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防盗章,若是给各位带来不便,多多包涵!李建兵看到爸爸来了,小炮弹一样冲过去,就跟猴子似的往爸爸身上爬。
李元盛根本不管儿子,把儿子从身上拽下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李娜跟前抱起她,“闺女,来让爸爸看看,还疼不疼?”李娜任由爸爸转过她的头,侧着脸让爸爸看她后脑勺。
“头上肿了个大疙瘩,江大夫也说让孩子多歇歇。这不,今天让她在屋里睡了一觉。”苏景云说着话,接过丈夫递过来的小布袋。
布袋里装的是杂粮窝头——今天中午的干粮。因为自己在家蒸窝头太麻烦,回家吃饭的职工多数从食堂带回来。窝头是苞米面、红,薯面、高粱面以及多种粗粮混合磨制的杂合面,形状酷似一个蘑菇头。在人数较多的机关、矿厂和学校的餐桌上,一直闪亮登场,差不多顿顿都有,在大型食堂的饭谱上,几乎占据了一日三餐的半壁江山。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窝头的身影突然消失殆尽,让鸡鸭鱼肉和大米白面占领了餐桌。
等爸爸检查完头,李娜转过头,轻轻用手圈住爸爸的脖子,呢喃了一声:“爸爸。”她对前世的父母没什么印象,只能从奶奶的回忆和旧照片里来寻找爸爸的影子。凭空想象的爸爸和眼前这个眼见为实的爸爸重合了,李娜又心甘情愿的喊了一声:“爸爸!”
李娜这才细细打量爸爸,约莫身高有一米八左右,身上穿的是一套灰色制服,浓眉大眼厚嘴唇,典型北方大汉形象,威武不凡,身材消瘦却沉稳有力,一看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哎。”李元盛听着女儿娇娇软软的声音,心里熨帖地很。
“爸爸,爸爸,还有我呢,你怎么把我忘了?”李建兵抱住父亲的大腿不依。
李元盛用一只胳膊抱住女儿,弯下腰又把儿子抱起来,开玩笑:“今天抱你俩出力气了,中午我得多喝一碗粥。”
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往家走,路上又遇到正在读五年级放学回家吃饭的大儿子李建军。他到了窜个子的年龄,因为营养跟不上,长得跟细麻杆样儿精瘦。
李娜听龙凤胎哥哥叫大哥,她也笑着叫了声大哥打招呼。想到这个年代鼓励多生孩子,李娜看兄妹一个个冒出来,不由想家里到底多少娃。一家五口到家后,发现没有别的娃了,她悄悄松了口气,这个小家总共有五口,还算正好。
早年李元盛在外面参军打仗,结婚后很少回家,只得了李建军一个孩子。从部队复员转业后,过了几年才有了李建兵、李娜这对龙凤胎。因为苏景芳觉得女孩叫建云、健美这样的名字不太秀气,就给女儿起名李娜。
李建军看到妹妹后,不外乎又问了妹妹的病情,最后还哄孩子似的哄妹妹:“娜娜,大哥把弹珠都给你玩。下次我见了红军那个坏小子,一定揍他一顿。”
得,又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主。
“大哥,昨天我就把他揍了。”李建兵抢着争功劳。
李建军鄙视地看着弟弟的小身板说:“就你那小拳头,能使多大劲。逮住他狠狠抽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欺负人。”
李建兵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显摆战绩:“我还给他捶出鼻血了。”
看中他已经出过血的份上,整得轻点好了,李建军这么想。
两人一路商量怎么整蛊牛红军,李娜听得偷偷滴汗。这俩孩子,鬼心眼太多了。作为他们的妹妹,她竟然感到有点小自豪。
中午。李元盛跟孩子们说话,苏景芳在厨房里准备午饭。李娜无事便悄悄观察、熟悉家里的一切。
家里有两室一厅,带着个狭窄的小厨房和小卫生间。每个房间都不大,总面积约有五六十平方,地面是平整的水泥地,这年头算是多数人羡慕的好房子了。
客厅里没有沙发,还是老式的八仙桌。摆着靠墙正中间的位置,配了两张带靠背的木椅和四个高木凳。角落还放着几个木制小板凳。墙上挂着一个木制镜框,里面有几张黑白照片。
卧室一大一小,昨晚小丽娜是爸妈带着睡的,那个小间是爸妈的卧室。平时三个孩子住在另一间卧室,稍微大点。里面放着一张大木床和一个板栗色的写字台,墙角也有一个不太美观的书架。书架是李元盛跟老爹要了木板自己敲打成。
衣橱和写字台是苏景芳结婚时娘家陪送,床和桌子是老李家准备的。李元盛能分到这么套房子非常幸运,因为他转业后直接分到家乡刚建成的机械厂里,这个厂加工一些军用零件,上面非常重视,职工待遇还算不错。李元盛是保卫科的科长,才幸运地分到这套小房子。
厨房挨着北窗,可以往外顺烟筒,因为家里烧的是蜂窝煤。楼下建了一排小仓库,就放蜂窝煤等杂物。
不到半小时,饭就做好了。
李元盛坐在左首位置上,苏景芳坐在右首,三个孩子坐中间。李娜挨着妈妈,李建兵在中间,李建军挨着爸爸。
桌上每人一碗苞米粥,有几个杂面窝头,看上去黑乎乎粗拉拉的,是从食堂领回来的主食;菜是清炖土豆;几乎就是水煮土豆加点盐,菜碗里没有几个油花,更没有肉。只有李娜面前是病号饭,一碗放了红糖的小米饭,还有一碗鸡蛋羹。
李元盛问:“咱家不是没有鸡蛋了,这是岳母拿来的吧?”
“对啊,今早我妈送来的。咱家这个月买的已经吃完了,还好她姥姥给了几个鸡蛋,不然给孩子补补都没办法。”苏景芳对此感到很无奈,只是家家户户都这样,有钱都没处买东西,每到月底家里就什么都缺。
因为国家物资紧张,很多生活用品都是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鸡蛋凭副食本本供应,每本供应2斤,每斤6毛8分钱。大人肯定舍不得吃鸡蛋,二斤鸡蛋三个孩子分,也就每人几个,怎么算都不够吃。
苏景芳爸爸是厂里的高工,儿子在市里上班,一月回来一次。平时只有老两口买到到肉蛋等营养物品,很多都贴补的离得近的女儿家。
孩子们吃点肉蛋还得靠老丈人,显得有点无能的李爸只好说:“这周末我再上山看看能不能逮只兔子给孩子们补补,解解馋。”李元盛仗着身手利落,歇班时经常带着老爹的土枪进山打猎。他不进深山老林,只是比村民去的地方稍远点,偶尔猎只兔子或抓只野鸡改善生活。
“去吧,注意安全就成。”苏景芳知道丈夫做事有分寸,从没出过事,就随他去。
李建军赶紧说:“爸,我也去。”他是男孩,对打猎很感兴趣。平时没少套家雀捞鱼啥的。
李建兵凑热闹似的说:“我也去。”想想拉下妹妹不好,又加了一句:“妹妹也去。”
李建兵不乐意了:“你去能干啥,不够捣乱的。在家等着,我和爸爸猎了兔子回来让你吃肉。”他嫌弟弟人小腿短,根本帮不上忙。若是弟弟拖后腿,爸爸也不让他去咋办。
“山上不好走,建兵跟妹妹留在家里,爸爸打了兔子让你多多吃肉。”李元盛耐心地哄劝孩子。
李建兵听说妹妹作伴就闷闷应了。
李娜看着这样其乐融融的家庭,感到温暖又窝心。
只是一家人吃饭,大家都喝玉米糊糊,吃黑窝头。只有她一人喝加了红糖的小米粥,还有一碗蛋羹,这种情况让李娜食不下咽。她把蛋羹往中间推了推,推向龙凤胎哥哥那边,“哥哥也吃。”
李建兵其实很眼馋妹妹的好饭食,可他懂事,知道这是病号饭,也不争抢,就算馋了也是使劲啃窝头吃菜,眼睛不敢往妹妹那边瞟,就怕自己忍不住。
可这时妹妹让给他吃,他迟疑地看向妈妈。
苏景芳看到这种情况也很无奈,哪个孩子她都心疼,只有孩子生病时才吃的不一样。可一个吃着,另外两个看着,她心里非常不好受,只好说:“娜娜真乖,知道分给哥哥吃。既然妹妹给了,你跟你个一人吃两勺,剩下的归妹妹。”
她拿起小铁勺,从中间划了一道分界线,再把其中一半划成两半,把碗放到两个儿子中间,示意俩孩子吃小份的。
李建兵小点,没想那么多,听妈妈这么一说,就开心地拿起勺子来吃。
李建军自认是小男子汉,怎么能跟妹妹抢吃的,就拒绝:“妈,我都大了,不吃了,还是给他俩吃吧。”
李建兵先吃了一小勺,仔细品尝后说:“妈,蛋羹真好吃,滑溜溜的,比白煮蛋香。”
当然香了,里面滴了几滴香油。苏景芳说:“下个月买了鸡蛋,给你们一人炖一碗。建军也吃点,给你妹妹留下一半就成。”
李建军才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就是个半大小子。听妈妈说给妹妹留一半,就同意吃了。
一个鸡蛋多放点水也就能蒸半碗蛋羹,就这样,懂事的兄妹三人分了这一碗蛋羹。
田淑华还以为儿子看着娜娜格外投缘,就跟坐在床边的苏景芳说:“景芳,你看我们这么认识也算有缘份,不如以后我们两家就常来常往,当个亲戚走吧,孩子们看着挺投缘的。”
若是女儿现在十几岁的话,苏景芳就会慎重考虑这个问题,毕竟再过女儿几年就到了嫁人的年龄;可女儿现在只是个小豆丁,苏景芳就没多加考虑,她觉得顾明远跟大儿子李建军差不多大,应该能玩到一块儿去,答应了也没什么。况且丈夫和顾医生谈话挺投机的,两家结识当个朋友也不错。
田淑华都提到这儿了,苏景芳自然满是欢喜的答应了,要是不答应岂不是太不给面子了。再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说不定以后能互相帮忙呢。
这时的苏景芳怎么都想不到,顾明远就是冲他们家娜娜来的,后来才顾明远老是围着娜娜团团转,不知那时有没有后悔今天答应得太干脆。等孩子们都长大后,顾明远求娶娜娜时,李元盛才觉得顾明远就是个大尾巴狼,那么小就知道拐带他宝贝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