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人口计划(二)
“投入虽然有些吓人,但若是这方面不投入,那么神教便谈不上长治久安。”
东方明拍拍手,示意这两人回神。
日月教现在基本站稳了脚跟,但是后面要想发展成根基牢固的大树还需要很多努力,医疗更是无法避免要翻过去的大山。
“孕产的妇女需要医疗保障,需要能从产床上活下来,这样再过一两年恢复好后,她们又能有健康的身体来生产下一个健康的胎儿。”
东方明视线落在李靖身上:“李兄你这几天调查后也发现了,底层的民众平均下来寿命仅三十五。
长命者多在富贵家。
这些年纪轻轻就死去的百姓,是多少只要给点药就能救回来的呢?”
徐业绩接上话头:“三十正是年轻强壮之时,若只是因为风寒而殒命,确实是非常可惜之事。”
东方明点点头:“在我们层面上,手上的百姓们自然是越多,寿命越长就越好,站在百姓的角度上,病疾时有人能求助,无论治不治得好,总比躺在家中苦熬等死好得多。”
见他俩都是赞同之色,他接着说:“神教发展至今,我们要与朝廷与其他诸侯竞争,争得不只是军队强大与否,争得是谁能够的更有效的利用百姓的能力,谁更能够收拢民心,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不在这种地方下功夫,还要去什么地方下功夫?”
“您说的对,教主。”
徐业绩也是平民出身的,对平民的生活自然是比出身财主家的李靖了解许多。
“此外,医疗系统是作为全民福利推行的,但是不能做成免费的,免费说着好听,标注好的价格会从别的地方找补,这般一来更容易出问题。
我们在培养出大批医学大夫后,可以拨出一部分人成立制药的机构,研制有针对性的药物,再以民众可以接受的价格销售。”
“要是售价无法填补的成本,就用提高售价的药品卖到别的地方去回收资金填坑……”
“这样会不会影响教内其他药农和医馆的生意。”
徐业绩一下就听明白了,也想到了会遇到的问题。
李靖立马就想到了:“我们可以收购药农的药材,大批量收购的话,就算价低也不至于让其亏本。”
三人从人口增加说到妇女生产,说到医药制药,再到一下细枝末节的东西,结束这个话题后,东方明又把话题说牵会最根本的人口增加上:“虽然战争是是不划算的,但是你我皆明白成本最低的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别人打仗,我们接收战争难民。”
李靖和徐业绩嘴角微抽。
您刚刚还说战争是最没用的方式。
东方明是什么人,他会在乎这个?
对现在的日月教来说,八联军基本是击退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给神教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巩固攻打下来的成果。
至于别人怎么打,怎么死,东方明不关心。
心黑点说,死的是别人家的崽,他不仅不心疼还要出手补刀。
“今上不仁,百姓苦役许久,天下百姓过的都苦,只要我们做的比长安那位好,比其他诸侯好,百姓自然会依附我们,会支持我们,待到那是谁还会我们是草寇?”
这话一出,徐业绩和李靖的呼吸都变重了,不说得民心得天下这话,所谓天子真龙,那么失去了民心爱戴龙和一条草蛇有什么区别?
看他们脸上难掩激动,东方明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这些事情,我们先拿出一个方案来,等伯当他们回来了再一起商讨一下具体安排事项。”
当前的任务还是要把江南这边打下来,然后清理一下那些不懂事净捣乱的大家族。
九月,东方明回到乌头山已经有三个多月了。
这段时间,日月教大军成功攻下射州,将怀河入海口地区占了下来。
刘黑闼等人率领的大军压境江南总管。
不过因为去往江南总管需要渡江,所以神教大军便在北岸筹备渡江的所需的军备。
日月教的士兵多是北方人,水性好的不多,刘黑闼趁着这段时间筹备着招募当地一下水性好的人,训练出一些能用的水兵来。
东方明对他这个决定是赞同的,之前秦琼也有说过要练一下水兵。
不过这个时候秦琼已经没跟着刘黑闼一块了,而是带兵直指琅琊王属地。
“嗤,”东方明扫了遍暗部送来的密信,忍不住冷笑。
下手的徐业绩和李靖抬起头来,朝上手位上的东方明投来疑惑的视线。
朝这两人挥了挥手上密信,东方明简的说了一下内容:“琅琊王年幼,下属倒是做起了摄政王,就这么点地方整这些事情,简直是螺丝壳里盖戏台。”
徐业绩放下手中的笔:“主上年幼,下属私心颇重,正是从外部攻破的好机会。”
东方明放下手上的密信:“何止是好机会,他们都准备打开大门邀请我们进去了。”
琅琊王下属送来密信,想要和日月教联合压下琅琊王几个庶子搞得事情,代价是将被贬两城割让给日月教。
东方明简直要笑死了,割了两城后,琅琊属地缩小了一半。
东方明是想不懂琅琊王的手下是怎么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的,割地这事情都能想出来。
本来就巴掌大的地方,再分割一下,那不是自断手足?
“让叔宝不要顾及这些,直接把海州攻下来,我也懒得看这些人搞事情,他们自己吃得脑肥身膘的,老百姓苦的很,不如早点把这些无用的家伙处理了。”
东方明拿起笔快速写了封手令,封好递给一边等候亲卫。
亲卫刚离开,马上又进来一个侍卫,他走的很急:“教主,暗部传来的消息。”
东方明挑眉,招手让他把密信呈上来。
打开一眼,信是十一传来的,大概就是说隋帝已经到达了凉州和西突阙交上了手,并且取得了两次正面胜利。
东方明觉得这也正常的,毕竟领袖到场,自带鼓舞光环,士气猛涨是必然。
他就怕隋帝好大喜功,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
再看到密信后面的内容时,东方明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
李二郎似乎接到了他父亲唐国公的命令,要离开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