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婆这一宽慰,柳氏倒是安心不少。
自从老婆婆住下后,柳氏和老婆关系越来越好,闲着的时候,老婆婆还能和柳氏说说话,也不孤单,是以年后阿喜和柳氏便让老婆婆安心住下来。
老婆婆身体不好,虽说住下来后,身上的冻疮都好了,但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折腾,老婆婆这身子若是在有个什么大笔红,怕是会很危险。
大夫让老婆婆安心养身体,必须得养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养回来。
阿喜和柳氏劝老婆婆留下,而老婆婆得知自己很有可能会没命,也不知道想到啥,一直搂着那根拐杖,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老婆婆说感谢阿喜和柳氏,说等她身子养好一些,就离开,她会记着阿喜和柳氏的恩情,将来若有机会,若她这条老命能活的长久一些,她一定会好好报答阿喜和柳氏的。
阿喜和柳氏自然不需要老婆婆报答什么,也就是因为他们一起住了一段时间,相处的时间有了感情,人一旦有了感情,难免就会不舍。
总之,老婆婆就这么住下来,也算是和柳氏做个伴儿。
“希望阿喜他们在长安城能尽快安顿。”柳氏低声叹着,面上难掩担忧。
那可是长安城啊,是天子脚下的长安城,是大梁国的都城。
老婆婆面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她木无焦距的看向前方,也不知在想什么,只是握着那根拐杖的手愈发的紧了。
阿喜一行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路途,终于赶到了长安城城门前。
看着眼前巍峨的城墙,看着来来往往的行路人,阿喜几人心中颇有些感叹。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即便准备充足,赶这么久的路,几人到底还是风尘仆仆的,精力消耗的差不多,大家说话也没劲了。
好在他们就要进城了,进城后,定要好好休息上个好几日。
一行人将他们各自路引拿出来,进长安城比去其他州城盘查更为严格,他们赶来时,城门前已排了长长的队伍。
这些人中不乏有普通百姓,也有一些书生,这些人面色憔悴,一看便是赶了很远的路。
等快到阿喜他们时,众人皆都将路引拿出来。
大梁国律法严谨,各个州城百姓若走的远,比如像他们这种从青州城内赶来长安城,必要有身份路引,这是身份的证明。
好在大梁国律法对女子不算苛刻,女子可立女户,亦可办理身份路引。
不过在盘查时,这些守城官兵不免也会为难一番,甚至还要将马车给翻个底朝天。
这些阿喜来来长安城前,李叔都曾对阿喜说过,也说过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所以阿喜将早早准备好的过路费拿出来,悄悄塞给官兵。
这些官兵都是人精,稍微一掂便知有多少,见阿喜给的大方,也就不在为难,让人随意检查了一下马车,这才将阿喜等人给放进城内。
一(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