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石杵在石臼中磨薯干,比较得力,比拿着两个石块磨效率高很多。
南石村原来有个天然带凹坑的石头,马林一开始试着在里面磨过豆子。但是效率太低,那坑又浅又窄,凹凸不平,不容易使力气。
现在的石臼乃是自己动手制作的,这个坑就比较的圆,大,光滑,方便使力气。
用它磨粉会省力很多。
他连续磨了两斤苦薯粉,感觉用了不到一个钟头。大约是因为薯干不像豆子、玉米那么坚硬。
管厨大婶看到后非常高兴,自己过来试,表示挺方便的。
对于原始人来说,这种石臼石杵瞧起来就很神奇。
马林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够吃到一定量的苦薯,至少能够当做调剂。总是野菜炖肉,没有个花样,压根就撑不住。
南石村这两年猎物特别丰富,所以现在就面临着这种吃肉吃腻了的烦恼。
可能日后会迎来灾荒年月,但是眼下,想节俭也做不到啊。不使劲的猎杀那些野生动物,它们的数量就会泛滥,带来生态的崩溃,再过一段时间,他们这里估计会变得非常贫瘠。
马林的建议是,可以邀请周围居民点的人过来居住。
比如桃林村那么困难,不如把一两个小孩、老人、姑娘给搬到这边。桃林村嫌养活他们太累,南石村却养的起。
即使老人、小孩不擅长干活,放羊和磨苦薯粉这种事却是做得了的。
马林认为南石村缺少人手。想顿顿都吃苦薯面制品都做不到。
他的箅子已经做好了,可以用来蒸馒头、包子、蒸饺了。
其实他很想吃煎包、煎饼,但是没有锅。
倒是可以炸丸子、油条,但是他不懂得用完的油应该怎么处理,用来炒菜有没有问题?
油条怎么炸的?他也不知道。是不是把面糊用筷子蘸着拉成条状,甩进油里,它自己就会膨胀,形成油条?
那馓子又是怎么做的?
他觉得自己真是馋,在没有小麦粉的情况下便开始考虑这些食物了。
他得承认自己是个馋鬼。
他给大婶展示箅子,把它放到锅里,解释它是怎么用的。
把饺子捏好,放在箅子上,坐到锅里。水烧开之后的水蒸气便可以把饺子给馏熟。
不止饺子,各种面食都可以这么熟,用苦薯面做馒头,也能这么蒸。
大婶自然没吃过蒸的东西。
为了了解味道怎么样,他们抓紧开始剁饺子馅,和苦薯面,擀饺子皮,包饺子。马林要求把这些饺子都包的比较狭长,他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是自己在华夏国吃过的蒸饺都比较狭长。
剁了一盆饺子馅,但是只和了三斤苦薯面,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箅子。
这个箅子只是个样品,让大家了解怎么蒸东西吃。
包了大约五十个饺子。箅子上已经放不下了。
继续把面都给和完,多余的饺子都下锅,跟猪肉一起炖。
猪肉有很多种吃法,但是马林都不会。
他只知道把各种挖来的野菜与猪肉一起做大杂烩。
肉快要炖熟的时候可以把最后包的这些饺子下到锅里。
饺子是种很好的调剂,味道跟肉以及野菜都区别很大。
一想到自己只有苦薯这么一种作物,心里就觉得惋惜。
如果还能有玉米、大豆、小麦、土豆之类的东西多好啊?
他想吃火锅,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既不知道底料该怎么配,也不知道油从哪里来。或许他们可以奢侈一把,用纯猪油、羊油来煮火锅。
他又想制作粉丝、宽粉条、凉皮。如果有这些食物,他会觉得生活非常的快乐。
他压根就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制作的。
没用多久,蒸饺就蒸好了。
基本上每人只能尝一个。
大家都觉得非常好吃。
猪肉荠菜馅,在马林老家也算是好吃的东西。
吃完后,大婶希望马林能够制作更多箅子,要是能够再制作一个石臼,那更好。
为了磨面粉方便,供四十多人吃,最好能够有两个石臼。
马林答应了。
大婶让他再弄一个石臼,他决定弄两个。
没有金属凿子进行加工,那么就烧熔了,然后用棒槌捣出个大坑来。
他的黏土窑能够烧陶器,甚至可以把草木灰浆烧成釉质,用来熔化石头是非常容易的。
温度最高的那个窑,他垒了三米多高的烟囱,炉膛里的风比电风扇吹的还猛。
吃完晚饭,他就前去挑选合适的石头。
见到了两块四十斤左右重量的石头疙瘩。他也不知道它们叫做什么石,但是确定它们的熔点低于一千度,跟他烧陶器用的温度差不多。
把它们放进两个不同的炉子里烧。
准备好了棒槌用来捣它们。
大约八百多度它们的表面就会红通通的,接近一千度的时候它们就会开始变形。
他会等到它们被烧的更彻底一些的时候再用棒槌捣它们,直到捣出个大坑来。
反正睡觉前就能够弄好。
火都生好了,木柴填好了,两个炉子并排着。
不需要他进行多少照看。
他在火光前耐心的制作箅子。
竹片都是用石凿加上手掰从青竹竿上获得的。
接着再对外形进行进一步加工,使得箅子整体上呈圆形,放到锅里合适。
他做的箅子大约直径三十厘米,适合放到小锅上蒸。
他平时用的陶锅都是餐馆里的砂锅那种形状的。
但是为了蒸饺子、包子、馒头,他需要坡度更平缓的锅。
他很希望这种锅可以用于炒菜,但是他知道,陶锅传热不如金属锅,一炒菜就会糊。
竹片的外形加工起来有点吃力。
他需要先用木炭画出线条来,然后依照线条,先用石凿使劲的凿掉一些料,然后用磨刀石进行打磨。
打磨的过程非常的费力。
有时候为了防止把竹片给磨劈了,得在下面缠线。
马林先前加工过一个天然的砂轮,尚未完成,它是圆的,表面充满沙粒状凸起。
用来打磨竹片还是做得到的。
把它称为圆形磨刀石或许更好。
他的工作进展的非常缓慢。寻找合适的竹片并加工它们,花费了他很大的力气。
他没有钉子,于是只能把它们用绳索给绑起来,而为了绑的更结实,他只好在竹片上刻出凹槽来。
于是花费的时间便比较久。
他尽量表现的耐心。
反正他拥有很多时间。
一个箅子大约花了他三个钟头才做好。
并不是他制作的有多细心,而是因为没有加工工具。
用石头做这份工作非常的难。
做第二个箅子的过程中,去两个黏土窑边看了一下。
两块石头都已经烧熔了,正在变形,说不准快要变成岩浆向下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