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那位可是异常心狠手辣的主,他能用莫须有的罪名将苏军上下清洗一遍,多少战功赫赫的元帅、将军人头落地,那么如果感觉到杨震对苏联的利益是一个伤害,他可不会因为手下几位元帅、大将的想法而放过杨震。
而杨震是不是苏军将领,是不是中国人,他可不会管那一切,苏联肃反**期间,那些留在苏联的中国人被杀的还少吗,他们昨天敢扣留抗联的总指挥,杀了抗联的干部,今天未必不敢杀杨震这个可能会成为他们一个绊脚石的家伙。
别说中央不会同意他去,就是同意他去,他也坚决的不会去,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苏联做阶下囚,或是莫名其妙的在苏联掉了脑袋,革命远还尚未成功,杨震对自己的小命可是珍惜的紧,更何况中央会不会同意他去冒险,杨震还是有信心的。
其实这次倒是杨震还真的有些多心了,这次邀请还真的是苏军现任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还有此时刚被从列宁格勒前线调回來,接手莫斯科防线的朱可夫大将一同,向那个被杨震口中称之为莫斯科老头的最高领袖提出來的。
作为苏军总参谋长,在目前整个西线形势危如累卵的情况之下,对远东地区的安全一直很是担心,尤其是前一段时间,苏军的兵力损失太大,远东地区的几个军区,还能不能在还存在着日本入侵的局面之下,再抽调一些部队用于西线,他作为总参谋长的顾虑很大。
对于身为苏军总参谋长的他來说,尽管清楚的知道现在抗联已经占据了与苏联交界地区,暂时解除了苏联远东地区可能存在的危机,至少缓解了日军配合德军向苏联进攻的可能性,但是却并未从根本上缓解。
抗联目前尽管做的不错,但是对于苏军來说还有些不够,他们究竟能不能在对德战争结束之前一直坚持下來,并展起來以彻底的解决苏军两面作战的压力,苏军总参谋部现在却是并无太多的信心。
在苏军总参谋部看來,尽管6地上的威胁已经不大,但是日本海军对苏联远东地区,一直是一个相当大的威胁,有着强大海军的日本军队,完全可以避开正面抗联的防区,在苏联远东的沿海地区进行登6作战。
日军如果坚持要配合西部战场上的德军作战,通过登6战,一样可以威胁到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牵制其在远东地区的兵力无法西调,而且日本有着强大的海军,完全可以保证其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日本海军只要在远东沿海活动一天,苏联人就感觉到芒刺在背。
更为关键的是远东军区在原有部队被调走大部分之后,新编成的几十万大军,也是目前西线急需的,在海上还存在威胁的情况之下,这些部队能够最终可以被调走多少,也关系到西线战局能不能获得补充足够的补充部队。
在还沒有完全摸清楚日本军队下一步动作之前,苏军一直悬着的心就不可能放下,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抗联能在远东地区牵制更多的日军,他们不会在这个时候,对杨震做出任何不利的举措。
那位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之所以提出邀请,就是想亲自与杨震见面,确定一下他对眼下日军对苏军远东地区威胁的看法,并与杨震商议,最大限度的利用抗联力量,來分担苏联远东地区的压力。
这个提议最初就是那位在外蒙与日军交过手的朱可夫大将,在接手莫斯科战区时,向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提出來的,目的是将苏军在远东地区的防御,与抗联的连成一体,以减轻远东沿海地区所受的压力。
在那位目前苏军高层之中,唯一与日本人直接交过手的6军大将看來,不管其有什么样原因,有什么样的情报,只要日本军队下一阶段战争的目标沒有真正的展开,朝鲜和日本本土的日军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威胁就始终的存在。
而眼下正处于战争期间的苏联,根本就沒有能力应对两场战争,而且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会战失败已经成为定局,总兵力损失可能高达百余万的情况之下,后备兵力已经不足的苏军,急需从远东地区抽调部队补充西线。
尤其是远东地区部署的坦克部队,在这位前苏军总参谋长看來,对保卫莫斯科异常重要,所以他建议总参谋部,邀请杨震对苏联进行一次访问,以与抗联方面研究一下两军协防苏联远东地区的问題。
特别是在远东地区主力抽调走之后,一旦日军在苏联远东地区登6,抗联能不能抽调兵力进入苏联境内,配合苏军作战的问題,因为远东地区眼下的兵力,抽调少了对西线來说无济于事,如果抽调的多了,剩余的兵力根本就无法抵抗日军的登6作战。
他的这个观点,正为目前西部战场相当不利局面担忧,以及对日军可能会在远东地区登6,对苏联进行两面夹击而忧心忡忡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自然是相当的赞成,如果抗联能在满洲牵制的日军兵力越多,苏联远东地区的威胁就越小。
在请示了最高领导人,并征得同意之后,由身为苏军总参谋长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出面,再拽上对抗联一直好奇的总军械部长雅科夫列夫上将,以及这位大将又拉上铁木辛哥元帅在邀请电上共同署名,一同向杨震出了邀请。
而那位苏联领导人就算再不待见杨震这个捣乱分子,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自毁远东防御的,他很清楚抗联越强大,对日本军队的牵制力也就越大,也可以彻底的接触日军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威胁。
所以对于沙波什尼科夫的要求,他沒有丝毫考虑的便同意了,而且在亲自审阅了邀请电的内容之后,还特别加上了苏联方面会保证杨震同志在苏联境内安全,并亲自起草了一封给延安的电报,希望延安能够施加一部分的压力。
只是杨震对于苏联的邀请总是不给予答复的暧昧态度,以及中央在这件事情上的不配合,也使得这件事情最终沒有成行,心急的沙波什尼科夫大将,最终不顾前线的需要,在莫斯科保卫战正浓的时候,派出了一位副总参谋长,与远东军区司令员阿巴那申克大将一同访问了哈尔滨。
沒办法杨震不急,可急需补充兵员的苏军急,在莫斯科会战期间,对补充兵员已经饥不择食的苏军,几乎将远东地区的部队抽调一空,就连内务部的边防部队,除了苏朝边境以及库页岛上的部分兵力之外,都编为一个师给调走了。
至于技术兵种,除了太平洋舰队航空兵之外,其余的航空兵和坦克部队全部调走,炮兵部队调走了三分之二,防空兵部队全部调走,弄的一个偌大的远东军区剩余兵力,还不足一个集团军,别说防御整个远东地区,就是防守海参崴一线都不够。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位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能不着急吗,要是日本人此时在沿海登6,远东军区的苏军几乎沒有一丝的抵抗能力,杨震对于邀请迟迟不予答复,他就只能派人到抗联來。
好在杨震虽说磨磨唧唧的不给答复,但这位从莫斯科万里迢迢赶过來的副总参谋长,也沒有算是白跑一趟,对于苏联人提出的要求,杨震也沒有含糊,在从延安赶來的,携带主席真实意图的军委副参谋长,以及挺进军司令员和政委在场之下,与抗联达成了一份协防协议。
只是这份所谓的协防协议,在那位苏军副总参谋长前脚走,杨震后脚当着三位老帅的面,直接跟废纸一样丢到了保险柜里面,这份由军区政委李延平与那位副参谋长出面谈判协议的实际内容,他连看都沒有看一眼。
至于所谓协防作战所需的作战计划,此刻将心思全部放到准备下一阶段会战的他,压根就沒有想过,更沒有放在心上,搞的那位來协助他制定作战计划的军委副参谋长,也只能摇头苦笑。
回去向主席汇报之后,主席也只是摇头笑笑而什么都沒有说,中央也沒有在这件事情上对杨震,给予任何的压力,毕竟以主席的为人,让他以损害中国自身利益,去保障苏联人的利益这种事情,主席压根就不会去做。
派出人配合抗联,只不过因为莫斯科的压力,做做面子上的事情而已,而这份协议能不能得到真正的执行,他一点也不期待,甚至希望这份协议永远不要生效才好,杨震这么做,倒是很符合主席的心意,主席自然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对杨震施加任何的压力。
不过主席虽说不希望这份协议能够打成,但是在心中也一直在为抗联担心,毕竟虽说已经接到杨震的报告,日军将会南下对南洋起攻势,但是在日军南下作战沒有真的打响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他们的真实意图究竟在哪里。
万一日本人在德国人的压力之下,真的进攻苏联,那这份对中国人利害相比,害处较大的协议执行不执行,不执行,苏联的压力不说,抗联的对外通道也将被切断,执行,对于抗联來说是一个为别人火中取炭的行为,直到珍珠港事变爆,主席一直为杨震和抗联悬着的心才放了下來。
而在今后的岁月之中,虽说也有磕磕绊绊,苏联方面也无数次试图将手伸向抗联的物资,但是杨震百般的算计之下,双方的合作大体上还勉强算是遵守,虽说也有一定的波折,但是好赖沒有搞出大的乱子來。
虽说在某些方面大家都沒有完全的遵守协议地方,明着沒有什么太大的对抗,实际上暗中算计对方的事情一刻也沒有停止,而且处于弱势的抗联,吃的暗亏比较多一些,但是总体上,还算是勉强的说的过去,至少太大的亏沒有吃到。
想要多吃多占的苏联人,在某些事件实在有些过分,连面子上都过不去的地方,在他们沒有想到的,抗联史无前例的强烈反弹之下,苏联人在其他的方面,也或多或少的给予了抗联一定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