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日,清晨。
李家村的打谷场上已经站满了人。
经过小神医的治疗,已恢复了七七八八的李老三,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在他身后是五十名背着弩的村民,这些大汉每人腰间别了四个木质弹夹,每个弹夹中都装着十五支弩箭。
队伍的正前方搭着一座高台,李家村新任村长李勇站在高台中央。
其余村民散乱的站在打谷场两旁,这些村民无论男女,眼中均充满了羡慕,羡慕那些能代表村子参加第一次‘远征’的村民。
是的,远征!
李家村这次远征的目标其实并不远,若是抄近路的话,半天便能抵达。当然,他们的目标可不是瓦兰寨,而是一山之隔的三谷村。
自从三天前李家村输了一千两银子后,村民们似乎终于觉醒了,不再是原来的打一鞭子动一动。村民们变得更主动了,也更勤奋了,仅仅三天时间,命中率达到九成以上的村民便增加到了五十人,正是李老三身后那五十人。
这五十人将跟随李老三一起,代表李家村去向三谷村讨一个公道。
并非那一千两的公道,而是被劫走的八百两和那些药草。
李勇面色凝重的看着前方的五十一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吼道:“有道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个叫楚村的地方,虽然只有三户人,却能灭亡一个名为大秦的王朝!”
“为什么?有志者事竟成!”
李勇刚说了两句,便有好事的村民打断了他,“那个,村长,大秦是哪个国家?离咱们大赵远么?”
李勇脸一红,训斥道:“你管它大秦是哪儿干啥?只要知道大秦和咱大赵国一样实力强大就是了!”
李勇呵斥完村民后,又继续大声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见到又有人蠢蠢欲动,想要提出疑问,李勇急忙高声道:“这次是咱们李家村第一次出征,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村子里又是给你们造弩,又是让你们练习射术,为的就是今天!”
“今天,咱们就要让这十里八乡知道,明犯李家者,虽远必诛!”
这一次村民们倒是都听懂了,因而纷纷大声附和起来。
“明犯李家者,虽远必诛!”
“明犯李家者,虽远必诛!”
“明犯李家者,虽远必诛!”
三声呐喊后,五十村民在李老三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走向了村西小河。
那条河自西南一处峡谷流出,正是三谷村的入口,只是此处水流湍急,乘木筏自上而下还行,自下往上根本过不去。不过河畔山崖上另有一条山道,道宽宽一尺,可容一人通过。
若是走小路,半天便能赶到三谷村。
除此之外,便只能走黑水庄那条路了。
只是那条路要经过瓦兰寨和浴凰坳,对李家村来说危险系数比这条险峻小路还大。
等到众人消失在村西密林之中后,李勇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是真怕村民们再提出疑问。
今天那些话,可不是他这么个李家村土生土长的山民能想出来的,而是有人提前教他背好的。
当初教他说这些话的人,并没有给他解释这些话的意思,就连楚村和大秦帝国,都是在他软磨硬泡下,对方才敷衍了两句。
那人只是跟他说‘意思不重要,能装逼就够了’。
‘装逼’是啥,李勇也不太明白,不过看着高台下数百村民的‘崇拜眼神’,李勇大概明白了。
或许装逼就是唬人吧!
想到这里,李勇昂首挺胸的走下了高台,可还没走到村口,便被满脸‘崇拜’的村民们叫住了。
“村长,那四句咋说来着?”
有记性好的村民提示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对对对,就是这个。说的真好!”先前问话的村民感慨了一句话,忽然来了个大转折。
“村长,这四句话啥意思哩?”
李勇听到这话脚下一滑,险些摔个大跟头。
你特娘的不知道啥意思就说好,瞎感慨啥?老子还以为你明白这啥来着?对,‘诗’!老子特娘还以为你明白这‘诗’啥意思哩。
其实李勇哪懂这个?
当初别人让他背这四句诗的时候,他也觉着好,可哪里好却不知道。
李勇也没敢问。
先前问了个楚村和大秦帝国,就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李勇可不想被人当土包子?怎么办呢?那人不是说聪明人都明白啥意思么?咋,就咱笨?
一想起自己被教训的样子,李勇立刻板起了脸,扫视了众人一眼,一脸不屑的道:“聪明人都懂啥意思,只有蠢瓜才不懂。咋,李牛你不懂?你就那么蠢?”
李牛被骂了之后脑袋一缩,急忙向一旁之人小声问道:“你懂么?”
那人本想说‘不懂’,可一见全村的人都看向了自己,李勇也用看蠢瓜的眼神看着自己,他急忙挺起胸膛大声道:“懂!当然懂!你以为老子和你一样,都是蠢瓜么?”
李牛不死心,继续问道:“那你给俺说说,到底啥意思哩?”
“就是……”此人哪里懂?不过是不想当蠢瓜罢了,此时见李牛又问,皱着眉想了想,忽然计上心来,道:“就是这个意思啊。算了算了,蠢瓜是听不懂的!”
说罢此人便大摇大摆了走开了,实则上是躲开李牛,生怕李牛再问。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这一下午李牛最起码被骂了几十句蠢瓜,李牛甚至还问了自己媳妇,可依然被骂蠢瓜。到最后李牛自己都觉得自己就是蠢瓜了,从此以后蠢瓜便成了李牛的外号。
见到这些村民被糊弄住,李勇立刻匆匆忙忙的回村去了,他生怕别人再来问他那诗啥意思。
唐义并没有出现在打谷场上,对他而言这种小场面太没吸引力了,况且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此时他正窝在神兵铺中,对着一块铁疙瘩发愁。
这可不是普通铁疙瘩,而是一大块玄铁。这块玄铁足足有三十多斤,他打算拿这块玄铁打造一把长剑,长剑的形状他都想好了,就照着纯钧剑来造。
据说这是华夏仅存的两把十大名剑之一,唐义曾在网上看过这把剑的图片,极为喜欢。此时自己要打造武器,自然要按照这把剑的样子打造。
他已经用泥做好了模子,可光有模子还不够,至少要先把玄铁融了才行。唐义已经在火上烧了半个时辰了,玄铁依然没有丝毫融化的迹象,虽说已经被烧得通红了,可还是一块铁疙瘩。
当初李老三造弩的时候,也曾用过玄铁,似乎没这么难融啊,怎么到了自己就不行了?
唐义皱着眉头盯着火里的铁疙瘩,眉头都皱成了个川字。
当初唐义只是瞄了两眼,并没有仔细看,因而并不知道李老三的火里还加了其他东西,那东西名为火晶,乃是取自火山之中的特殊矿石。若是没有火晶,想融化玄铁根本就不可能。
李老三也只有指甲盖大小一块火晶,是当初买玄铁时一起买下的,一共花了他上千两银子。
唐义不知道融化玄铁还需要火晶,因而他只买了玄铁并没有买火晶。
难道要用铁锤一锤一锤的敲打,敲成一把长剑?这特娘的要敲到什么时候?
唐义有些无奈的拿起了火钳,从火中钳出那块被烧得通红的玄铁。他将玄铁放在打铁台上,抡起大锤便砸了起来。
只是叮叮咚咚半天之后,玄铁的形状虽略发生了些变化,可离成剑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打铁可不是有把子力气就行的,讲究许多技巧。唐义哪儿懂这些?他不过仗着修为深厚,力气比旁人大一些罢了。
其实原本唐义并没有想过自己打造武器,而是想让李老三那几个学徒帮忙的,可谁成想那几个小子竟都选进了前五十之列,搞的唐义此时只能亲自出马了。
唐义倒也想等李老三回来,只是一想起李老三的冷嘲热讽便恨得牙痒痒。
他将已经凉下来的玄铁块从新放入了炉火中,再度烧红之后又放在打铁台上敲打了起来,一边敲嘴里一边还骂骂咧咧的道:“老子就他娘的不信了,没了你李铁将,老子还打不出把像样的剑了?”
唐义这一敲便是一天一夜的功夫,这段时间他除了吃饭,就没离开过铁匠台。经过十二个时辰的连续锻造,剑的雏形终于出现了。
只是这把剑的模样实在有些怪异。此剑长三尺三,剑身弯曲如蛇行,宽窄不一,最宽处三寸,最窄处一寸。且此剑并非下宽上窄,宽窄分布毫无规律可言。
看上去就像不会画画的小孩子,胡乱涂鸦出的一条蛇一般,该粗的地方不粗,该细的地方不细。
这把剑离他设想的纯钧差了十万八千里,倒是和五毒教的金蛇剑有几分相似。
唐义抚摸着剑身叹了一口气,他倒不是嫌弃这把剑丑。虽说的确……不那么好看,可毕竟亲生的不是?刺猬的儿是光的,屎壳郎的儿是香的。
他唐义这把剑不好看又咋了?必将如金蛇剑一般威震四方!
只是在威震四方之前,还需要进行下一步流程,给这把剑开锋。