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五百三十二节 普鲁士的针击枪

第五百三十二节 普鲁士的针击枪(1 / 1)

130票加更。

————————————

当然这种被征服下的民族,确实有些精神上的屈辱,就好比俄国人无法承认是在蒙古人的统治下让他们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印度人不愿承认是英国的殖民统治让他们成为了一个国家一样,说出来历史黑底太厚。

中国人批判秦始皇两千多年,其实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儒家文化觉得是被西戎和法家结合的秦国文化征服下的统一。就好比古希腊被马其顿统一的时候,会有一种被蛮族征服的感情。

可当时间流淌上两千年之后,现代希腊人都承认马其顿帝王亚历山大是一个伟大的古希腊人,为此还禁止北方邻国马其顿使用马其顿这个名词来作为国名,坚持马其顿属于希腊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人在去儒家思想之后,也接受秦始皇是中国的伟大帝王之一,而且是最伟大的那一批之一。是中国人的共同祖先,哪怕这个人生在岭南,他的祖先是当年在秦始皇派去的南征军团的屠刀下屈服的。假如宋明时期越南没能从中国独立出去,相信越南人也会说秦始皇是他们的伟大祖先。

德国人晚到了上千年,但总算形成了他们统一的民族形态,现在只需要扫除一个限制统一的政治形态就能完成统一。

而这需要让南德意志邦国臣服于普鲁士,或者臣服于一个统一德意志的大概念,此时的俾斯麦又跟国王产生了矛盾,国王希望用普鲁士来统一德国,德国就是普鲁士,普鲁士就是德国,将整个德国,像波兰那样普鲁士化。

俾斯麦觉得,那样意味着无休无止的王朝争霸战争,领土争夺战争,而且还有大国的干涉,可能会像几百年来出现的那样,德意志人互相杀戮了几百次,最后依然是分裂的。俾斯麦的态度上,用德意志联邦这种较为松散的形势,现将德意志统一起来,然后在内部慢慢调整。只要大家承认一个统一的基础,内部的问题总比外部好解决。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汉堡和柏林之间是上下级之分还是平等关系,这就属于内政了,可以内部解决。一个不统一的德意志,柏林和汉堡之间属于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外国是有权力干涉的。

不满俾斯麦到了极点,尤其是在俾斯麦竟然不让普鲁士軍队进入维也纳,说不愿意羞辱奥地利人,难道俾斯麦不知道奥地利人是怎么在奥尔米茨羞辱普鲁士的吗,将奥尔米茨之耻时刻记挂在心的普鲁士国王在大胜的惊喜和没有夺取政府奥地利的荣耀打击之下,犯了神经病。

威廉四世退位了,威廉亲王应该继承王位,但这时候王位继承问题出现了。

威廉亲王还是波兰国王,他当年做波兰国王的时候,他父亲威廉三世是普鲁士国王,而他只是一个次子,谁也不敢肯定他哥哥威廉四世不会生育,1840年,他父亲去世,哥哥威廉四世继位,结果十来年没有子嗣,威廉亲王的继承权就越来越是一个问题了。

他哥哥突然疯了,普鲁士要求他摄政,可是法国突然干涉,要求他放弃普鲁士王位继承权或者波兰王位。

这么好的机会,俾斯麦当然不愿意放弃,他说服威廉亲王宣布以波兰国王的身份,在普鲁士摄政。他的头衔成为波兰国王兼普鲁士摄政王。

但法国只是提出了强烈抗议,表示绝不接受波兰和普鲁士王权集于一人之手,但也仅此而已,法国并没有采取切实措施,倒是让拿破仑总理借此机会扩大了法国常备军,将法国陆军扩大到60万人,而之前他们只有30万人。

不久之前,一个在后世鼎鼎大名,此时还不得不靠在报纸上写文章补贴家用的,一个姓恩的伟大革命家在报纸上评论:“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普鲁士有50万支针发枪,而整个其余世界还不到500支。在这两三年或五年之内,没有一支军队能够配备后装枪,而在此以前优势在普鲁士一边,难道你认为俾斯麦不想利用这个时机吗?当然要利用。……总之,俾斯麦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力量,并且也知道,这样的力量对比只能维持几年,因此我认为,他将尽最大的可能利用这一点。”

恩大师认为,普鲁士的胜利是基于先进的步枪的,这种唯武器论是要不得的。没有哪一场胜利是完全基于某一种武器创新上的,尤其是同时代,同等技术水平下的战争。打赢统一之战的秦军,是一支以青铜武装自己的軍队,同期的韩国铁器工业发达,可被打的最惨的就是韩国。

况且普鲁士的针击枪有很大的缺陷,无法解决气密性问题,导致射程只有前装枪的一半,威力也小于前装步枪,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卧射以及速度快,这在短兵相接的时候极为有利。

其实早在普鲁士开始大规模列装针击枪后,秘密就公开了,当一支军队开始列装某款步枪的时候,是不可能绝对保密的。而且并不是家描写的那样,普鲁士人将针击枪视为最大的军事机密。而是允许外国公开参观的,装备这款步枪,可以说是德国軍方对军事革新的敏锐嗅觉让他们领先了一步,跟他们总是试图保持最高效的军事制度一样。即便这样,连他们自己的将军都没有全部接受这种步枪,而是对沿用了数百年的前装枪情有独钟。

一位普鲁士将军非常讨厌后装枪,他在死时留下遗言,要求在他的墓地上用前装滑膛枪放一阵枪声,否则他死不瞑目。

一个瑞士军事代表团访问普鲁士时,检阅普鲁士后装枪部队的瑞士将军边走边嚷嚷道:“用嘴吃东西才是高贵的(指前装枪),瑞士射手从来不会卑贱到使用从尾部装填的‘灌肠枪’(指后装枪)来射击。”

上次普鲁士跟俄国的战争中,不但有大量中国军事观察员在观战,乌拉尔軍队中的一批年轻中国籍军官更是亲自跟普鲁士軍队作战过。他们战后对这种武器的评价,也更集中于猛烈的火力。

中国兵部的装备科进行评估后,也仿制了一批针击枪,但只用来装备辅兵,因为认为这种武器更利于防守。当敌人靠近防御工事的时候,密集的火力会让对方吃大亏。但主力战兵依然沿用线膛步枪,因为多一倍的设计距离,意味着多一倍的杀伤力,进攻部队,永远讲求的是威力。

历史上,普鲁士跟奥地利軍队的决战中,针击枪取得战果是,普军损失了360名军官、8812名士兵伤亡或失踪;奥军(包括萨克森军)则有1372名军官、43500名士兵伤亡或失踪,其中两万人被俘。奥军伤亡大的原因是,他们逃跑的时候,扔下了两万名伤员,减掉这部分,其实伤亡小于一比二。

单纯将普鲁士的胜利归功于武器,这对普鲁士是不公平的,完全忽视了普鲁士更高效的动员体系,毛奇更有秩序的指挥体系,甚至普鲁士士兵的训练和纪律性也都高于奥地利士兵,把这些原因统统不提,只说武器优势,过于简单粗暴,可因为更容易解释普鲁士过于轻松的胜利,因此这个说法迅速传播开来。

一方面让各国开始普遍关注其后装枪,一方面又让法国人觉得自己的武器处于劣势,不敢毫无顾忌的回应俾斯麦的挑衅。

见法国人没有上当,俾斯麦知道自己加的料还不够猛,还没有触及法国人的底线。

法国人的底线是什么,当然是普鲁士波兰合并,于是关于普鲁士王权问题,突然开始频繁的见诸报端。

为什么先在报纸上热炒,而不是直接行动,不是无法做到,而是因为俾斯麦还需要调动德意志民族情绪。

现在只是排挤了奥地利,却让南德意志邦国开始靠拢法国,他们并不想统一在普鲁士的旗帜之下,但德意志的民族概念已经形成,德意志民族跟法兰西民族的恩怨情仇,让依靠法国只能是一种政治手段,而无法让普通公民接受。

所以俾斯麦热炒普鲁斯王位问题,不断的制造这样一种舆论,那就是法国利用大国强权在干涉德意志邦国的王位继承权问题。

大肆收买御用文人,让他们宣扬法国在欺负德意志民族的舆论。

一方面是已经借用一个松散的德意志联邦,取得了德意志地区实际上的领导地位,一方面借助舆论攻势,让那些即便不情愿跟普鲁士共进退的邦国君主,也不得不迫于民族压力,站在普鲁士一边。

让这些君主心中不论多么的不想统一在普鲁士的王旗之下,也不得不站在霍亨索伦家族的旗帜下一起战斗,一起为德意志民族二战。

相比起俾斯麦的政治权术,以及不惜一切代价统一德国的意志,普鲁士针击枪的威力,可能就不值一提了。

俾斯麦才真正是一杆无比锐利的针击枪。

最新小说: 梁山庄园主 将军妻子凯旋而归,却身怀六甲 网游:永恒真理之主 我是大唐太子? 东宫娇宠日常 大明星竟是我自己 把李世民说急了,他想跟我一换一 我的东北军 我被四个大佬爹爹争着宠 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