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青阳战役(4)
青阳激战因为日军的航空部队增援慢慢的停了下来,这大半天的攻击就让荻洲立兵伤亡过半,其中原因并不是日军弱,也不是章非这些人有多强大。
说白了还是日军大意,荻洲立兵一开始的判断就出现了错误,对手的人数、装备以及准备的情况等,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就是真实的写照。
嚣张过了头的日军第十三师团,自加入淞沪战场到现在,还真没有碰到过一次像样的对手,就是这次,几次挫折荻洲立兵为首的日军指挥官,也不认为能改变什么。
等他们明白错误时,已经没有挽回的机会,而这个时候的荻洲立兵没有在第一时间想着突围,而还幻想着戴罪立功,无疑帮了章非一个大忙,也让松井石根制定的南京会战,突然间转了个弯。
华东派遣军司令部接到荻洲立兵失败的消息时,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等人集体震惊,一万多日军主力,就在这短短几天内被消灭,可是他们出兵以来最惨重的损失。
而且这下也同时打乱了他们制定的计划,剩下的第十三师团残部还必须要救出,不然这个消息传回日本,肯定会引起全国震动的,一个师团的损失,即使松井石根,也承受不住这个责任。
“柳川君,荻洲立兵这条蠢猪是你的部下,这次出现这么大的意外,你有什么建议?”
第十军司令柳川同样恼火万分,“司令官阁下,救是肯定要去救的,离他们最近的第十一师团已经投入战场,如果现在撤出,影响很大,我认为可以这样:第一,命令荻洲立兵就地防御,坚持到援兵的到来,通知海军第三舰队,让他们提前拿下江阴要塞,这样就可以减轻第十三师团防守方面的压力;”
“第二,命令重藤支队重新集结,和骑兵第9大队一起,攻击包围第十三师团后面的那支部队,打通双方的联系,这样就能进退自如,等我第十一师团主力回师,在围歼江阴守军。”
松井石根听完这个计划,想了想也只能这样,现在他手上也没有更多的兵力来去增援对方,“好,我另外会联系海军方面,让他们出动空中力量增援,确保第十三师团能坚守到援军到来。”
日军五路大军突破东方马奇诺防线之后,南京保卫战最早在句容打响。
12月5日拂晓,最早动手的是日军第十六师团,他们沿京杭国道,前进到句容至汤山镇之间,遭到我**队的猛烈抗击。
在此守卫阵地的是两支广东部队,一支是叶肇的第六十六军,另一支是邓龙光的第八十三军。
这两个军一共四个师的兵力,其中三个师是刚从淞沪战场撤到这里的,实际人员伤亡过半。另一个师刚从武汉调来,地形不熟,他们放下背包,工事还没来得及挖,敌人就上来了,他们只好仓促迎战。
那天拂晓,枪声响后,军长叶肇在望远镜中见日军的先头部队人数不太多,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他设想在句容附近布置一个“口袋阵”以全歼这股敌人,于是,他命令第四七八旅旅长喻英带两个团上去,包围敌人。
但是,战斗进行到中午,包围的兵力不足,一批敌军突破了包围圈,喻英下令士兵们同这股敌人拼刺刀。
战斗继续,敌人却越来越多,大批日军蜂拥而至,守军且战且退。傍晚,第四七八旅的两个团被敌人反包围,敌人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任凭他们左冲右突也冲不出敌人的包围圈。
第二天中午,叶肇本想叫这个团向西南方向突围,可是,命令无法传递。
第八十三军得知友军被围,赶来增援,打了半天,引来了大批日军。
叶肇决定派两个营去传达命令,可是,两个营无法插入敌人的包围圈内。
第八十三军在西南方向攻击,敌人便掉转枪口向第八十三军攻击。八十三军渐感不支,只得向土桥方向且战且退。
这时,在敌人包围圈内的第四七八旅的两个团寻机向西突围,直到日落西山时,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次行动,不但没有从日军手里讨到好处,反而把自已的阵脚给搞乱。
就在句容战斗打响的第二天上午,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在南京的通济门外淳化、上坊一线,与日军的第九师团接上了火。
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是山东人,黄埔三期生,他是国民党军队中一向受重用的“少壮派”,是蒋介石一手提拔和栽培的爱将。
第七十四军是蒋介石的嫡系,也是一支王牌军,蒋介石为了保护嫡系部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叫他们干苦差事的。
这次保卫战,蒋介石认为杂牌军是一堆豆腐渣,保卫南京是一场特殊的战斗,如果只让“豆腐渣”部队去打头阵,很快败下阵来。
这点蒋介石还是和清明的,如果这些“豆腐渣”部队全部打光,到时,他的中央军就会孤军作战了。
所以这次他让中央军在杂牌军中当骨干,就把第七十四军留下了,只要74军能打出应有的水平,就能很好的鼓舞士气,为南京保卫战争取到时间。
蒋介石临离开南京时,找到了王耀武,慎重的交代道:“我们中央军要为全**队作出表率,在南京打出个榜样来,要真正起到硬核桃的作用!而你们51师更是王牌中的王牌,此战务必打好。”
王耀武朝蒋介石拍着胸脯表示决心:“校长,您尽管放心,我们七十四军决不给校长丢脸。”
“好,我当注目以待。”
王耀武率领全师来到淳化镇,他马上下令构筑工事,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日军这时的小股部队已经开始行动,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到了前面的土桥,被守军发现,并马上报告给了王耀武。
“竟然有如此好事!”王耀武大喜,这不是送上门的开门红吗?
王耀武仔细盘问后,清楚只有这点日军,他决定偷袭这股敌人,露一手给还没来得及离开南京的蒋介石看看。
于是,他派出一个营兵力,黑夜摸到土桥敌营,突然发起战斗,日军措手不及,15个鬼子当场被击毙,他们缴获一面旗帜、15枝枪、俘虏了三个鬼子。
蒋介石听后大喜,果然不愧是自已的嫡系,真给自已长脸,当作一群手下的面,他竖起了大拇指,“如果人人都能像74军那样,何愁倭寇不灭?”
并叫王耀武将俘虏押到城里,俘虏被押到蒋介石面前,蒋围着俘虏转了一圈,对唐生智等人道:“看看,这些小鬼子并不是刀枪不入的神仙,只要都像王耀武那么尽心尽职指挥战斗,南京是完全能够守住的。”
日军第九师团十八旅团突然少了一个小队,团长井出宣时十分恼火,他命令部队向淳化追来。
不一会儿,就飞来了15架飞机为他助战。第五十一师以猛烈炮火还击敌人,战斗异常激烈,整整打了两个昼夜,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
唐生智调来20辆坦克助战。坦克兵带着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驾驶坦克上了阵地。
他们对着敌群横冲直撞,连撞带碾,所过之处,血肉横飞,一百多个鬼子被坦克碾成肉饼。日本鬼子被激怒了,他们集中三十门大炮,炮轰中国的坦克,三辆坦克被大炮击中,在大火中,三名坦克驾驶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淳化、上坊迟迟不能突破,还伤亡惨重,松井石根当即命令日军第十一师团一部,从侧翼进行夹击。
这个时候74军虽然顶住了日军的连番攻击,但他们本身也打的非常艰苦,和74军相比,南京政府别的军队不在一个档次上,他们根本抵挡不住日军疯狂的进攻。
这也没有办法,淞沪会战打下来,老兵的伤亡太过巨大,现在上战场的多数是一些新兵,而且武器更是杂乱无比,有些部队,甚至连枪都没有,子弹那些更是少的可怜。
用这样的部队和日军打,等于送死差不多,加上一些将领贪生怕死,防线被突破的地方越来越多,日军第十一师团一部的夹击,更是完全打乱了现在的部署。
第五十一师的三○一团伤亡过半,九名连长战死沙场,其余两个团也伤亡很大。傍晚,寡不敌众,唐生智命令第五十一师放弃淳化、方山阵地,向河定桥、麻田一线转移。
日军死追不放,305团团长张灵普主动请缨掩护部队后撤,日军两路大军如一把钳子般的朝他们夹了过来。
形势对74军都极为不利,他们边打边撤,就在这个时候,前方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追击的日军竟然停下了脚步。
还留在南京的蒋介石,这个时候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消息,就如张治中将军说的那样,章非这个人是员福将,他们伏击第十三师团的计划他是最清楚的,如果能成功,最少可以马上解除74军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