的双眼就是一阵抽搐,这自行招募果然就是杂牌军啊,这一军之主将,身上也就贴着几块铁片,而且还不是护着重要的部位的,让人一看就知道这货在这方面是个二把刀。
看到刘备身上这种在现代人眼里都是非主流的装饰,李俊心里更是大呼侥幸,幸好自己没有等到十八路诸侯讨董再去找个靠山,不然要是投了刘备,单单今天的事情宣扬出去,这刘备也就不用在中原混了。
不过,此时可不是汉军各路人马互相拆台的时候,况且现在大敌当前,可不能因为这件事伤了自家汉军本来就没剩下多少的士气。
因此,李俊看向了公孙瓒,却发现这货不愧是愣头青,这会不但没想明白这件事的危害,反而看向刘备的眼神里都出现了杀意了。
李俊当然知道公孙瓒的心里想法,这件事换成是谁都不会高兴的,更别说公孙瓒这种脑子一热就容易做出让所有人都悔恨一生事情的人。
但是现在真的不能让公孙瓒当着两军对阵的面发脾气,可是这公孙瓒就在陶谦的左手边,刘备在陶谦的右手边,自己不能让陶谦去把刘备弄回自己的军阵,这样一来会让公孙瓒更丢人。
可是公孙瓒现在正在气头上,根本不管别人,反而觉得这些人一定是在嘲笑他御下不严。
虽然公孙瓒左手边的曹操倒是也看出来此时的危险状况了,但是他距离刘备更远,根本就没办法过去。
此时位于中军大纛的皇甫嵩已经用眼中的余光看到了发生在刘备身上的事情,可是自己是一军主帅,在两军对垒的时候是不能轻易离开大纛的范围的,不然很容易造成军心溃散,这场战事就不能打了。
李俊此时也不能指望刘备自己醒悟了,至于刘备麾下的将领中,也就关羽看出了问题所在,看问题就在这里,关羽自己也不能过去,他也是平民身份,更不能越雷池一步了,只能在一边干着急。
李俊没有办法了,悄悄的催动胯下的战马,慢慢地靠近了刘备,因为汉军主力右边就是征南军的阵势,所以刘备其实是站在了汉军和征南军的衔接处。
正好方便李俊接近刘备,只见李俊隐蔽的拽了拽刘备身后的衣服,刘备毫无反应,还在笑嘻嘻的瞅着其他的将领,心里美美哒的想着自己如今也是一名将领了,等到这次战事一过,自己就有了功名了。
可是刘备很快便感觉到了身后有人在不断的揪着自己的衣服不断的拽着,就当刘备因为被打断心中的幻想,有些恼羞成怒想转过头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的时候。
李俊的声音传了过来:“这位头领啊(刘备没有功名,没有官职,麾下的军队也是他自行招募的义军,只能叫头领),你这样是犯了军纪了,可是要被就地处决的!”PS:再次送上三千字,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
新人新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说,只要不是脏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