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 > 历史军事 > 指南录 > 书中历史、人物与地理环境

书中历史、人物与地理环境(1 / 1)

书中历史、人物与地理环境

看到很多读者的疑问,现在总结回复如下。中(文w)w>w}.

先是个别读者文天祥的指挥能力问题的疑问。酒徒认为,文天祥的指挥作战能力还是有一定水平的,至少在大局观上要高于张士杰和陈宜中等人,实际指挥能力也高于投降到北元方面的黄去疾,王积翁等降将。在吸收了后世的先进思想后,指挥能力会有很大进步。

历史中记载,当年文天祥趁元朝北方生叛乱,挥兵入赣时,曾经震动江南,半个江西在数月间被其光复。而文天祥当时本部人马不足五千。

为了对付文天祥,忽必烈动用了数倍于文部的兵力。当时号称四十万,而据有关资料记载,文天祥与李恒部主力遭遇时,李恒所部精锐五万。这样的兵力比,文天祥的确很难取得胜利。而后来文天祥在移师广南,潮州一带时,遭到瘟疫等打击,兵不满千,依然有实力剿灭了几支当地的土匪武装。

所以张弘范在南下动对宋王朝最后一击时,先对付的不是张士杰的十余万大军,而是文天祥的手下那支“游击队”。在敌人眼中,谁强谁弱,可想而知。

文天祥的个人魅力极高,在兵败被俘后,忽必烈曾经亲自看望他,希望他出任元朝的丞相。被其拒绝。而在他抗元期间,各地豪杰舍家来归者,有数十人。其中张唐,吴希奭表现最抢眼。

史书记载,吴希奭(1237--1279),字定高,号休甫。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从小就学诗文,习谋略,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宋朝南渡后,元朝军队大举南下,文天祥奉诏起兵万人勤王。当时任庐陵主簿的吴希奭,带头联名上书枢密院(相当于今国防部),他在书中慷慨地说:“今主上危难,岂能苟且偷生?惟舍资募勇,忠忠烈烈,一死以报国。”随后他回到故乡,倾家荡产招募勇士数千人,组成勤王之师。

吴希奭带兵很有方法,他注重整肃军队,严格军法,鼓励将士誓死收复宋朝山河。他初次率兵出击便收复袁州(今宜春)、萍乡等地。当时南宋王朝为表彰其收复失地的功勋,授他为湖南招讨使(相当于一省的军事长官)。从此,这支勤王之师军威大振。后来元军举重兵与吴希奭激战,吴希奭军迎头痛击。愈战愈勇,多次大败元军,乘胜收复醴陵、衡州等地。

文天祥兵败被俘,南宋江山基本沦陷时,吴希奭“一死以报国”的忠心并未改变,抗元的壮志并未动摇,继续浴血奋战。1279年,元兵大举进攻莲花,吴希奭率众抗击,激战十五昼夜,身受十余伤,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而宁死不屈的豪杰更是不计其数。除了文中已经提及的赵时赏、巩信等人。其他几人的事迹也令人拍案。

刘子俊字民章,庐陵人。尝中漕试。少与文天祥同里闬,相友善。天祥开督府

兴国,子俊诣府计事,补宣教郎、带行军器监簿兼督府机宜。空坑兵败,子俊收兵

保洞源,接应郡县。寻入广,与大兵遇,战溃,复招集散亡,与邹洬同趋潮州。天

祥兵败,子俊被执,自诡为天祥,意使大兵不穷追,天祥可间走也。未几,别队执天祥至,相遇于途,各争真赝,至大将前,始得其实,乃烹子俊。

这里不一一介绍,小说中会令他们活着,与元军战斗到底。对于这些死不不怕的人,酒徒不认为他们会拒绝剔掉头。

小说中文部所修养调整的地方,选择了百丈岭。此地属于江西与福建的交界,大武夷山区的一部分。历史上,曾有抗日武装活跃在这里。

元军在击败文天祥后,主力进入广南东路,此地当时属于三不管地带,适合游击战争。此外,周围的建武,邵武两地新附军战斗力的确很低。历史上,在文天祥转战赣南时,这两地一度曾被宋人收复。

具体地图,请参考资料夹中的连接,酒徒给出的是宋代地图,福建和江南西路分卷。很详细,其中各地城市河流和矿藏标记得非常清楚,地图比例,二百八十万分之一。

关于火器,以酒徒角度,简易的点火手雷和小型火炮,铸造起来并不困难。百年后的明初,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火炮。朱元璋的军队里,火铳兵成建制出现。书中目前为止,火器装备不多,有读者质问火器部队建立的迅,显然没仔细看书中内容。书中一直强调了资源和武器的稀缺,目前为止,没装备火铳。

关于元军的战斗力,酒徒以为,山地和丛林战,并非元军强项。具体可参考后来元军入侵越南的战争。短短几年,灭宋名将李恒、索都,先后阵亡于越南,忽必烈不得不从越南撤军。而福建的多山地貌,同样不适合骑兵展开。

酒徒欢迎讨论及批评,但请注意修辞和语言。以免彼此误会对方的好意。谢谢。

最新小说: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断袖相公,乖乖... 我在大唐有块田 柯南之我懂兽语 漫天风飘絮 流放宁古塔后,我靠科举改换门庭 特种兵:军区建基狂魔!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极品皇太子 [综英美]小丑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