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军统局长当跑腿,还是多次的,章非这个军衔也算独一无二的一个了。
戴笠一脸吃味的看着章非,很用力的把装着任命文件的袋子“砸”了过来,嘴里的话也很酸,“行啊老弟,军衔都追上我了,和你相比,我这几十年算活在狗身上了。”
章非在戴笠身边转了一圈,好像不认识他般的打趣道:“一向沉稳有度的戴大局长,今天怎么如怨妇般的,究竟谁惹你了?”
戴笠拿章非没办法,这次算起来他也沾了很大的光,在报告上面,章非可是大大的提及了军统一笔,校长还特别的夸奖了他们一番。
进了屋里,章非打开戴笠带来的那些文件,看完后连连摇头不已,“老戴,你那位校长也太小气了,全是虚的,就没有半点实际的奖励。”
戴笠听的一口气赌在喉咙,半天才用手指着章非,“你、你竟然小看这份手令?有这东西,全国上下你都横行无阻。”
“手令?”章非还真没有注意这玩意,他也不懂这些东西。
“这是校长亲自签发的手令,可以这么说吧,见官大三级,你还可以调动一部分军队,就好比古代的尚方宝剑,知道了吧。”戴笠解释道。
“哈哈,这么说还真有点用。”章非宝贝般的收了起来,至于那个少将的委任状,他看都没有看一眼。
“老戴,前线我军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说到这个,戴笠的神情很不好,“打的很惨烈,长江入海口这边还好点,黄浦江那边我军的伤亡更大,对方的炮火实在太猛,特别是停止江面的舰队,对我们的压制太厉害了。”
“另外就是鬼子的飞机,我们空军打的几乎没有了,每次轰炸都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亡。”
章非听后的心情也很是不好,综合国力摆在那里,对方飞机大炮舰队,我们只能长枪短炮的用血肉之躯是挡,能打到现在这样,已经出乎了全世界的意料。
戴笠临走时,很是沉重的拍了拍章非的肩膀,“老弟,那些外面的生意和产业,能转移的尽量想办法转移。”
章非听后明白了戴笠的意思,上面在这段时间大范围转移江浙一带的工商业,也很清楚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
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在增援部队不断到来之后,也迅速做出了调整。
这个老鬼子还是将主力放在上海西北部的郊区,以进行对中国军队的侧翼包围作战。
另外,松井石根命令从抗击登陆的日军,加快进攻脚步,从侧翼完成对上海各路敌军的包围。
松井石根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把我军在淞沪战场的全部军队,就地消灭在这边,一次性的打垮对方的抵抗力量。
面对日军在杭州湾登陆的军队,我军转入抗敌包围深入的纵深防御作战,利用地形及工事,实施节节抵抗。
罗店的血战仍在继续,这片不足2。5平方公里之地是宝山县第一大镇。
清朝末年,这里即有700家店铺的3里长街。每日三市,车船不断,热闹非凡,5万居民散居于三湾九街十八弄。镇内瓦房密布,四周河流环绕,水网阡陌,易守难攻。
我军同日军第11师团血战了差不多一个月,伤亡极其惨重。至9月7日,罗店一线我守军已经阵亡了2万多人。
整个罗店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近一个月的激战中,消灭了日军近万,这是所有战场中,消灭日军最多的。
日军第十一师团几近打残,有力的牵制了大部分的日军主力,双方在这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伤亡了好几万,这里成为了淞沪战场上真正的绞肉机。
到了9月12日,面对日军的不断增兵,我军的阵线移到了郊区。14日晚上,日军又死力夺取了罗店东面的椒里桥,接着以机炮战车掩护优势兵力,向霍揆彰的14师坚守的顾家角、吴家桥、谢宅猛冲。激战至夜,守军伤亡甚重,阵地陷于敌手。
守卫陆福桥北朱店、侯家宅的守军也与敌激战。第51师的一个团在罗店以北与敌奋战。
到15日凌晨,左翼又遭增援的敌军袭击,守军顽强反击,双方均死伤累累。
这期间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奉命坚守宝山县城的第583团3营,于8月31日从第6师手中接过防务。
该营营长姚子青,号中琪,今年28岁,广东省平远县墩背乡人,16岁考入黄埔六期。
临阵前,姚子青营长率全营500余将士庄严宣誓:“剪灭倭奴凶焰,洗雪国耻,爱我河山,誓与敌不共戴天,誓与阵地共存亡!”。
历经多天的激战,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对我中华伟大民族之魂和抗战精神作了最好诠释。国民党《中央日报》发《吊宝山城中六百义士》之文颂悼,******追授姚为陆军少将。英文《大美晚报》也著文赞颂:“此次姚营全部殉城其伟大壮烈,实令人内心震动而肃然起敬,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全人类之光荣,其伟绩将永垂史册而不朽!”
连凶暴的日本人也为我抗日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随着上海战事的不断恶化,有钱有势的商人大亨们,也在想着出路,章非接到一份请柬,是杜月笙的一个门下弟子送来的。
在淞沪会战开始起,杜月笙和上海各界爱国民流一起,组织起了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
和一直准备投机的张啸林、躲在租界的黄金荣不同,杜月笙一直在奔走,为抗击前线的将士们送去了大量的物资和生活用品,得到了爱国人士的高度赞扬。
章非也听说过他的事,二丫在陈静的组织下,也加入到了救助伤员的队伍中间,这段时间都很少看到她们,杜月笙找到自已,看来是有事情求自已,才会显得如此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