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 > 其他类型 > 爆改大明朝 > 第七十六章 乡里乡亲

第七十六章 乡里乡亲(1 / 1)

对这两个刚来的培训期语文教师,詹闶可没时间面对面去教他们。都老大不小的了,直接扔给他们一套分了好几册的打印版手工线装字典,照着上面的学吧。

字典是詹闶特意请人编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简繁体对照,以及相应的字意解释。还带着拼音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简介,以及拼音和笔划表,相当好用。

培训进行了两天,脑子灵活的优势就表现出来了。黎祝从第三天开始,就会准时进入詹闶教学的教室,跟着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而且是以正在学习拼音的新学生教室为主。

冯辉就要慢了好多,也不知道是毫无意义的尊严让他拉不下面子,还是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想。直到过了好几天,黎祝都有些看不下去也不好意思了,才拉着他一起去做旁听生。

不过毕竟是读了一辈子书,又教了小二十年开蒙课程的老童生,一旦认真起来也不是吹的。没用多长时间,冯辉就能把字典的第一册背下来了,而且拼音掌握得非常好。

詹闶照着两人学习的进度大致预估了一下,发现两人达到授课指标的时间竟然相差不大,而且是一个灵活一个扎实,各有胜场。古人的学习能力,也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啊。

在此期间,詹家也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一度传为北平城部分坊巷中茶余饭后的笑谈。

翟思雅估计是真的很想尽点孝心,请示过詹闶同意后,一家伙把家里詹闶上过手的女人全都纠集起来,连偏院里的舞乐姬们都没放过。要不是詹闶没说过,估计还得加上刚刚伤愈的如曼。

话说到了十月初一这天,正正好的三十个女人,把各自准备的祭奠品分门别类堆放在一块暂时闲置的试验田里,香案什么也都备齐了,准备搞一场盛大的祭奠活动。

戌时四刻一到,所有女人中见过最大市面的绣月主持,众娘们儿各按分工开始忙乎起来。祭奠用品堆得像小山,烧起来就更是了不得,火苗子能蹿两丈多高。詹爸詹妈要是真能收到,约莫着都够开个不小的服装店了。

寒衣节几乎是家家都会烧点什么,为了防患火灾于未然,军巡铺的也是相当辛苦,天擦黑后就满城转悠起来。

詹家后边斜对过不远处的某户人家,也是刚好烧完了祭奠。全家人正要回屋里找暖和,其中一个孩子就看到了冲过詹家房顶的大火苗子。

刚开始以为自己看错,揉揉眼睛后发现火苗子更高了,急忙大喊起来:“快看,詹道士家里起火了,房子都着了……”

孩子的爹一看也急了,这么大的火,千万别把邻居们祸害上。也顾不得什么夜禁不夜禁的了,紧赶几步推开大门跑出去就喊:“不好了,詹家走水了,快来人救火啊……”

他这一喊,把附近的人家都惊动了,纷纷带上家伙事儿就往詹家跑,还有人壮着胆子去喊了军巡铺的火兵。

结果到了詹家,发现根本就没什么火灾。詹闶无奈地让管家劝走了街坊邻居,还拿了二十两给军巡铺意思了一下。

因为祭奠品太多而引来军巡铺,估计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遭。第二天开始,这个大闹剧就在北平城里以各种版本传开了。

好听的是詹闶不愧是活神仙,家里烧个祭品都能搞出大动静;不好听的就是拿他做反面教材,一场因好色引发的火灾。;还有的说什么詹闶在家中做法引来天火祭奠先祖等等之类的。总之是诸多版本各有不同,詹闶也因为一把火再次成为北平城内的风云人物。

这事不只是老百姓唠叨,连阿棣这个堂堂亲王都很感兴趣。特地找到了詹闶,详细问了一番究竟,并且在事后告诫王府诸人,不得在家中堆放大量引火之物。

这事也就是放在古代,要给了六百年后的现代社会,绝对会有大把所谓“据知情者透露”和“据某门类专家分析”的水文漫天飞舞,硬生生把詹家紧跟着就新开的火炉子生意牵扯进来,玩炒作论和阴谋论。

詹家卖火炉子和蜂窝煤的买卖叫万力行,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取“万物之热力”的首尾两字,今后大部分的能源业务都会叫这个名字。

北平城里有两处万力行的门市,分别在南薰坊靠着保大坊的位置,和金台坊鼓楼西侧的位置,都属于人流量够大的区域。

门市开业的当天,并没有搞什么特别红火热闹的仪式,雇了个锣鼓队敲打一阵子,然后揭去门头匾额上的绸布,这就算正式营业了。

詹顺担心的冷清现象并没有出现,假惺惺来贺喜的旁边几家铺面掌柜还没走,顾客就开始上门了,而且一下就是好几个组团来。

其实这才是正常现象,在门市营业之前,詹闶早就把广告打出去了。官方的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盐运使司、盐课提举司、北平附郭两县等等衙门;自家旗下一应生意买卖,便宜岳父梁再发家里,庆寿寺的老和尚禅房等等民间场所,都已经用上了蜂窝煤炉子。

所有广告位都是能起到大力宣传作用的,近半个月的时间下来,北平城里最富裕的群体基本都传到了。

不用和煤泥,也不用再烧炭,烟筒子还能给房里加热,干净方便还好处多。有些人打听到了买卖开张的日子,当然是迫不及待地要把这好东西弄回家里去。

可是一看这价格,多少都有些肉疼。大号的炉子价格五两,小号的三两;大号的蜂窝煤四两一百块,小号的二两一百块;最坑的是那烟筒子,一根就要一两银子。

买吧,有点不舍得银子;不买吧,又怕别人有了自己没有。纠结之中,一个双眼透着精明的家伙就找到詹顺拉关系套近乎:“掌柜的,你这蜂窝煤炉子我是见过的,用着也的确好。可就是这价格有些太贵,我和梁掌柜可是多年好友,你看能不能给让点价,我们几个今天就一起买了。”

詹顺早就得了老爷吩咐,做买卖不能一味降价,尤其是这种别人没有的东西,卖不出去都别降价,否则就是自打耳光。

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这位老爷,您也说了见识过这蜂窝煤炉子的好处。那您就该知道,这东西他可是稀罕玩意儿,往日里有钱都见不到的。您看这炉子,别的先不说了,家里用上首先是干净啊,再也不用到处是炭灰了。而且这东西他连烧饭带取暖都能照顾到,您买了它等于至少省了一份开销。”

说着就走到店里用着的大炉子边上,拍了拍炉沿:“还不瞒您说,这东西可是有数的,一旦卖完了,起码今年就不能再有。俗话说一文价钱一文货,您看看这做工,再想想它的好处,一只大炉子就是一百多斤,连工带料卖五两几乎都不赚钱。也就是我家老爷说了,都是北平的乡里乡亲,不然哪能是这个价。”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还有情义,真是让人不好反驳。可对方也不是好忽悠的,露出一个小小的奸商式笑容:“掌柜的,你这话言过其实吧。我可是在宛平县衙见过这东西,据说布政使衙门里也在用,朝廷能给他们多少薪炭钱,照你这价格,怕是用不起几十个这种炉子吧?”

这话也很在理,以现在的价格,任何衙门明面上都不可能用得起。只是他不了解情况,这种事詹闶能没准备吗,能让人揪住尾巴乱砍价?

詹顺回送给他一个温和的笑,就像那只火炉子那么暖:“这您就有所不知了,我家老爷是皇上钦封的四品真人,与多位老大人都是至交好友。衙门里用的炉子,那是因为我家老爷不忍看到诸位老大人受冻,特别赠与各衙门的。照您这么说,燕王殿下府中也用了好些,可没听说过他老人家嫌贵!”

把燕王殿下搬出来,这话真是没法回了。整个北平城里,谁能比阿棣还牛逼,连他用炉子都是照价付款,你长了俩脑袋吗?

最新小说: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 八零好福妻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谍海偷天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