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迟疑不决的韩世忠,钱昱就直接请他观看了一下火枪、火炮的恐怖威力,当然这仅仅是一次演戏而非实战。
韩世忠嗡嗡作响的脑袋还没有清醒过来的时候,就发现身边的将士基本上都跑了。
宋钦宗赵桓还朝的大义,再加上钱昱火枪、火炮的威慑,韩世忠最终还是向钱昱低头了,他不得不听从钱昱的吩咐,跟随大军去临安府找赵构。
一路上有了韩世忠在前面开路叫城门,可以说,钱昱几乎就是不费一枪一弹就出现在了临安府的城外面。
惊慌失措的赵构又准备逃跑,此时此刻杨幺站出来说他愿意去把钱昱给击退了,所以,赵构就暂时放弃了逃跑的计划。
也就是一刻钟的时间,赵构就收到了杨幺兵败身亡的消息,此时他想再次逃跑却发现已经无路可逃了。
临安府城里面大小官吏,一个个都成为了钱昱的阶下囚。
看着书案上面的俘虏名单,钱昱决定先把历史上那些臭名昭着的汉奸、小人给处死了。
第一批被公开处决的官吏是秦桧、万俟卨、张俊、罗汝楫四人,其中秦桧的妻子王氏也一起被绑到了法场上。
秦桧妻子王氏的来历确实是不一般,她本人是宋神宗时宰相王珪的孙女,同时北宋徽宗时期大宦官童贯的干女儿,历封魏国夫人、韩国夫人。
王氏的爷爷王珪为相时,少有建明,当时被人称为“三旨相公”。
王珪上殿进呈时,称为“取圣旨”;神宗决定后,称为“领圣旨”;退朝后告诉禀事的人,称为“已得圣旨”。
童贯比王珪那可是威风多了,作为宋徽宗时期的“六贼”之一,他生性巧媚被人称为“媪相”。
童贯手握兵权二十年可谓是权倾一时,他发号施令超过了皇帝的制敕。宋钦宗即位以后,谏官、御史和老百姓议论纷纷述说童贯的罪恶。
宋钦宗起初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紧接着又连续降官,谪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发配到英州、吉阳军。
还没到地方,又下诏历数他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澄到途中去斩掉他,在南雄斩了童贯后,他的脑袋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
被绑在断头台上的王氏是大呼小叫,说她与李清照、赵明诚是姑表关系的亲戚。
钱昱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觉得方才奇怪就把此次随军南下的李清照、赵明诚两个人叫过了问了问。
通过了解钱昱得知,出身于望族的王氏,确实是与李清照之间存在着这样一层关系。
王氏的父亲叫王仲山不是王硅的长子,王家从王珪之后就衰落了,王仲山没做过什么大官。
王仲山在建炎三年做抚州知州时,投降了金国,后来他的哥哥王仲嶷也投降了。
王仲山能当上知州靠的就是女婿秦桧的关系。
王氏的有一个姑父名字叫李格非,这个人其实也就是李清照的父亲,所以说李清照也是王氏的表姐。
李清照的母亲是王硅的女儿王氏的姑姑,她们两个人小时侯经常在一起玩耍,只是长大以后因为志向不同就生疏了。
李清照是非常不齿秦桧的所言所行,所以在表妹王氏婚后就和他们断绝来往了。
不要说李清照没有开口给王氏求情,即使开口了钱昱也肯定不会答应这件事的,历史上参与陷害岳飞的罪魁祸首怎么可能饶恕呢?
万俟卨与钱昱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难逃一死。
他做的坏事一点也不必秦桧少,作为陷害岳飞的急先锋,历史上他在害死岳飞之后,也从小小的七品监察御史一跃成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了。
跟秦桧的后人叫嚣着要给秦桧翻案不同,万俟卨的后人羞于与之同姓,万俟姓的人全部都改了这个姓氏,村名也从万俟寨改为了麦寨。
张俊帮助秦桧害死岳飞之后,也顺其自然地坐上了枢密使的位子。
枢密院是宋代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所以说张俊凭借着这件事一跃成为了高官。
张俊拥有良田一百多万亩,每年收租米—百万石,相当于南宋最富庶的绍兴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
这个打仗只会冒领军功的无耻小人,通过陷害忠良助纣为虐,不仅发家致富有道,而且还混的相当舒服,最后居然被赵构封为清河郡王。
历史上,罗汝楫在陷害岳飞的时候,曾经洋洋得意地说过:舌尖杀人不用刀。
而罗织岳飞罪名最卖力气的就是他了,这个坏事做绝的东西,最后做到了吏部尚书和龙图阁学士的高官。
罗汝楫因为陷害岳飞“有功”,不仅他爬到了吏部尚书的职位,同时还把他的六个儿子也都提拔起来了,这在当时叫“恩荫”。
处理了这几个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败类,钱昱紧接着又派人把赵构给带到了一处偏房。
偏房里面的桌子上面放着一壶酒,另外还有几样精致的菜肴,这是钱昱给他准备的最后一顿饭。
赵构得知自己即将要去阎王殿报道,一下子就软瘫在地上了,他声泪俱下的乞求钱昱能够放过他。
钱昱怎么可能把这个冤杀岳飞的主谋饶恕了呢?不过,钱昱也不愿意给自己留下一个污点,他就拿出了出兵之前宋钦宗赵桓的亲笔密旨。
赵构哆哆嗦嗦地看完了宋钦宗赵桓的亲笔密旨,开始破口大骂就是不想去喝下那壶毒酒。
万般无奈之下之下,钱昱只好安排人送他上路了。
办完了赵构、秦桧、万俟卨、张俊、罗汝楫、王氏之后,钱昱又对南宋的那些主和派开始下手了。
这类人以汪伯彦为首,他这个人是毫无底线的,只以保证自己的性命为紧,管他皇帝是金人还是宋人,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荣华富贵才是第一位。
汪伯彦是徽州祁门人,他是南宋初年着名的奸臣,还是奸相秦桧的老师,南宋主和派的重要人物。
在金兵迫近汴梁城的时候,汪伯彦却阻拦宗泽抗金,次年金兵攻下汴梁城,掳走了微、钦二帝。
赵构继位后升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又拜右仆射(即右丞相)。
当金兵再次逼近时,汪伯彦极力反对宗泽、李纲的抗金主张,促请赵构南逃,专权自恃的汪伯彦又主谋南迁扬州不作战守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