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准备攻城。【更多精彩请访问m】十万大军打守军不到一万的吴郡,很简单呀,而且城上的守军,大多又都是东吴以前的兵,自相残杀这种事情,谁都不想干。
没有什么战心,张温很着急,一边找自己家族借兵,一边招募壮丁,抵挡朱然和丁奉,开始城内的守军,还是小打小闹,出工不出力。
可一真打起来,死人了,才发现,自己不愿意杀对面的人,对面的人可不是这么想的,对面的人可是真杀自己呀。
一瞬间,就死伤了不少人。里面的人这才醒悟过来,奋起反击。就这样张温扛住了朱然和丁奉的进攻。
而身后的事情,邓艾怎么可能不知道呢,邓艾知道后,担心吴郡有什么闪失,就赶紧带着大军后撤回去救援。
当然了邓艾之所以一次性把大军全车走,并不是担心打不过朱然丁奉等人。吴国的水军可谓天下第一了,孙权几次打仗,都败在陆军上。而东吴几次大胜,都是在水军上。
所以对于朱然的十万大军来说,邓艾根本就没放在眼里,邓艾之所以弄的这么匆忙,是想把建业的敌军引出来。
果然邓艾一退兵,建业城的满朝文武,大松一口气,心想邓艾这个瘟神总算走了。而大家也能猜出来,定然是朱然的援军到了,所以邓艾才撤退的这么匆忙。
很快就有人提出来:“既然邓艾撤兵了,那肯定是和朱然将军决战的,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出一支兵,从后面,和朱然大军配合,两面夹击敌人,那定然是一场大胜,只要邓艾大军败退,那么失去的江东之地,定然会失而复得。”
众人觉得很有道理,孙峻更觉得有道理,就要派兵,当然不说所有人都是傻子,还有两个聪明人,濮阳兴和张布,两人认为,应该先派人和朱然他们取得联系,然后问清战况,再出兵,而且现在邓艾退却了,要派斥候尾随,看有没有埋伏!
结果当场被孙峻的堂弟,孙斥责:“你们懂什么,战场之事,稍纵即逝,如果不抓住时机,很难再有机会!”
经过大臣们商议,一致认为改出兵。张布和濮阳兴虽然反对,可又害怕孙峻杀害自己,只能闭嘴不说话。
孙峻就派出自己堂弟孙领兵五万,去抄邓艾的后路,可是哪里知道,邓艾正等着他呢。邓艾早就埋伏好了,十万大军藏在山上,等孙一到,十万大军万箭齐发,然后一起冲杀。
孙大败而回,孙之所以能逃跑掉,是因为孙在队伍的最后面,他本身没杀本事,他自己也知道。尤其是在打仗这方面,更是不行。所以自己就慢慢走,走在后面,希望邓艾和朱然已经打起来了,自己到时候直接去捡便宜就行了。
可哪里想,邓艾正等着他呢,孙只带着几百人逃回去了,剩下的五万人马,不是被杀,就是被俘,逃走的都少之又少。
路径曲阿的时候,李军突然发现邓艾的大军回来了,吓得屁股尿流,还想再降,结果让王平一刀砍了脑袋。
邓艾让王平住手曲阿,截断已经上路的朱然和丁奉大军的后路。本来朱然和丁奉是想断了邓艾的退路,现在自己的退路被邓艾断了。
当朱然和丁奉知道邓艾回军了,而且还断了自己的退路,悔恨不已,早知道就留下大军驻守了。
其实也不能怪丁奉出这个主意,主要朱然和丁奉当时都十分自信,到了吴军,吴军自然会开城投降的,哪里想到,打了半个月都没打下来呀。
邓艾带着张嶷与朱然大军相遇,朱然大军只好后队变前队,转向和邓艾决战。朱然和丁奉都知道,这一战是生死之战,如果失败了,那么不仅他们完了,十万大军完了,吴国也完了。
所以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贮备,可是战争有时候真的是残酷的,在两边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邓艾把自己的大军分成三个方正。
用第一个方正,冲击敌人大军,打到胶着状态的时候,派第二个方正。蜀军士气大振,开始打的吴军节节败退。这个时候邓艾又派出第三个方正,吴军彻底败退。在逃跑的时候,又遭到城内张温派出的军队阻击,就这样,朱然死于乱军之中,丁奉和丁封兄弟二人生擒。
俘获吴军数万,邓艾全部交给张温掌管,让张温训练,以防止再节外生枝什么的。邓艾也没有杀丁奉和丁封兄弟两人,因为邓艾看出来了,丁奉是个懒得的人才,而且在水军方面造诣极高,他知道刘禅现在继续一位水军大将,所以就把丁奉兄弟二人扣押了,将来让刘禅亲自劝降的好。
邓艾一下子灭掉吴国十五万大军,庐江只剩下五万人马,如果不是和魏国结盟,估计自保都困难,而吕岱的大军水军依旧和刘敏、留赞纠缠。
为了围剿吕岱,刘禅把久攻不下皖口的关兴,也调去围攻吕岱。这样就把在芜湖的姜维给腾出来了,姜维因为打水仗,一点作为都没有,现在腾出手了,立刻出兵北上,和邓艾合兵一处,围攻建业!
孙败回建业,孙峻震怒,可毕竟是自己的兄弟,自己也不能杀掉呀。这个时候突然听到有人进谗言,说濮阳兴和张布两人到处说孙峻的坏话,指挥无妨,玩弄权谋,这才致使吴国有今天这种下场,现在只有两个郡的吴国,谁还敢称国呀,连个州牧都不如!
孙峻本来就在气头上,没处撒气呢,突然听到这话,管他是不是真的,随便安排了个卖过通敌的罪名,就给杀了,而且灭了三族!
历史上,东吴虽然比蜀国存在的时间久,但是东吴的历代皇帝,都昏庸无能,这跟别人没关系,都跟他们皇室成员有关系,三大害虫,孙鲁班、孙峻和孙。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三人,东吴也不会出现那么混乱的情况,这三人陷害,杀的忠良人才多的数不胜数!
如今的东吴,地方只有两个郡,人才凋零,已经到了日薄西山,大厦将倾之际了。
...(江苏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