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位于沙俄、大华、半岛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沙俄远东舰队所在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就包括海参崴。
自穿越到这个时空,刘兴华就对这里念念不忘。结束对岛国的战争之后,收到情报部发来的通知,沙皇已经被赶出皇宫,他便下达了占领的命令。
虽然沙俄修建海参崴军港,也可谓耗费巨资。可长期的战乱状态,加上远东舰队驻此时常缺少补给。
沙俄海军对基地的驻防,实际已经不如从前。海参崴附近生活的百姓,虽然有不少沙俄人。
可在附近,依然生活着几十万满族跟汉族的百姓。他们对于崛起的大华国,同样抱着归附之念。
习惯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清朝遗民,都盼望着能早日回归故土。
对他们而言,生活在这里确实有些朝不保夕的惧怕。制定夺战海参崴的战略前,刘兴华就从东北派遣不少沙俄籍俘虏兵进入海参崴。
他们要做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跟驻防这里的海军搭上关系。这些当年被沙俄抛弃的沙俄士兵,如今都拥有东北籍的身份。
刘兴华派他们出来执行任务,也是对他们一种考验跟器重。有资格担当间谍的沙俄士兵,都明白这是一个机会。
谁都清楚。一旦任务完成之后,他们及其家人在大华国。就能真正的得到认同,成为英雄般的存在。
其次大批的精锐特战队员。同样开始了渗透。以至在刘兴华准备了软硬兼施的情况下,最终这仗却没打起来,驻防这里的远东舰队选择了投降。
沙俄王城的形势,这些士兵不是不知道。甚至在这段期间,舰队官兵也有不少人起了起义的心思。
若非舰队司令经验老道,只怕这些驻防的官兵也加入起义了。现在舰队基地被大华国占领,他们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
至于未来如何,很多人都没有去想。因为他们都清楚,他们的沙皇现在没功夫理会大华国。
占领海参崴的同一时间。集结在沙俄边境的几十万国防军,几乎在同一时间发起了进攻。
任何不投降的沙俄守卫军,都会被国防军予以坚决消灭。看着长驱直入远东境内的战况,英美方面也感叹,大华国这一招落井下石还真狠。
可面对大华国给出的解释,他们同样不好多说什么。对外的公示中,大华国表示鉴于远东的混乱,以及沙皇被反抗军赶出皇城。
为避免生活在远东的清朝遗民,承受不可预知的风险。大华国决定出兵收复这些失地。
那怕沙俄驻华领事,提出严重的抗议。可这个时候,谁还将他的抗议当回事呢!
大批国防军的进攻,让远东混乱的局势。确实得到很大的改善。不论是当地的起义军,还是驻守此地的沙俄远东军。
面对国防军,都必须停止战斗接受军管。一直盯着国防军推进的各国。
发现大华国的部队,在收复被沙俄侵吞的远东领土之后。真的在原地停下。
不再向沙俄腹地推进一步。也大感意外!按理说,这种时候。是大华国侵吞沙俄领土最好的时候。
刘兴华能忍住诱*惑,确实很出乎他们的意料啊!下来,大批物资进入远东,那些起义军还有心向沙俄的沙俄人,都被驱逐出境。
大批东北籍的百姓迁移,让远东的冬天似乎也没以往那样寒冷。正如大华国所说的,是华夏曾经的领土,一寸不让要收回来。
可不是华夏的领土,大华国同样一寸也不要。收复领地的国防军,就在原地重新设立国境线。
只是让很多人国家无语的是,国防军占领的区域是看不到任何混乱。可乱成一锅粥的沙俄,这个时候却频繁出现起义军占领城市的情况。
不少当年活动在国防军占领区的沙俄起义军,却将混乱推进到国防军的前沿,沙俄的境内。
继续他们的抗争,而且势力竟然一天比一天大起来。等到沙皇逃到参战部队的保护区,宣布那些夺取皇城的起义军为叛军的同时。
起义军在占领区,也开始筹建政府。这个政府,宣布沙皇为叛徒。一个国家出现两个政府,这种情况只能意识着分裂。
按理说,都应该表示抗议的大华国,却又成了他们争相拉拢的势力代表。
而事实上,没过多久,在国防军控制的区域前沿。同样夺取大片城市跟领土的起义军,一样宣布建立民主政府,不再听从沙俄跟起义政府的命令与指示。
这些政府跟国家的建立,终于让各国知道,大华国不侵吞沙俄的领土。
却不意味着,他不肢解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国。分裂,只怕才刚刚开始啊!
相比夺取皇城周边,以工人为首的起义政府,还有拥有前线部队支持的沙皇。
这些依靠大华国支持的起义军,发展的速度似乎更快。原因很简单,这些新成立的国家手里有粮食。
在如今沙俄全境物资都欠缺的情况下,无论是士兵、工人或者百姓,为了一个面包都愿意赴死。
有了充沛的物资后勤,这些国家在大华国前面,设立了一道稳固的防御阵地。
任何想进攻大华国的部队,首先要经过这几个国家的防区。而且让各国咬牙的是,只要有百万人口便建国的国家。
他们成立政府之后,都能得到大华国的承认。派出领事代表不说,还派遣一些部队驻防。
谁都清楚,这些自立成国的国家,实际都是大华国扶持起来的分裂沙俄的国家。
可在当下,他们如何控制已然崛起,还保存了战争元气的大华国呢?收复远东领土的刘兴华,很快便宣布大华国结束战争状态。
从岛国拆迁来的工厂,也开始分布到境内各到城市,组建更多的工厂,生产更多的物资。
这些物资,都被运送到混乱的沙俄境内,换取大量的合作条约跟真金白银。
这对于此刻处于战乱,大失元气的欧美各国而言,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伴随着大华国的异军崛起,并且迅速抢占亚洲霸主的地位。两个联盟战线,突然都冷静了下来。
这样继续打下去,最终得利的又会是谁呢?鉴于这种情况,久战未果的两个联盟战线。
最终却冷静下来,开始尝试着谈判,希望能尽早结束这种战争状态。那怕会形成对峙,也好过继续打下去啊!
看着各国开始坐下来进行谈判,刘兴华也知道,这一战被他这样一搞,似乎有点打不下去了。
这帮人,似乎很害怕大华国的崛起,危及到他们各自的利益。意识到这种情况,刘兴华很快将国内生产军工品的工厂,全部改为生产民用生活用品。
这样做,也是提防生产过剩。同时召集政府要员,开始研究接下来的发展战略。
少了军需品的出口,大华国自然会失去不少收入。产业转型,自然也是很有必要的。
好在刘兴华清楚,目前大华国周边的局势新定,还能带来不少收入。批量的军需品,刘兴华相信还是能够销售出去。
至于大宗的军需品,则需要慢慢降低。将出口转内销,也是很关键的一个事情。
一战的这几年,大华国产业升级很高,相应的国民生活质量也提升不少。
这就意味着,刘兴华有必要,开始重新规划国家的经济产业发展。当然,部队的更新换代同样很重要。
至少一直没怎么进行的换装,现在差不多可以进行了。所有国防军部队,更换新式半自动步枪,在刘兴华看来时机成熟。
这几年的战事,各式新型武器同样进入高速的发展期。而刘兴华要做的,就是在军事研制上面,始终站在各国的前面就行,让欧美各国不敢轻易挑衅。
除此之外,海军的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有关舰载机的研制,刘兴华同样也在抓紧筹建当中。
陆海空三军的建设,关系到大华国的国防根基。等到一战参与各国,终于签定了停战条约。
各国似乎都各有得失,可说到底这一战,让他们损失的更多。毕竟,没能最终分出胜负啊!
而这种局面,其实也是刘兴华乐观其成的。有德奥牵扯英法的力量,大华国就不用太过担心未来。
至于后来参加的美国,这次同样损失惨重。战前跟大华国一样中立赚的钱,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同样被消耗的差不多。
如今依然保存的菲律宾殖民地,同样也是动乱不堪,让美国颇为头疼。
真正头疼的,还是在这次战争中,美军的伤亡同样惨重。损失这么多,却没得到战前想得到的利益,精于算计的美国人,这次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很多人看来,一战最大的赢家只有大华国。除此之外,所有国家都输了!
(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